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

首页>地方频道>芜湖>要闻

以铁为墨锻丹青

□安徽日报记者 班慧

一段铁丝,在碰焊机上遇电之后,向四面八方迸溅出火花,铁丝发红发烫的同时,也变得柔软,在这极短的几秒时间内,储铁艺用铁锤反复锻打,将铁丝塑形成一根松针……近日,在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储铁艺的工作室,记者见证了一簇铁松针“生长”的过程。

这是一幅正在制作的小型铁画《迎客松》。“市面上迎客松题材的铁画很多,但是客户就喜欢人民大会堂的版本,指定要我做的复刻版。”为此,储铁艺按照原稿的100∶1比例为客户纯手工定制,以每天6个小时的工作量算,预计将耗时七八天。

人民大会堂贵宾接待厅的巨幅铁画《迎客松》,出自储铁艺的外公——新中国铁画艺术事业奠基人储炎庆之手。铁画艺术凝结着储炎庆的毕生心血,所以外孙出生时,为他取名“铁艺”,期望铁画艺术能发扬光大。

储铁艺年幼时就对绘画表现出兴趣和天赋,16岁时正式学习铁画,师承姨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储金霞,成为芜湖储氏铁画第三代传承人。

芜湖铁画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取我国传统国画的构图法,将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艺术的技法融为一体,以锤为笔,以铁为墨,化砧为纸,锻铁成画。在储铁艺看来,铁画的美主要在于铁的金属质感,浑厚粗犷,具有厚重感和力量美。好的铁画作品远观墨色写意,有国画的意境神韵,近看锤痕斑斑,有雕塑的立体美感,做大型壁画有着特别的优势。

除传统的锻、焊、錾、揲等技法外,近年来,储铁艺不断寻求锻制技艺和表现手法的创新,探索铁金属表现形式的更多可能性,比如他与团队发明的酸洗技法。“铁在着色以后,我们对其表面进行酸洗处理。薄铁,经过酸洗以后会发灰,而厚铁的颜色则会自然变黑。根据画的情况,选择不同厚度的铁,进行处理。两相结合以后,画面的层次格外分明,铁画就能表现出墨韵分色,呈现出无墨胜有墨的状态。”储铁艺解释。

从事铁画工作多年,储铁艺的创作也会遇到瓶颈。每当这时候,他就去大自然中寻找灵感。“铁画的题材主要是自然山水、花鸟人物,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储铁艺告诉记者,他还常去博物馆,汲取其他艺术作品的精华,尝试做一些结合和创新。

储铁艺还尝试着将铁画与生活用品相结合,将铁画元素嵌入到生活用品的设计中。“最好的传承,就是老百姓使用它,这是真正的活态传承。”储铁艺说。

除传统的师带徒外,储铁艺在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大师工作室,开设选修课,每学期为感兴趣的学生教授锻制技法,培养弟子,传承铁画艺术。“在学生心中种下了铁画的种子,说不定将来的某一天,就会悄悄生根发芽。”储铁艺对此满怀期待。

转载自5月22日《安徽日报》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0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