芜湖

首页>地方频道>芜湖>要闻

芜湖铁路、水路货运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近日,安徽省出台了《安徽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安徽省以推进“公路转铁路、公路转水路”为主攻方向,加强各运输方式协同联动。其中,不少内容涉及芜湖铁路、水路等货运方面的建设,今后芜湖铁路、水路的货运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推进宁芜铜铁路扩能改造

  《实施方案》要求,重点大力推进宁芜铜铁路扩能改造,确保如期完成阜淮、淮南、水蚌、符夹、青阜、芜湖至广德铁路电气化改造,加快开工合肥至九江铁路扩能改造和阜阳北编组站扩能改造,大幅提高沿江货运通道干线货运能力,基本消除区域铁路运力制约瓶颈。

  依托皖赣铁路芜宣段新建双线扩能和宣绩高铁、昌景黄高铁建设机遇,推进实现皖赣线客货分离,充分释放原有普速铁路运能;依托商合杭高铁、合肥至安庆高铁、安九高铁、池黄高铁建设,研究探索阜淮、淮南、芜湖至广德、合九铁路等普速干线铁路客货分离,进一步挖掘铁路货物运输潜力。

  增加中欧班列在安徽境内的集货点

  《实施方案》提出,围绕合肥北、蚌埠东、芜湖裕溪口、铜陵、淮南西等铁路货站,鼓励铁路与传统公路货运企业、港口企业、邮政快递企业等加强合作,建成一批与公路、港口相衔接的铁路综合货运枢纽,延伸铁路货运场站服务范围。

  提升国际铁路货运通道服务水平,提高境内运行和通关效率,增加中欧班列在安徽境内的集货点,吸引和支持外向型工业企业来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地区发展,促进铁路超长干线运输需求增长;持续推进长三角货物快运、合肥至宁波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合肥至上海城际特需班列、芜马至宁波循环海铁联运班列、沿江五市至上海城际特需班列等特色铁路货运产品的开发。

  进一步消除芜湖以下长江航道通航瓶颈

  根据《实施方案》,我省将重点推进长江干流整治,与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合作共建皖江深水航道,2019年底基本实现丰水期维护水深10.5米到芜湖、7.5米到安庆,全面实现150米以上航宽、1050米弯曲半径全境贯通;积极协调对接江苏省,研究探索南京长江大桥等通航净空提升方案,进一步消除芜湖以下长江航道通航瓶颈;全面提升淮河、沙颍河—江淮运河—合裕线—芜申运河通行能力。

  探索新能源车辆配送运营补贴机制

  “鼓励合肥、芜湖、蚌埠、阜阳、安庆等重点城市探索新能源车辆配送运营补贴机制。”《实施方案》指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新增和更新轻型物流配送车辆中,新能源车辆和达到国六排放标准清洁能源车辆的比例达到80%,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力争达到15万辆。

  以芜湖中桩物流园、芜湖宝特物流综合基地、派河港综合物流园、阜阳颍泉铁公水联运物流中心等为抓手,持续推动省内多式联运发展。

  优化铁路港前站布局,重点改造升级芜湖港朱家桥码头等铁路装卸设施设备,提升铁水联运作业效率。

  2019年底前,开工建设合肥港中派港区码头、芜湖港朱家桥国际集装箱码头二期、马鞍山港郑蒲港区二期等工程。

  开行芜湖至长三角、中原城市群等市场铁路家电货运班列

  《实施方案》还提出,依托芜湖港、马鞍山港、安庆港积极推进水水中转发展,强化与合肥港、淮南港等省内港口码头间协作,提高长江干线水运与内河航道运输的衔接效率;以芜湖港、马鞍山港为核心,建立健全江海直达船舶运行管理机制,打造长江经济带江海直达重要枢纽;以芜湖造船厂为依托,重点推进江海直达散货船和集装箱船等船型的研发与制造;依托芜湖港,积极对接舟山港、上海港,推动“江海联运+集装箱直达运输”班轮化发展,打造安徽内河运输精品航线。

  以合肥、芜湖、滁州、马鞍山为主要区域,依托公铁联运物流园区、汽车滚装码头,推进整车铁路集装箱运输、内河滚装运输,并对新能源商品车运输予以适当支持,加快开通芜湖—宁波商品车出口专线,进一步简化海关通关手续;重点推进芜湖港朱家桥汽车滚装码头二期工程建设。

  开行合肥、芜湖至长三角、中原城市群等主要消费市场的铁路家电货运班列、点到点货运列车,稳步推动冰箱、小家电向集装箱公铁联运转移。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87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