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朱小兵
1月9日,三门县亭旁镇挂帘村油橄榄种植基地,一株株橄榄树长势良好,草绿色的叶子迎风摇曳,生机盎然。
“我们村是镇里最早种植油橄榄的,可以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村子,目前种植了110亩,去年有少量挂果,今年可以量产了。”挂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建华说,“相信这会是一个让村民增收的好产业。”
亭旁是典型的山区镇,全域土地80%为山地丘陵,如何让山区群众增收致富是摆在当地党委政府眼前的一道必答题。
“我们经过多方考察,最后引入了油橄榄种植,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不断优化农村资源要素配置,推动油橄榄全产业链发展,让广大农户腰包鼓起来。”亭旁镇党委书记杨松说。
多方合作,落地朝阳产业
走进位于亭旁镇邵家村的油橄榄生态产业园区种植大棚,一年生的小苗有序摆放在富含有机质的塑料盆里。在大棚室内一角,有两座占地十多平方米的小棚,开门迎面是一股暖流,里面放置了三畦高约5厘米的幼苗,叶子碧绿。
“小棚里的温度有28℃,相当于一个保温箱,给刚出生的婴儿住一样。这样套在大棚内的小棚还有好几个,目前幼苗总量60万株。”三门县亭山油橄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傅玉楼说。
多年从事油橄榄研究的傅玉楼在机缘巧合下,与亭旁结缘。“我研究试种了100多个油橄榄品种,筛选出的‘尼I’‘豆果’等油橄榄苗种高产优势明显,油橄榄扦插育苗成活率从45%提升至95%。”傅玉楼介绍,这里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都比较适合油橄榄的生长。
作为朝阳产业,油橄榄产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我们由镇政府牵头成立强村公司‘三门县亭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吸纳全镇24个行政村入股,形成了‘党支部+强村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公司化运营推动油橄榄产业基地和炼油厂配套设施建设。”亭旁镇镇长王峰介绍,目前亭旁累计盘活闲置山地2300亩用于油橄榄栽种,各村集体以资金或土地入股。强村公司在三门县亭山油橄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股量48%,其中争取21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每年保底分红15万元。
油橄榄项目的落地,让50多名当地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61岁的邵上村村民邵素珍就是其中一位。“我今年3月开始在公司上班,主要负责给小苗拔草和养护等,一个月工资3000元,我很满意。”邵素珍说。
创新模式,提升种植效益
温室大棚里,工作人员楼佳琪正在观测室内温度情况。“我从小对园林比较感兴趣,能在家门口就业,做和专业相关的工作,觉得挺好的。我主要负责室内温度检测和苗木的浇水、施肥、修剪等工作。”小楼是邵家村人,今年刚大学毕业。“现在一年的小苗售价50元一株,三年的大苗市场售价70元。小苗种下去起码得三年后才能结果,大苗种到地里,第二年就能结果,第三年就能实现量产。”
“这样的大棚一共6个,总投资超4000万元,其中申请了省补项目资金2000万元。基地的油橄榄已经能榨油了,目前产油量1吨多,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后量会逐步增加,去年产值1000多万元。”傅玉楼介绍,去年公司光苗木就销售了11万株。公司和镇里的强村公司签订协议,统一实施种苗供应、技术服务、鲜果收购“三包”模式。
“村民种植油橄榄,政府补贴1000元一亩,强村公司再补贴2000元一亩。”傅玉楼说,“苗木由我们公司按市场价的七折提供给村民,苗木款预付三成即可,剩余资金从果实收成中扣除。我们按市场价收购油橄榄,保底价每公斤10元。”
“我们依托甘肃陇南市油橄榄种植专家团队、省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建设了亭旁镇油橄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与浙江科技大学等密切合作,开展油橄榄种植全生命周期营养支持研究,形成了‘科研专家+硕博研习生+镇村骨干技工+种植示范户’的产业技术服务联盟。”亭旁镇副镇长叶丹丹介绍,目前选育苗种出油率最高达20%,超出一般出油率5个百分点。
融合业态,助力联动发展
油橄榄产业的发展,给当地村子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
邵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邵建强介绍,村里以村集体名义流转土地256亩,每亩地每年租金900元。“村里有20多人在公司上班,一个月3000元至6000元。”
“我们村是比较早种植油橄榄的,这个项目的落地,能增加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下路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昌成说,村里一共流转了240亩地,其中90亩已种植油橄榄,其余土地等开春后也会陆续种植。
“目前,我们以苗木销售为主,榨油还处于起步阶段,油橄榄果子会送到丽水进行榨油,那边有我们另一家企业。”傅玉楼说,公司谋划在亭旁建设一个橄榄油榨油基地和仓储中心,配套建设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发展仓储、加工、销售等延伸产业。“目前鲜果收购收益约为0.6万元每亩,加工基地建成投产后,进行品牌打造,通过强村公司自营的方式,预计最高收益可达8万元每亩。”
对油橄榄下一步发展,镇里也有了详细安排。“编制《油橄榄产业发展规划》,以打造‘橄榄小镇’、建设亿元油橄榄产业全产业链为目标,打造油橄榄生态康养基地、橄榄文化博览园等,充分调动土地、资金、技术等农业生产要素,推进‘油橄榄园区+乡村旅游+康养’融合发展。”叶丹丹说。
目前,在下路朱村油橄榄园区,引进林溪谷·城际悦氧酒店项目,规划打造集生态休闲旅游、农家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生态康养基地。“云上仙谷”康养产业园自去年国庆开业以来,营业额已突破50万元。
一条多业态融合发展的道路,正在亭旁这片红色土地上徐徐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