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首页>地方频道>台州>要闻

习俗基因重塑,台州新风渐起

台传媒记者郑 红

当繁复铺张的婚嫁旧俗悄然退场,当清新简约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当生命终点转向“诗意”诠释,台州城乡正经历着一场静水流深的“习俗基因重塑”工程。这场涉及千万家庭的变革,以制度约束叠加文化浸润,推动繁文缛节向轻简淳朴转型,人情往来回归真诚本质。

政策引领,移风易俗从“纸面”落到“地面”

台州市出台在全市开展婚丧礼俗整治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意见,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廉办”,适用范围为公职人员、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示范引导全体市民自觉践行。

该意见为陈规陋习划下清晰红线:婚庆单方宴请人数不得超过20桌200人,双方合办不得超过40桌400人,操办丧事酒席人数不超过20桌200人,随队送葬花圈不超过10个……这份文件不仅直指铺张浪费的痛点,也为遏制“面子消费”划出硬杠杠。

政策要见效,关键看执行。台州市紧盯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严格执行婚丧事宜“十不准”“两报告”“两严控”制度,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同时,柔性引导村居修订村规民约,如黄岩区推动各行政村建立红白理事会,将限额标准内化为村民自觉。

一刚一柔之间,成效立竿见影,重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文明共识。据悉,温岭市自2015年推行移风易俗以来,操办婚丧事铺张浪费现象呈断崖式下降,年节约社会资金超过6亿元。数字背后,是千家万户从“人情债”重压下获得的精神减负。

文化焕新,传统习俗有了新型表达

当旧俗的桎梏被破除,如何让文明新风吹入人心?台州的选择是:以文化人,赋传统以新意。

结合传统文化和重大节庆日,台州市开展十里红妆、宋韵婚典等传统婚俗体验,打造满堂红、东屏红妆等一批婚俗博物馆和海誓三门、神仙眷侣等一批婚旅精品线,探索开展“千年商埠再现宋韵婚礼”“公交婚车迎亲”,持续营造婚礼简办雅办氛围。

在婚恋领域,新风吹开浪漫之花。今年2月14日,新人叶浔峰和叶佳妮在三门县县长颁证日体验了一场庄重又别致的宋韵婚礼,省去了繁琐仪式,还领到一张“婚事新办福卡”,可在联盟商家享受优惠。

这张小小的福卡,源于三门县妇联的创新探索——成立新婚育“筑家联盟”,联合30余家婚育商户,为新人提供简约实惠的“一条龙”服务,为“轻装上阵”的婚姻提供满满幸福。

临海则大力实施“花轿+文明婚俗”推广行动,推出“18人精简迎亲队”,单场费用一般控制在2万元内,既保留花轿婚俗非遗文化精髓和婚礼喜庆氛围,又摈弃繁琐铺张环节。同时,开设“甜蜜课堂”婚俗讲座,不断传播零彩礼、低碳婚礼等理念。

节庆活动也成了传播新风的生动课堂。今年元宵节,黄岩潮济古街百年古樟树下,单身青年们在巾帼志愿者引导下挂上祈愿卡片,灯谜区扫码猜谜融入移风易俗知识。一场热闹的传统活动,巧妙承载起文明实践的清新理念。

基层共治,新风尚生根发芽结果

移风易俗的深层动力,蕴藏于千家万户的日常选择。“简办一场婚礼积50分,能够换一袋大米。”文明积分存折是温岭市横峰街道莞渭陈村村民陈大姐的新宝贝。

温岭创新推出文明积分制度,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生态安葬、拒绝天价彩礼”等新风尚细化为具体条款纳入村规民约积分细则,目前已全面覆盖该市行政村。村民遵守规定即可获得相应积分,凭积分可兑换丰富多样的奖品。

除了温岭,全市各地也陆续以积分制为“杠杆”,将村民日常行为量化成积分,对于红白喜事“简办、新办、不办”、遵守村规民约等村民给予对应积分奖励。文明积分将抽象的新风量化为可感可触的行动指南,激活了基层自治的“一池春水”。

台州市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引流行动”,通过建设台州家风家训馆,开展“新型婚育文化‘进千企万家’”“谱系台州——家风文化谱牒展”等活动,将简办雅办婚丧喜庆纳入最美家庭、和合好家庭、最美婆媳等评选标准,以先进典型强化示范带动。将文明行为“道德软约束”变为“评比硬指标”,有效提升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了村民生活习惯变革。

还有一批民营企业把“家”“孝”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形成了以德治企的台州现象。例如杰克股份以“家文化”融入企业治理,常态化组织开展“孝亲典范”“孝善大使”评选,推行“孝心卡”,为工作满五年的员工父母每月发放200元孝心工资。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9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