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首页>地方频道>台州>要闻

海岛医生14年来的春节坚守

叶华埔在为村民看病。受访者供图

台传媒记者罗家辉

清晨6点,天还未亮,叶华埔轻手轻脚地背上药箱,药箱里装着听诊器、血压计、血糖仪以及几盒慢性病常用药。他要赶上7点从玉环海山乡码头出发的交通船,前往隔海相望的茅坦村,为留守老人们进行春节期间的慢病随访。

这样的场景,已持续了整整14年。

“说是放弃春节假期,实际上也就是抽一天时间去岛上看看他们。”叶华埔语气平静。

2010年,刚刚毕业的他来到海山乡卫生院工作,成为茅坦村的责任医生。茅坦村常住人口不足百人,青壮年大多外出谋生,留下的多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岛上没有卫生室,村民们买药需要乘船到玉环市区,往返一趟需要约一个小时。

“岛上的老人就像我的长辈,他们不方便,我就多跑几趟。”尽管条件艰苦,叶华埔依旧雷打不动地每月前往随访,春节期间也不例外。

他的随访流程早已烂熟于心,量血压、测血糖、记录健康数据,根据需求为他们配药。其中一位患严重糖尿病的陈阿婆让他格外牵挂。“她需要的特定降糖药在台州无法配到,必须去温州购买。”叶华埔多次联系上级医院协调,甚至委托同事联系了三家药企,但台州暂时买不到该药。“阿婆嫌麻烦不肯去温州,我得想办法把药送到她手上。”

14年过去,叶华埔的春节行程依然与茅坦村紧密相连。早些年交通不便,岛上的村民曾为他划小渔船送出岛,避免错过末班船。如今,随着跨海大桥的通车和交通船班次的增多,他可以清晨6点出门,傍晚便能返回家中。

去年年底,茅坦村建成卫生室,但由于医保审批未完成,村民们依然需要自费购药,这跟使用医保的药品价格存在差异,给老年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为了帮助村民解决这一问题,叶华埔延续了自己的工作模式,每次随访时,他都会收集村民的医保卡,返回卫生院后再配药,通过船工将药品送回岛上。他的办公室抽屉里,常常摆放着村民的医保卡,他也记着每个姓名对应的药品需求。

“现在医保快要在村卫生室落地了,今后的医疗条件会更好。”叶华埔的坚守,也映射了海岛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

家人的支持更是他坚守的后盾。每年春节,家人习惯了他“消失”一天。问及未来,叶华埔笑了笑,“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跑下去。但更希望有一天,岛上的老人不再需要我乘船送药。”

夕阳西下,返程的交通船划开金色的海面。叶华埔的药箱轻了些,村民的慢性病药已经分发完毕,取而代之的是岛上村民时常塞给他的新鲜渔货。“这就是海岛的年味。”叶华埔小心地收好这些渔货,心中盘算着下次随访时应带哪些药品。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8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