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首页>地方频道>台州>要闻

沙埠:青年“走进来”乡村“走出去”

台传媒记者颜 彤

台传媒通讯员林一闻

6月30日,“青耘黄岩 助力共富”项目体验活动在黄岩区沙埠镇火热进行。来自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的4名大学生走进沙埠老街的店铺、工坊中,参与实践、施展拳脚,以青年的视角为当地的汉服、青瓷、姜制品等特色产业出谋划策、宣传带货。

“镇里将我们安排到各个点位开展实践学习,让我们对乡村的创业就业有了切身的体会。”学生许培晴说。

近年来,沙埠镇以黄岩区“青进永宁”专项行动为契机,紧扣文旅产业发展,持续推进青年人才入乡进村,为千年古镇注入时代活力。截至目前,全镇共入驻青创项目18个,引聚青年人才69人,产值突破510万元。

筑巢引凤,山间飘出咖啡香

近来,在横溪村,一家藏匿于山水间的咖啡馆成了新晋网红打卡点。上午9点,夏日的蝉鸣声渐起,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吧台上,“埠里咖啡”青年主理人杨瑞瑶就这样开启了新一天的工作。

2023年,她和朋友被横溪村佛岭水库的山水风光吸引,在水库大坝旁合伙打造乡村咖啡店“埠里咖啡”。开业以来,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骑行爱好者前来游玩。

“埠里咖啡”的成功为在外就读、经商的青年提供了乡村创业的新方向,陆续有上百名青年到沙埠镇咨询黄岩区“源野”创新创业政策,其中有50余人选择落户沙埠。

“当下,横溪村正在加快打造乡村茶馆、森林书房、研学基地。青年人学识高、思路活、行动力强,对直播、短视频等新兴事物十分熟悉,往往能很快地做出成绩来。”谈起入乡的青年,横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从宰赞不绝口。

为引导青年人才“躬耕乡野”,沙埠镇充分整合闲置资源,聚焦建强沙埠青野基地,以沙埠老街作为青年人才会客厅,挖掘整合繁三小微园、横溪未来乡村、青瓷博物馆等闲置场所,盘活改造佛岭森林公园、青瓷遗址等区块的闲置农房,为青年创业者提供2000余平方米创业空间。

业态焕新,老街邂逅新朋友

正值毕业季,“与卿”汉服体验馆里一片忙碌景象。2023年6月,四川姑娘高雪梅推开了沙埠老街上一扇斑驳的木门,一段“汉服梦”由此起航。

怎样让青年来得了、留得住、干得好?沙埠镇积极在青年和乡村之间牵线搭桥,推广“乡村合伙人”计划,在场地租金、硬装费用等方面给予青年支持,推动青创项目“轻装上阵”。

“镇里给我们入驻商家免了3年的租金,大大减轻了我的压力。”高雪梅说。开业至今,“与卿”汉服体验馆已吸引了上千名年轻人走进沙埠,为宋韵老街增添了几分青春的色彩。

随着生意的日益兴隆,高雪梅的弟弟高锋也追随着她的脚步来到沙埠,并迅速投入到汉服馆的日常经营中,“未来,我们还将举办雅集、茶会等节令活动,让沙埠老街成为一座流动的‘宋韵文化博物馆’。”

在沙埠,诸如高家姐弟的“青创客”还有不少。目前,该镇已累计减免租金93万元,发放补贴51万元,培育孵化村咖、微度假、手工体验、老街直播、慢摇酒馆等6项新业态,项目营业额年均增长近25%。

青绿相继,古瓷唤来寻瓷人

今年5月,沙埠镇青瓷工作坊迎来了一个新面孔。叶紫欣,这位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的“90后”青年技师已从事青瓷行业十余年,循着青瓷文化的脉络来到了沙埠。

“我是土生土长的龙泉人。听说沙埠窑是越窑和龙泉窑瓷业技术衔接和过渡的重要地带,加上它的釉色刻绘工艺深深吸引着我,我就来了。”叶紫欣一边抟泥一边说,“还是要趁着年轻,多接触新鲜的事物与不同的工艺。谢师傅的手艺很好,对青瓷的历史文化也非常了解,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

叶紫欣口中的“谢师傅”,是同为“90后”青年的谢振威。2018年,他回乡创业,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沙埠窑遗址旁陆续建立了青瓷工作坊和青瓷文化展览馆,致力于恢复失传800多年的沙埠青瓷制作技艺。

“想要复兴沙埠青瓷,只靠我一个人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如今已是沙埠镇青瓷村党总支副书记、村监会主任的谢振威介绍,“我们正以青瓷遗址公园建设为契机,依托新中国文促会沙埠窑专委会、红窑薪火共富党建联建和青瓷大师陈均林团队等力量,构建‘共富工坊+青年创业+人才培养’为一体的青瓷产业平台,为古老的青瓷产业注入新鲜血液。”截至目前,共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80余万元。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9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