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首页>地方频道>台州>要闻

松建村华丽转身的背后

【足迹】2005年6月1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松门镇松建村考察新农村建设时指出,松建村通过村庄整治,让村民安居乐业,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小康建设很有成效,并嘱托其“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一定要把新农村建设好。”当了解到松建村是民主恳谈的起源地后,他寄语“对这项工作要认真总结、深入探索、继续推进”。

台传媒记者颜 静

田成方、路相通,一排排红白相间的复式小洋楼掩映在绿树间,生态公园、莲池点缀其中;连片的稻田换上了嫩绿的新装,忙碌的劳作身影穿梭其间;文化长廊、农家书屋纷纷建成,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的打卡点……草长莺飞时节,温岭市松门镇松建村焕发着崭新面貌,山与水相映、新与旧交融。

难以想象,昔日盐碱地上贫困落后的小村庄,摇身一变,成为了“国家级生态村”,有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浙江省首批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浙江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一系列响亮的名号。如今,松建村657户村民中,95%已搬进新建的小洋房,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3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8万元。

20多年来,松建村在资源贫瘠、基础落后的现实困境下,如何踩准时代节拍,走向乡村振兴之路,实现从“贫困乡村”到“美丽乡村”,再到“未来乡村”的华丽转身?

启示一:踩准时代节拍 把握政策机遇

松建村位于松门镇西南边,曾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庄基础条件落后,全村2525亩地均为盐碱地,房屋布局凌乱,道路泥泞不堪,村民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房屋天女散花,道路弯弯曲曲,池塘星罗棋布,田块凌乱不堪”,是上世纪90年代松建村的真实写照。

“杂乱无章的村庄布局是摆在松建村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时任松建村党支部书记李庆庭意识到,松建村求发展、求振兴踩准的第一步就是“土地整理”。1998年6月,自掏腰包“挤”进浙江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培训班”的李庆庭学习归来,立即召开村“两委”会议,提出了“统一规划、统一建造、统一拆老屋、建设松建村”的计划。

改变村庄人居环境,破旧立新势在必行。但迎面而来的,是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老屋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怎么能拆”“拆了哪来的钱盖新的”……为了转变村民的观念,下定决心的李庆庭直面群众质疑,带领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动员讲解,磨破了嘴皮,跑弯了腿。

为彻底消除村民顾虑,李庆庭以身作则带头拆,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团结一心、示范先行。不到半个月,全村306间计划拆掉的老屋全部完成。不到1个月,拆除老屋355间,平整土地700多亩,获得土地指标450亩,指标置换费860多万元,全面激活了土地要素,释放了发展空间,为松建村的蝶变焕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老屋拆除后,新小区怎么建?李庆庭脑海中勾勒了一幅清晰的草图:公建区、住宅区、工业区、农业区要“四区分离,自成体系”。在他看来,建成的房子要“一步到位”,即使再过100年、200年都不能过时,让村民不再为建房而发愁。为此,他四处考察学习,并专门找到温岭设计院,请他们为小区做规划,初步敲定了小康型住宅。

为了得到村民的认可,村“两委”联系了三四辆大巴车,把村民带到温岭城区的三星桥村、路桥的方林村参观,回村立即召开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开展大讨论。为了解决村民的资金问题,李庆庭带着班子成员跑了不少银行,争取到了优惠的贷款政策。2001年,第一期小康型住宅建造完毕,76户村民喜住新房。

2003年6月,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松建村牢牢抓住“千万工程”的政策东风,坚持以土地整治破题村庄建设发展,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旧村改造、土地整理热潮,随之有力推进环境革命、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一系列行动,接续打造美丽乡村、未来乡村、共富乡村。

启示二:7届村“两委” 一张蓝图绘到底

自开展“土地整理”以来,松建村的建设发展先后经历了7届村“两委”。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历届村委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将“村民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持续推动松建振兴。

2005年6月1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松建村考察新农村建设,嘱托松建村“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一定要把新农村建设好”。此后,一场围绕生产、生活、生态布局的系统重塑在松建村如火如荼开展。

