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首页>地方频道>台州>要闻

​椒江百亩菊海绽放

台传媒通讯员陈艳红

1月10日,位于椒江下陈街道的椒江区冬领鲜花共富工坊,温控大棚里几十万朵白色的菊花挨挨挤挤,或含苞待放,或已盛开。工人们正分工协作,采摘、分拣、搬运、装车,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

菊花致富促增收

“我种了8个大棚的菊花,今年菊花长势喜人,亩产约3万支。现在正是采摘高峰期,十几名工人一天能摘4万多枝菊花。”冬领鲜花共富工坊负责人蔡冬领乐呵呵地说。

从2004年起,蔡冬领夫妻俩就开始在椒江培植本土鲜花。2008年6月,夫妻俩创建了台州市椒江冬领鲜花种植专业合作社,从事鲜切花生产经营。2012年10月,他们新建了4个总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标准化钢架温室大棚。如今,冬领鲜花合作社共有350余亩花田,建有9个连体棚和1个玻璃温室。

“持续20年的种花经验,为我们的‘冬领鲜花’特色品牌积累了口碑,也带来更好的销路,鲜花内销广州、昆明、武汉等城市,外销日本、韩国。2023年,我们的总产值达1000万元,有效盘活下陈街道广兴村90亩土地,促进村集体年增收9.27万元。”蔡冬领说。

菊花的丰收,不仅给种植户带来了收益,也为周边村里的闲散劳动力带来了务工收入。“我在这里工作了10多年了,收获季的时候主要是采菊花,平时就帮着基地干一些杂活,工作很轻松,还能和大家聊聊天,开开心心把钱挣。”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孙梅英的脸上挂着笑容。

智能管理提高效率

走进温控大棚内,肉眼看不见的空气湿度、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PH值正通过各种专业传感器被实时采集,以具体数值呈现在棚内LED显示屏和蔡冬领的手机上。

“依托于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不管人走到哪里,只要手机带着,我都能看到棚子里的花长得怎么样。”蔡冬领说。不仅如此,合作社智能温控大棚的自然通风系统、遮黑补光系统和水肥一体灌溉系统,都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操作。

“应用智能温控大棚后,对菊花成熟期的调控最长可达一个月,采摘后的保鲜期也从半个月延长至一个月,平均售价提高1倍,亩均效益较之前提升3倍。”一个智能玻璃温室,能实现一两百万元的年产值,这也增加了蔡冬领进军高端花卉市场的底气。

去年上半年,“冬领鲜花”试种了4种附加值较高的进口品种绣球花,下半年种植了垂丝茉莉,同时基地还引种多头菊、乒乓菊等品种,弥补季节性缺陷,形成多元化、全季节、全天候生产。

田间课堂提技促富

为了让越来越多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年,在下陈街道和椒江区农水局的帮助对接下,冬领鲜花共富工坊开展了新型农业主体生产设施化、智慧化能力提升项目,有效保障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该共富工坊也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数字农业工厂(基地)。

“我非常欢迎同行们到我的基地考察交流。”作为台州市首批“新农人”培育金牌基地,冬领鲜花共富工坊打造“新农人”培育示范点,组织开展花卉种植技术培训和科普等活动,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同时,对接科研单位,为农业科技成果展示、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提供平台支撑,对带领当地及周边200多农户的共同致富发挥重要作用。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1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