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首页>地方频道>台州>要闻

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台传媒记者庄嘉瑜

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575元,同比增长6%;

全市完成14000栋农房改造,推进120个行政村管线序化、304个行政村村道提升;

城乡提升工程持续推进,141个入库项目,2024年年度投资完成率居全省第一;

……

遍行台州,处处升腾着生机与希望,人人都是共同富裕的参与者。

过去一年,台州坚持以“千万工程”为牵引,谋深做实“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闯出了一条具有台州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造福万千农民群众。

县城承载有厚度

日前,走进黄岩区新前街道,城镇风貌焕然一新。乐成模塑工业园区、屿新小微园区、铸造园区等工业园区欣欣向荣,黄岩智能模具小镇聚集了一大批模具产业,并结合文化、艺术、旅游,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

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再到“产城人文旅”一体发展,新前街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城区、农村、产业和生态合理分区、相对集聚、协调发展,全力建设“工业特色型”现代化美丽城镇。

去年以来,我市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沿着“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脉络,推动县域产业集聚、人口集中、服务集成,集中力量发展主导产业,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在台州,“一县一业”发展战略落地生根,随处可见当地主导产业带来的澎湃动力——

仙居县白塔镇依托神仙居的自然景观,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促进了餐饮、民宿、特色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椒江区大陈镇积极探索渔旅融合新模式,利用大陈黄鱼品牌效应,打造大陈旅游新模式;玉环市基于家具产业的深厚积累,打造时尚家居小镇,形成规模化的家居产业群……

随着产业平台集聚效应的日益显著,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县域承载能力稳步提升,为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乡村振兴有活力

近日,在椒江区章安街道闸头村湖心岛,一幕如画的景致映入眼帘:蓝天碧波下,老叟闲坐桥边垂钓,不远处的乡村跑道上,村民畅快奔跑……

这是椒江区“古郡新风”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的一部分。这条示范带覆盖章安、前所两个街道8个村,通过串点连线方式,统筹建设美丽公路、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河湖。

放眼台州大地,美丽乡村建设多点开花,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等工程有序开展,一幅物阜民丰的和美画卷徐徐展开。2024年,我市新建成省级未来乡村25个、市级精品村22个,建设省级共同富裕美丽乡村带9条。

仙居县溪港乡的共富工坊内一派忙碌,当地村民埋头赶订单。在他们的巧手下,帽子、彩灯、玩偶等快速成型。

碰上民宿淡季,村民吕月娥便来共富工坊打零工,“这里一般都是手工活,简单好上手。干活麻利点,一个月能赚3000多元。”

共富工坊让村民圆了家门口的“就业梦”。去年以来,台州持续推进强村富民行动,促进低收入农户就近就地就业,建成共富工坊1688家,吸纳就业5.5万人,其中低收入农户4000多人。

同时,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基调下,我市打出农业“双强”“土特产富”“多田套合”组合拳,提能升级乡村产业。去年以来,新增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农业产业强镇2个。

城乡融合有底气

“我不是仙居人,但在仙居‘有个村’,还当上了‘村长’。”提及过去一年最得意的事,仙居蓝乡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骐羽满是欢欣。

去年年初,仙居为破解山区县乡村发展产业薄弱、缺少人才等短板,发布“神仙掌柜——我在仙居有个村”全国邀请函,在县域内确定24个班子带富能力相对较弱、先天资源禀赋各不相同,且发展较为滞后的试点村,以村为主体,邀请各类人才入村运营。

“英雄帖”一出,便引来青年人才主动请缨,杨骐羽就是其中一员。自从担任白塔镇仙景村的乡村运营合伙人,他一心扑在村子里,通过品牌塑造、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专业化运营,助力仙景村提档升级。仅半年时间,该村先后落地12个运营项目。

这是城乡双向奔赴的生动写照。去年以来,台州各地频出“硬核实招”,或提供共享办公场地、或给予创业孵化支持、或提供就业创业增值服务,吸引青年入乡发展,用新思维和新技术开拓乡村发展新出路。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大框架下,台州不断打破地域壁垒,让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为更好惠及基层,台州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持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去年2月26日,温岭市城北中心卫生院省级专家门诊正式开诊,城北街道以及附近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专家的诊疗服务;9月,章安街道杨司社区卫生服务站增设B超、心电图、临床检验等检查项目,进一步完善辅助检查……

当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持续向农村延伸辐射,城乡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共同富裕的轮廓日渐清晰。站在新征程新起点,台州昂首跨越的步伐铿锵有力,让共同富裕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0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