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首页>地方频道>台州>要闻

茶园“父子兵” 逐梦向“新”行

陈明陈晓辉父子在查看茶叶品质。

台传媒记者钱 青/文 台传媒通讯员余丹华/摄

4月3日5时,晨光熹微,90后新农人陈晓辉已驱车去接采茶工人。眼下,头茬春茶刚上市,陈晓辉的茶园也迎来了采摘旺季,最忙时一天有400多名采茶工。

鹅黄色的嫩芽在阳光下晶莹透亮,连绵的茶树生机盎然。这片位于天台街头镇寒明岩山顶的300亩茶园,规模虽不大,种植的却是地方黄化珍稀茶树品种——“中黄1号”。“这是我父亲首先发现、培育的新品种,就像他一手带大的‘孩子’。”说起父亲陈明,陈晓辉满是敬佩。

返乡:看好发展前景

2013年,刚从台州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的陈晓辉,便回家当起了父亲的“左膀右臂”。究其原因,陈晓辉坦言,是“时”,也是“势”。

“当时,天台黄茶迎来发展关键期,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此外,陈晓辉还有一些“私心”——帮父亲分些担子,“30多年了,父亲做茶很辛苦。”

60后的陈明是个“茶痴”。1998年,陈明根据从专业期刊得到的线索,翻山越岭寻找新品种,终于在寒山上找到了“传说中的黄茶”。新品种选育充满未知和风险,但陈明觉得这恰是突围同质化竞争的绝好时机,“只要品质好,就值得做。”

经过3年反复试验、请教专家、查阅古籍,2001年,陈明终于取得黄茶无性繁育初步成功。之后,他与中茶所、天台县特产技术推广站进行联合选育,“天台黄”横空出世,于2013年通过浙江省林木良种认定,被命名为“中黄1号”。2019年,“中黄1号”被认定为“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获注“天台黄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凭借“三黄透三绿”的独有品相和鲜醇的口味,天台黄茶“中黄1号”迅速走红,每斤市场均价在2000元,在天台县域内种植面积已超1万亩,并在全国推广。

传承:以匠心守初心

父亲的“好学”,在陈晓辉身上传承了下来。

大学毕业之初,陈晓辉就抓住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实习的机会,学习茶叶加工、评审、检测等各道工序,并去知名茶企体验和实操。

“想把茶做好,得先练好‘内功’。”进一步打响天台黄茶品牌,不断提升其知名度、美誉度,是陈晓辉的梦想。经过半年多学习,陈晓辉更坚定了以“匠心”做“好茶”的信念。

陈晓辉的“好学”得到热情回应。近年来,天台县将现代“新农人”培育作为产业提升、村集体经济增收、农民致富的人才保障,建立“政府+机构+社会资源”全县域联动合作的培训体系,构建“全面统筹安排、全力紧扣需求、全程跟踪服务”的培训工作机制,用好由“教授型专家”“县乡农技人才”“土专家”等组成的过硬师资队伍,开展“新农人”大培训16万人次。

每年,在天台县高素质农民培训、天台黄茶标准化技术推广培训、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等各类农技培训中,陈晓辉都是常客。如今,他拥有“高级评茶员”和“二级茶叶加工工”证书,先后被评选为台州市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和台州市级乡村工匠,并加入了天台农创客发展联合会。

向“新”:以变求质优

通过手机实时观察茶叶长势,用无人机喷洒施肥,利用互联网销售种苗……近年来,机器逐步代替人工,父子俩的张家桐岩背黄茶基地不断向绿色化、智慧化、高效化转型。去年底,陈晓辉从安吉县引进一条朵形茶生产线,替代了半自动化生产,一天能产出1000余斤干茶,产量比之前翻了十番。

“儿子比我懂网络,思维方式更年轻化。”市场环境充满变数,但不断向“新”而行的父子俩有足够的底气在浪潮翻涌中站稳脚跟。

如今,父子俩的黄茶基地成为高效精准绿色防控、标准化种苗繁育、标准化茶叶加工等关键技术的“孵化器”,树立起行业技术标杆。基地以“中黄1号”母树为核心,自育有10多个后代变异新株。“依托省市科研院所、高校、农技专家等强大的‘智囊团’,我们仍然在不断试验,期待培育出品质更优、效益更高的黄茶品种。”年近六旬的陈明仍奔忙在一线。

未来,陈晓辉规划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链接”千家万户。“我们指导农户进行标准化栽培、管理,进行订单式收购、市场化营销。”陈晓辉认为,这样公司既可专注做精品,也能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近年来,天台涌现出一批90后新农人,他们文化水平高,学习能力强,接受新理念快,甘愿扎根沃土,带领乡亲们共富。”天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8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