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

首页>地方频道>滁州>要闻

安徽凤阳:阐释好文物的古今价值

  文物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承载着中华儿女的集体记忆,维系着中华文化的认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围广泛,由多种要素构成的,见证着以往各个时代的实物就是文物,它们是研究、印证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内容。凤阳文物资源丰富,凤阳的文化积淀成就了安徽的一张文化名片。守护好这些优秀的文物资源,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增强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我们基层文物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凤阳县博物馆是国家三级博物馆,依托于凤阳丰富的文物资源,在工作中我们策划主题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现实精神需求的活动和展览。通过文物专题展、陈列展等的举办,我们让文物“说话”,让历史故事跃然纸上,使得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凤阳历史文化沿承的历程,让观众在回溯历史的移步换景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熏陶、收获学识的增长。深度挖掘凤阳地域文化和馆藏文物的内涵和时代价值,讲好凤阳故事,提升凤阳文化影响力,我们文博人肩负重要责任。

  凤阳是全国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闻名遐迩的明中都城。明中都始建于洪武二年(1369年),至洪武八年(1375年)罢建,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其家乡凤阳营建的明初首座都城,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中都的规划,严格遵循了《周礼·考工记》的王城制度,继承宋元,开明清都城建制之先河,是南京明故宫和北京故宫的蓝本,《中都志》称其“规制之盛,实冠天下”,是集2000多年中国都城建筑之大成、最为豪华侈丽的都城。

  经过几代人笃行不怠地努力,明中都的发掘和研究都取得了显著成绩,1982年明中都遗址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底,凤阳县明中都皇城城墙与国内其他7座古城墙“捆绑”一起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标志着明中都城墙已经拿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通行证”。2017年12月,成功获得国家文物局正式授牌,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2年3月,明中都遗址入选202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最终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凤阳县始终坚持“刻明于城”,打造独具大明特色的文化IP,塑造“凤阳是个好地方”文化品牌,按照“北绿凤凰山、南理如意河、中修中都城、西美新城区、东改棚户区”的建设思路保护和发展明中都,已使“一座中都城,凤阳城市魂”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文物彰显着创造之美、生活之美、生存之智。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朴素而鲜活的人文故事。作为一名基层文博人,还需要持续夯实历史研究阐释、做好史料挖掘的基础工作,涵养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提升系统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深入、细致发掘文物每一个细节里边所深藏着的历史文化的信息,尽可能完整地阐释给社会公众。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8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