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面是传统,一面是现代;一面在江南,一面向国际……
苏州这家民族乐团,“水灵灵”讲好中国故事
琵琶竟然也能“说话”?最近,一位中国演奏家向外国听众幽默展示琵琶弹奏技艺的视频火爆国内外社交平台。
实际上,这已不是中国民乐第一次惊艳世界了。近年来,借鉴西洋交响乐团编制而成的民族乐团蓬勃发展,并多次赴海外巡演,奏响“中国好音乐”,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中国民乐为何能够打动世界?苏州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旗下这家成立不到7年的乐团,又为何能够脱颖而出?
巡演“圈”了一大批“国际粉”
7次踏上国际巡演之旅,这家乐团足迹遍布奥地利、德国、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等16个国家32个城市,并“圈”了一大批“国际粉”。2021年起,乐团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开通官方账号,目前已拥有20万海外粉丝。奥地利音乐剧院给乐团和指挥彭家鹏颁发“国际交响乐团奖”和“国际音乐文化成就奖”。
“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柏林爱乐音乐厅等世界著名音乐厅我们都去过了,但到了瑞士琉森文化和会议中心,当四层全开的观众席传来经久不息的掌声时,我还是被‘吓’到了。”乐团艺术指导、著名二胡演奏家朱昌耀说。
这家乐团靠什么打动世界?一是共性,人人都追求美,中国的民族乐团是世界上极少数能在音乐内涵、情感和表现力上与西洋交响乐团相媲美的乐队形式;二是个性,西洋乐器中没有弹拨乐声部,因此琵琶、古琴、古筝等发出的都是中国独有的声音。归根结底,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创新,体现在要借鉴西洋交响乐团编制,打破传统民乐“单打独斗”的局面。大多数人认为,中国民族乐器适合独奏,不适合合奏,更不适合交响化,但乐团艺术总监、著名指挥家彭家鹏却认为这是“误读”:“中国民乐本来就是各民族融合的产物,自带‘交响性’。学习、借鉴西洋的形制,最终目的是为我所用,创造出‘中国好声音’。”为此,他与乐器厂联手完成对唢呐、笙等传统乐器的改良,原本擅长中高音的传统乐器,也有了低音唢呐、低音笙、中音笙和次中音笙,从而增强了整个乐团的低音厚度和层次感。
“乐团演奏出来的音色非常迷人,特别是乐器间能够碰撞出很雄厚的感觉”……赵季平、王丹红、于红梅等著名艺术家毫不吝啬对苏民管的夸赞,乐团在国内演出市场的“回头客”越来越多,有意思的是,来乐团“借谱子”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光是专业乐团,南京一所大学要举办建校周年庆典,点名来借《江河湖海颂》的谱子,多家乐团和少年宫也慕名前来。
近7年来,乐团一口气拿下“全国文旅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十佳民族管弦乐团”“第三批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项目”等国家、省级56项荣誉,委约10余位顶尖作曲家创作了17首民族管弦乐作品,先后有7部作品入选文旅部“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两次斩获头名,《江河湖海颂》入选重点扶持作品。临近年底,乐团的档期排得满满当当:11月15日,以《孙子兵法》为题材创作的《和平之光》在苏州首演;11月22日,《征程·光明》在无锡参加第二届全国乐器展演……
创新管理让乐团放开手脚
苏州经济发达、人文荟萃,饱含历史底蕴又充满时代气息。前有昆曲、评弹、苏剧,是苏州文艺界的“三朵金花”;现有苏州芭蕾舞团、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苏州交响乐团“新三朵金花”,成为文化与城市共生共荣的典范。
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由苏州市委市政府于2017年市、区共建而成,被形容为在“肥沃的土地上播下了种子”。城市底蕴为乐团提供了丰厚“滋养”,创新管理又让乐团放开“手脚”,在探索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路上,沐浴阳光和雨露,也经历激励和鞭策。一面是传统,一面是现代;一面在江南,一面向国际,“迎风生长”的苏民管成为苏州巧织“双面绣”的生动注脚。
“这里没有大锅饭,没有铁饭碗,所有人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党支部书记兼常务副总经理杨飞介绍,乐团在人才建设方面的创新性举措,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个人与乐团共生长的“绩效管理”机制。