20年来,松建村一体推进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房屋美化、环境净化、河道洁化、管线暗化“七化工程”,逐步建成公共服务区、居住区、工业区、农业区“四区分离,自成体系”的现代化新农村格局;在温岭全市率先探索建设小康型住宅,松建新区、上坦新区共7期411套小康型住宅相继建成,97%的村民住上了新房。

“贫瘠的盐碱地,根本不适合农作物生长。为改变这一落后的局面,我们采用‘淡水灌溉法’,建渠引水持续淡化土地含盐量,久久为功,将贫瘠的盐碱地改良为可供农作物生长的农业标准地。”松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海滨介绍,在此基础上,推进土地集中连片开发,累计改造低产果园103亩,整合农田、滩涂279亩。

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致富,该村党支部通过有序流转、设施升级推动闲散农田承包利用,打造了集研制、开发、生产、加工、营销、示范、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园区,相继引进水稻、西蓝花、莲藕等作物,推广应用机械化收割、无人机喷洒等先进技术,并邀请农科院专家现场指导,实现亩均增收2000元。

近年来,松建村紧抓农旅发展契机,引进草田营地农旅项目,投入600万元将垃圾成堆的废弃矿山改造成占地4.1亩的露营基地,以废矿整理、场地绿化、灯光设计、夜景提升打响草田历史IP,建成集烧烤、团建、亲子、聚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网红打卡点。

“去年‘五一’开业以来,节假日日均接待游客300余人次,高峰期月营业额超20万元。村集体收租的同时,项目也为村民提供了保洁、厨师、服务员等就业岗位。”王海滨说,美丽经济的效应仍在松建村持续发酵、不断放大,“下一步我们将着手打造乡村梦工厂,开创首个乡村民谣社区,形成和美乡村建设新样板。”

启示三:依靠群众 “民主恳谈”寻共识促善治

“天气回暖,花都开了,早点吃完饭,一起出去转转。”临近中午,松建村老年公寓内,76岁的村民王夏莲和老伴正张罗着午饭。老两口不由感叹,住进老年公寓20年来,日子越过越舒心,“村卫生室、文化广场、公园都在周边,环境好,功能齐全,生活很便利。”

老年公寓、中心公园、休闲广场、儿童乐园、健身步道、医疗保健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农家书屋、百姓戏台、篮球场全日开放,村民们更自编、自导、自演,举办起了乡村文艺晚会……如今,“远看像花园,近看是乐园”的幸福生活画卷正在松建村徐徐展开。

“松建村振兴的基础就是‘以人为本’,从群众需求出发,让村民成为乡村振兴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王海滨说,松门镇是全国民主恳谈的发祥地,而松建村是松门最早一批试行民主恳谈的村,始终保持着“每逢大事,必相咨访”的好传统。

纵览松建村的发展历程,“让民作主”是一以贯之的基本原则,从“村庄大会”到“网格小会”,从“线下恳谈”到“线上协商”,从发展初期的土地整理到乡村产业振兴、未来乡村建设,每一个关于村庄发展的重要决定均通过民主恳谈协调沟通、寻求共识,真正做到了尊重群众、信任群众、依靠群众。

近年来,面对村庄发展要事、治理难事、民生实事,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协商+治理”新模式,建立议事协商委员会与常态化议事协商机制,规范“提、统、议、行、评”五步恳谈法,定期邀请村民群众、党员干部、在外乡贤、专家智囊共同参与民主恳谈,以商量出共识、增团结、促善治。

如2022年省未来乡村创建中,松建村党支部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召开“未来乡村整治提升”专题民主恳谈会,以“线上+线下”的方式邀请60余位村民参与协商,最终形成了关于邻里中心透水混凝土路面建设、共享食堂建设、新区庭院绿化等5条协商结果。

据不完全统计,松建村累计举办民主恳谈90场次,参与超5000人次,在一次次恳谈中提升了村级重大事项科学决策水平和基层民主治理能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5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