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

首页>地方频道>盐城>社会

为了迟到53年的烈士证

李增援

  李增援

  烈士档案:

  李增援,1913年6月29日出生,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寨里镇太平街村人(原莱芜县水北区)。共产党员,新四军文艺工作者。集编、导、演、舞台设计于一身,创作并演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抗日进步剧目和歌曲。先后担任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戏剧组组长、剧团副主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战地服务团剧团主任、 新四军一师战地服务团剧团主任等职。1941年2月21日牺牲。

《新四军1941》摄制组在拍摄中

  《新四军1941》摄制组在拍摄中

  电影《集结号》里的主人公谷子地为了九连47个弟兄的荣誉,用尽毕生时间寻找牺牲战友的信息。眼下,正在央视以及江苏卫视等数十家省市电视台热播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新四军1941》中,提到大丰市也有这样一个人。

  他历经6年,奔波上万里,寻访数百人,查清了烈士的生平事迹,最终为英名被埋没53年的《黄桥烧饼歌》词作者李增援烈士“正名”。2015年4月,在大丰革命烈士纪念塔下,竖立起一座李增援的半身塑像,烈士的生平事迹被详细镌刻在上面。

  耗时6年,为烈士“正名”的这个人是大丰市委党史办原副主任,现年79岁的陈海云。

  8月12日晚,当他看完《新四军1941》第六集《丰碑永驻》后,一个人在屋里沉寂了许久。

  老人表示,这部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前夕播放的纪录片,之所以重提李增援牺牲时不为人知的内幕,原因之一就是在老百姓的心里潜藏着一个朴素的道理:好人应当有好报,英雄不能流血之后再流泪。

  一份承诺化为对历史的敬意

  踏上求证之旅,缘于1988年7月的一天。

  当时,还是大丰县委党史办工作人员的陈海云,因工作需要前去拜访原新四军一师卫生部指导员宗瑛。交谈将近尾声时,年近八旬的宗瑛向陈海云提出一个请求:一定要想办法为战友李增援确认烈士身份,并查访其生平事迹。

  “我一听这话,心一凉,感觉很迷茫。”陈海云在描述当年自己的第一反应时说,“李增援是很有名的文化人,他创作的《黄桥烧饼歌》等歌曲,当时在苏北的传唱度很广,人人都会唱。不过说实话,虽然从事党史工作多年,但却一直不清楚他(李增援)的老家在哪儿?究竟是怎么牺牲的?”

  陈海云当即答应了宗瑛的嘱托,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查找线索。他首先走访了李增援的牺牲地——大丰西团镇。然而,镇上的老人们只记得当年的那场战斗,对牺牲的烈士却一无所知,当地也无史料可查。后来,陈海云突然想到了《黄桥烧饼歌》的曲作者章枚。

  “我想,只要能找到章枚肯定就能够找到李增援的战友,以及他们所了解的李增援的情况。”陈海云说,“章枚曾经写过一篇叫《黄桥烧饼歌是怎样诞生的?》的文章,可惜那时候还没有电话,只好写信联系。”

  当时,章枚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陈海云给他写了一封信。直到一个多月后,出差回家的章枚才看见陈海云给他寄去的信函,并向其介绍了李增援生前的几位战友。

  求证之旅线索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线索范围不断扩大,一个能编能导、多才多艺的李增援逐渐浮现在陈海云的眼前。

  91岁的新四军老战士陆锦荣回忆道,1941年元旦前夕,李增援跟随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抵达盐城。为了迎接新年,战地服务团开始筹备联欢节目。作为戏剧组负责人的李增援,自然非常忙碌。

  “实际上我的个子矮,演戏(的时候)我演哥哥,妹妹比我个子还高。”陆锦荣说:“他(李增援)教我装作哥哥的样子,并且教我竹板怎么打,一点架子也没有。”