乐团现有83名艺术家和演奏员,都是层层筛选而来。演奏员平均年龄31岁,由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著名学府的高材生,来自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俄罗斯、加拿大、日本、西班牙等国的青年艺术家组成,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高达48%。记者在乐团制定的《绩效管理办法》中看到,每一个岗位都分成1—15个不同岗位薪级,同样是声部演奏员或者乐团首席,1级和15级收入就相差了一倍。
业务能力是考核重要指标。每年夏季,全体演奏员都要参加一次内部“大考”,时长四五十分钟,堪比一场个人音乐会。“考题都是请专业作曲家全新编写的,现场抽签即兴演奏,真正考验的是日常积累。平时不练真的会哭着出去,甚至被末位淘汰。”一名年轻演奏员说。
让年轻人真正甘之如饴的,不仅仅是薪酬。随着乐团的声名鹊起,他们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绽放,在掌声中体验汗水泪水交织,找到了奋斗的价值。
“唯有识才、懂才、爱才,方能留才。”朱昌耀感慨地说。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而一切的开端正是始于人。乐团以人才为发展引擎,通过“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工作机制,不断激发创新活力。乐团青年二胡演奏员孙瑶琦在精进技艺的过程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个人斩获“金钟奖”。
采访中,乐团人感叹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是生于创新,长于创新,成于创新。”
吸引更多人走进“中国叙事”
位于苏州高新区的苏州民族管弦音乐厅,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不仅是乐团的演出舞台,也是开展艺术生产和多元经营的“根据地”,也使这家乐团成为国内少有的“团厅合一”的乐团。
“我算过一笔账,演一场大型音乐会,排练5天,演出1天,加起来就是6天。一年演30场,180天就没了,收入是有限的。”杨飞说。乐团靠一条腿走路,显然不行。
如今,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既可以“整建制”登上国内外大舞台,也可以“分割”成中小型或者室内音乐会的队伍,平均每年演出约130场。他们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每年开展文化惠民演出百余场;他们也“跃”入互联网,通过自己搭建的“数字音乐厅”,每年推出8场付费音乐会。乐团的音乐厅,除承办自营项目,也成为社会辅导的空间,建团以来,合作的中小学校、青少年宫达10余家,辅导成立各类乐团55个。
从2018年演出及项目收入不到500万元,到如今增长311%,乐团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尤其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创新如同潮水般涌动。与评弹、昆曲甚至摇滚“跨界合作”,和AI虚拟人协同演奏……文旅融合后,民乐有了更多应用场景,也越发需要职业院团“守正创新”。苏民管人反复强调,做优做强艺术本体,创作经得起观众、时间、区域考验的优秀作品才是真章,创新才有生命力,才能更好地体现“营养价值”。
乐团的人喜欢说,“水灵灵”地讲好中国故事。“水灵灵”有两层意思:一是挖掘、讲好发生在水乡苏州的中国故事,近年来他们委约创作的《干将莫邪幻想曲》《烟雨枫桥》《桃花庵》《吴越春秋》等15部优秀原创作品,无一不是从当地的文化宝库中汲取营养,彰显江苏特色、江南韵味、苏州品质;二是向世界传递中国当代鲜活的声音。“让民乐承继历史,也活在当下。乐团必须围绕人民群众高质量、多元化的音乐文化需求,找准定位、优化品质、精准触达。同时借鉴西方交响乐语言,大胆创新、与时俱进,进一步彰显民族音乐的交响性、国际性、时代性。”杨飞透露。
站在“文化之根”和“时代之声”的交汇点上,乐团有着更大的“野心”。彭家鹏认为,乐团要不断生长,不停“走出去”,成为具有江南品质的国际音乐文化品牌,通过乐团的影响力将作品背后附着的哲学思维和人文精神传递出去,吸引更多人走进“中国叙事”。这样的“野心”源自一路的实践,更是因为,“我们的底气来自这片有着五千年文化的土壤,这里有用不尽、吸不尽的养分,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无比坚定的文化自信。”彭家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