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

首页>地方频道>金华>要闻

浙江东阳17条公交专线服务近千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原标题:东阳17条公交专线服务近千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求知专线”护航上学路

  每天清晨和下午,东阳市有17条特殊的公交专线穿行在城乡之间,服务着一群特殊的乘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父母在这座城市辛勤工作着,由于工作忙碌、居住地点偏远……孩子的上下学接送成了他们遇到的一大难题。

  东阳市政府协调多个部门联手推出了“求知专线”公交服务。这一服务根据孩子的家庭住址设定站点,综合考虑上课时间、路程长短确定发车时间,学校老师全程维持秩序。

  “目前,专线的服务范围覆盖了春蕾学校、爱心学校等5所小学,服务近千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东阳市教育局校园安全管理科科长杜双斌说,线路甚至延伸到了南马、千祥等较为偏远的乡镇。服务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孩子和家长又是怎样评价的?近日我们来到东阳,给“求知专线”3号线的工作人员当起了小助手。

  每天给车辆做两次清洁

  “求知专线”3号线从东阳市城乡公交服务总站发出,直达全市规模最大的民工子弟学校——春蕾学校。沿途经过8个站点,全程30公里,负责接送48名孩子上下学。

  清晨6时,我们来到东阳市城乡公交服务总站一楼的调度室。调度员方巧打开电脑,开始做准备工作。“为了确保行车安全,每位公交司机出车前都要在这里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方巧说,她会依据体温、心率、血压以及酒精测试等指标来评估驾驶员的身体状况。

  很快,陆续有司机走了进来,进行例行检查。“每晚,车队长都会发微信来提醒,该休息了。”体检时,驾驶员舒朝辉和吴茂彪两位师傅跟我们“吐槽”起公司“保姆式”的管理:“今早一见面,经理还问我昨晚有没有跟老婆吵架呢……”

  别看驾驶员们口头上一个比一个“嫌弃”。其实,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公司这是把自己视为重点保护对象。因为驾驶员的生活习惯及心理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当天的驾驶安全。

  15分钟后,舒朝辉第一个体检结束,他是“求知专线”3号线的专职驾驶员。见他朝着车子方向走去,我们抓紧跟了上去。本以为就出发了,却被意外地带到了站内的东北角。

  原来,和驾驶员一样,每辆公交车在发车前也要由技术过硬的保障人员进行“体检”:转向、刹车、燃油、燃气管路……“学生专线的路程长,情况多变,我们需要确保每辆车子的性能处于最佳状态。”舒朝辉一边说,一边忙碌着。他先将抹布浸了酒精,将车厢内的座椅、门边等乘客可能触摸的地方逐一擦拭,就连空调出风口处也没落下。

  “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吗?”说着,我们接过舒朝辉手中的拖把,先将拖把在消毒液中浸湿,接着来回拖起车厢地板。舒朝辉说,每台车子在前一天回场后都会进行清洁。考虑到乘客是孩子,他便利用车辆检查的10多分钟时间做下二次清洁。

  我们按照“先上后下、先里后外”的方式配合着搞卫生,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针对椅背后、垃圾桶附近等不方便擦拭的犄角旮旯,就拿出喷壶,逐一消毒。清洁完成后,舒朝辉还不忘示意我们打开车窗通风。

  核对每个上车学生名字

  6时55分,车辆守时抵达第一站——自来水厂站,春蕾学校的英语老师吕婷婷领着3个孩子依次登车。据了解,17条“求知专线”上都配备有一名像吕婷婷这样的“守护者”。他们都是这条线路目的地学校的任课老师,每天上午随孩子们一起乘坐专线前往学校,下午则陪同返回,负责各站点的点名和车上秩序的维护。

  “吕老师,他们是咱们今天的助手。”车辆即将继续行进时,舒朝辉介绍我们的加入。“那点名就由你们负责。”经过简短的自我介绍后,吕婷婷将随身携带的学生名册交给我们,并详细说明今天的工作流程。