  李增援的音容笑貌,在战友的回忆中愈发清晰。他待人真诚,乐于助人,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团结兄”。同时,他才华横溢,自编自导了《红鼻子参军》、《陈家兄弟》、《大红灯》等多部宣传新四军的戏剧。

  “大概只排练了一个星期,我们就开始给部队演。后来,去给老百姓演,老百姓看了非常开心,都说从来没有看过这样好看的戏。”陆锦荣说。

  战地服务团的演出大获成功。但连续多日的紧张排练和演出,让李增援积劳成疾,患上了肺结核病。尽管如此,李增援仍然坚持带病工作。由于病情越拖越重,在战友们的多次劝说下,他才勉强同意住进医院进行治疗。

  1941年2月,为了保障医院安全,李增援和400多名伤病员一起转移到大丰西团镇北部的龙王庙。然而,谁都没想到,医院等后勤机关刚落脚,危险却向他们一步步逼近。

  揭秘不能忘却的血色记忆

  证实李增援牺牲内幕的当事人是《在粟裕身边的战斗岁月》的作者严晓燕,她的母亲顾征是李增援在战地服务团的战友,通过母亲顾征的讲述,严晓燕将其了解到的战斗经历转述给了陈海云。

  那是1941年2月21日天刚亮的时候,忙碌了一天一夜的顾征刚刚和战友们在大丰西团镇北部的龙王庙驻扎下来,日军三个武装汽艇突然来偷袭。敌人来袭时,作为轻伤员的李增援原本可以撤离,但是为了掩护重伤员,他和战友唐克主动向敌人开枪,吸引火力。

  严晓燕说,“他们鸣枪后,敌人就开始追击他们,我母亲说,追到唐克的时候,唐克留下最后一颗子弹,把自己打死了。李增援被敌人追上以后,被鬼子活活用刺刀挑死了。他们的牺牲,为重伤员的转移赢得了时间。”

  战斗结束后,当地百姓掩埋了李增援、唐克等5名牺牲战士的遗体,但地方干部群众谁也不知道这5位烈士的姓名,便将他们安葬在西团东郊的乱坟场。1958年平坟的时候,干群将这些烈士的遗骨分别装在5个罐子里,迁葬至东团烈士公墓。

  了解到李增援的牺牲过程,陈海云扼腕叹息,战场上慷慨赴死的英雄,却身后无名。他的家乡究竟在哪里?他的亲人是否还在等待他的消息呢?

  迟来的告慰为烈士“正名”

  经过进一步走访,陈海云了解到,李增援参加新四军前,曾经在上海、南京求学。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陈海云来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在这里,他查到了李增援的学籍记录,还发现了烈士的故乡——山东省莱芜县水北区(旧称)。“我看到的时候激动得连翻档案的手都抖了起来。”陈海云说,“发现以后,我连大丰党史办也没有回,就直接坐火车去山东,寻找他的家乡。”

  经过六年的寻找,陈海云终于来到了李增援的家乡,在这里他又听到一个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

  李增援出生在山东省莱芜县水北区的一户殷实人家,他自幼聪慧过人,村里人都说他长大后会有出息。李增援不负众望,20岁时考取了著名画家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外出求学期间,家人为他定了一门亲事,李增援写信回家要求解除婚约,遭到父亲的拒绝,从此他与家中失去联系。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增援来到武汉进行抗日宣传,1937年底参加新四军。1941年牺牲在盐阜大地,然而家人对这一切却一无所知。

  “其实,(李增援)家人一直在打听他的情况,1948年,他的家人听一个国民党的俘虏兵讲,曾在解放济南前夕看见过李增援,以后的情况就不知道了。当时这个事情很快就在当地传开了,说李增援当了国民党的兵。”陈海云说。此后的岁月里,李增援的家人备受牵连,却从未放弃过寻找他的想法。无尽的等待中,李增援的父母带着遗憾相继去世。

  陈海云的到来,终于为他们送上了一份迟来的告慰。同时,也将一份承诺化为对历史的敬意。1994年12月31日李增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17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