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

首页>地方频道>绍兴>文化

绍兴公共自行车,未来将变得更“聪明”

   公共自行车作为公共交通的一部分,符合绿色交通、低碳出行的理念,能较好地节约城市道路资源,缓解市区交通压力,有效解决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因此对很多市民而言,它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公共自行车的管理和服务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而共享单车的横空出世,则给公共自行车的转型升级出了一道智慧化的考题。

  “忠实粉”常遭遇尴尬

  公共自行车自2011年在我市投放以来,收获一批“忠实粉丝”。据绍兴市公共自行车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鑫华介绍,在他们服务范围内(越城区和袍江开发区)共建成服务网点292个,投入公共自行车12200辆,持卡人数10万人以上。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公共自行车日平均使用量25500多车次,今年上半年日平均使用量为26600次。

  但在公共自行车总体使用量上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尴尬。

  6日晚上8点多,记者走访了鲁迅故里景区的公共自行车点,发现可用车6辆,半小时内4人借车,1人还车。“我每天都要骑一次,但时有碰到车辆破损严重或者停放的故障车没修好,借不了车。”“忠实粉”王女士告诉记者。无独有偶,公共自行车重度依赖者高中生范同学说自己常遭遇还不了车的尴尬。

  在世茂广场,一位骑着摩拜单车的年轻小伙对记者说,自己从未骑过公共自行车,因为懒得去办卡,且公共自行车不及共享单车时尚。记者注意到,旁边的公共自行车网点里,16辆可用,半小时内有6人取车,2人还车。

  智慧化不足成主要问题

  公共自行车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如何将便利进行到底?对此市民白女士表示自己在使用中发现,公共自行车系统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信息的整合力度欠缺。在自己不熟悉的区域,想骑车却无从找起。如果公共自行车能与手机联网,通过某个APP即可查看车子的具体位置,有几辆可借、几辆可还,那就方便多了。事实上,政府部门已开发出“易行绍兴”和“绍兴城市管家”两个APP,同时“绍兴市政设施”和“绍兴公共自行车”公众号也已开通,都有上述功能。但显然,由于宣传推广力度不足等原因,导致很多市民不知情。

  在今年的两会上,市政协委员林涛提出相关部门的管理配套服务跟不上也是一大问题,例如办卡续费的流程不够简化,车子破损、故障修复不及时。对此,王鑫华回应称:“我们每天都安排专人巡检,主要进行车辆调度、维修和保洁。一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联系相关人员处理。但在上下班车辆使用高峰期,会出现调度来不及的情况。”

  “车辆破损严重且维修成本较高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2015年通卡通车以后,柯桥的车子在越城区坏了,我们还要拉到柯桥区统一去修,需要投入比较大的人力物力。”王鑫华补充说。

  在人工智能的时代大背景下,业内专家称总体智慧化程度不高是导致公共自行车活力不足的重要原因,这些从摩拜单车进驻绍兴之后也能窥见一二。

  转型升级装上“智慧芯”

  林涛等政协委员认为,公共自行车的转型升级之路,需紧跟时代发展的背景,往智慧化方向发展。

  “共享单车的出现,缓解了我们一部分压力,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思路,例如探索无桩模式或电子围栏,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王鑫华说,“目前南京已经投放200辆无桩模式的公共自行车做试点,我们将在学习取经之后,对于无桩模式公共自行车在绍兴的投放再作进一步打算。”

  除了无桩模式,扫码租车也是市民比较期待的,目前杭州、南京都已实现。对此,王鑫华表示,扫码租车要换新车新系统,会造成比较大的资源浪费,并且投入的成本较高。两年内把一二三期自行车收回,投放新的自行车时会装扫码系统。

  公共自行车,除了满足用户基本的出行需要,也能满足他们对休闲健身骑行的需求,特别是在绍兴这样的古城,一边骑行健身一边饱览水乡风景是莫大的享受。业内专家表示,未来公共自行车智慧化需从注重自行车系统自身的管理转向多领域的统筹,要求其更具开放性和生活性,如与绿道设施、旅游服务紧密结合,形成统一的整体。通过公共自行车系统智能分析,为市民和游客打造精品特色骑行线路,提供精准的定位和出行指示,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从而展示绍兴的独特风貌。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03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