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葛星星
日前,由路桥区金清镇“智创机电”产业链链主企业金浪科技有限公司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的金浪匠人学院正式成立,此举将推动区域摩托车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全方位合作。
近年来,“智创机电”产业链联合党委持续在把方向、解难题、引人才上发力,金清镇机电产业在其带领下发展势头迅猛,目前该领域有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3年产值占该镇规上工业总产值38.16%,今年年产值预计增长6%以上。
建强“组织链”
金清镇拥有百余家机电类中小微企业,其中有50余家加入了金清镇商会。“虽然周边有很多行业内企业,离得不远,但交流不多,需要一座桥梁。”在与企业交流的过程中,不少企业负责人向助企专员说到这一情况。
立足商会优势,去年5月,金清镇搭建了这座“桥梁”——“智创机电”产业链联合党委,吸纳机电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企业和科研机构。同时持续培养壮大联建企业党员队伍,将商会会长、副会长、理事等商会骨干培养成联合党委骨干,由其担任政策信息的宣传员、收集意见建议的信息员、协调解决发展问题的服务员。
“智创机电”产业链联合党委还确立“月会商、季联席、年大会”制度,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分享交流会、高层次人才活动,编制出台《金清镇“智创机电”产业链发展规划》和产业链年度项目清单,锚定链上企业发展方向。
开拓“创新链”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根基和源泉,要想真正实现迭代升级,必须依靠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只有人才链与创新链实现动态匹配,才能夯实产业竞争力。”金清镇组织委员陈绵绵说。在当地政府引领下,“智创机电”产业链联合党委聚焦“三支队伍”,加强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推动技能人才量质双增。
近年来,“智创机电”产业链联合党委推进浙江劳伦斯机床有限公司与路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对于劳伦斯而言,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既优化了人才结构,又提升了员工技能,还增强了研发实力,企业已成为国内插齿机领域的行业第二,占据30%左右市场份额。
“学习课程都是定向设置的,最后一年直接在企业实习,毕业后就来企业上班了,这种定向培养特别好。”2005年出生的郑嘉聪就是通过劳伦斯班学习后顺利入职企业,如今成长为组装、调试线上的技术小能手。
人才赋能产业发展,“智创机电”联合党委调研走访联建企业,组建了“港城智库”,已为华和智能装备、富士特等链上企业引入“500精英计划”创业创新人才8名。
驱动“产业链”
“产业链整体提升很有必要,产业链强了,链上企业发展自然提挡换速。”浙江实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企业瞄准新能源汽车赛道,生产新能源电机铁芯系列产品,受到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家的青睐,去年产值上涨28.54%。随着发展需要,实日机电期望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智创机电”产业链联合党委了解到企业需求后,党建指导员兼助企专员黄宇扬随即牵头领办实日机电数字化转型企业帮扶项目,积极联系路桥区经信局及数产公司。在多方努力下,实日机电与华为云达成“数字工厂”共建项目。该项目今年2月签约启动,8月上线投用,大大提高了企业现代化、数字化管理水平。
一年多来,通过“智创机电”产业链联合党委牵线搭桥,促成联建企业深度合作,形成产业生态聚合趋势。链上上游企业台州聚德弘工贸有限公司成了台州华和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优质供应商;浙江台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安露清洗机有限公司达成每年百万元的电机外壳项目订单,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和沟通成本。同时,13家链上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