  对于我们的到来,最先上车的3个孩子感到挺新奇。12岁的赵翔宇率先打破沉默:“我们家离这里走路就10分钟,都是妈妈送我们到车站。”交谈中,我们得知他身旁那个面容相似的小女孩是妹妹赵语欣,他们一家从河南周口来到东阳已有6年。爸爸曾在自来水厂附近经营一家麻辣烫店,经常工作到半夜。妈妈一大早就要去菜场采购。“以前,我妈开车送我们去学校,一来一回要1个多小时。”赵翔宇说着,一旁的赵语欣不断点头。

  不一会,车辆便驶入了第二站——平川路站,一群孩子蜂拥而入。我们迅速站在车门口,拿起名册与每一个上车的学生核对姓名。与此同时,吕婷婷在车厢内巡视,查看是否有孩子没有登车。“我做这条线路的跟车老师快10年了。”吕婷婷说。

  据悉,春蕾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达716名,乘坐“求知专线”的孩子占了38%。目前,春蕾学校共有4条专线,每学期根据自愿报名情况,选定4位跟车老师和1位机动人员。跟车线路,则依照就近原则。

  把落下的书包送到家

  下午4时30分,放学铃声准时响起。舒朝辉已驾驶着公交车稳稳停在校门口。我们在操场上与手持班车引导牌的吕婷婷汇合,准备迎接孩子们的到来。

  “安静,开始整队啦!”吕婷婷温馨提醒,孩子们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拿出上午的名册,逐一点名并打勾确认。人数清点完毕后,引导孩子有序登车。

  “老师,孩子今天我自己接。”临上车前,学生王凌薇的家长张静叫住了吕婷婷。张静平时在珠宝店工作,今天难得轮休,特意来接孩子一回。看到妈妈的到来,王凌薇开心地扑到她的怀中。“没有专线之前,孩子上下学可是我的心病。”说起“求知专线”的好处,张静对我们一顿猛夸:“现在,我们夫妻俩都不用为谁去接孩子犯愁了。”

  车子发动以后,孩子们相互分享着一天中发生的趣事。“老师,这里有个书包落下了。”车辆刚驶出银泰城站,6年级曾军涵的声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吕婷婷接过书包,并快速通过书本封面上的姓名确定了小失主——姬天语。我们依据手头的名册信息联系了她的父母,却被告知他们因工作无法马上赶来。

  吕婷婷对我们说:“通常可以把遗失物品放在城乡公交服务总站,或者直接上门送还。”我们选择了后者。吕婷婷告诉我们,专线上孩子们偶尔会落下东西或坐错站,尤其是在每个学期开学初或者冬夏令时更替的时候最为常见。

  我们很快来到姬天语的家。她的爷爷热情地邀请我们进门坐坐。“以前天语上下学的接送问题让人头疼。”姬爷爷说,“之前我还在老家,这孩子好几次因为没人接都等到最后一个才回家,委屈地哭过好几回。现在有了这条接送专线,真是太方便了!每天下午我只要安心在家做饭等她回来就行。”

  事实上,姬爷爷感受便捷的背后,是许多人默默努力的结果。

  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学生流动性较大,东阳市教育局、交通局、公安局在每个新学期伊始都会联合召开协调会,及时对公交线路进行优化调整。例如,上学期,家住白云街道的部分家长提出,孩子们到美好家园站点上车距离较远。这学期3号线增设了针织一厂站点。“价格方面,我们从市场运营、安全管理等方面通盘考虑。”东阳市交通局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客运服务科科长吴宏良表示,确保孩子们坐上既经济又安全的公交专线。

  我们问吕婷婷:“你有孩子吗?”她笑着回答:“有啊,大的9岁,小的5岁。”我们又问:“那他们是怎么上学的呢?”吕婷婷略带歉意地说:“都是公公婆婆负责接送。”她顿了顿继续说:“前几天小女儿问我,妈妈你什么时候也能像别人的妈妈那样来接我一次。”言罢,她又补充道:“教育是我的职业,更是一份责任。我相信孩子长大后会理解我的。”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0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