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

首页>地方频道>徐州>文化

徐州实施文化建设六大工程 彰显舞动汉风文化品牌

  11月1日,省文化厅学习贯彻“繁荣舞台艺术的意见”座谈会在我市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下一步我市将以彰显“舞动汉风”城市文化品牌为抓手,以打造精品力作和培育文化名人为重点,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六大工程”,加快建成“文化要素集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的文化强市和淮海经济区文化中心城市。

  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

  “十二五”期间,市财政每年投入4000万元实施“舞动汉风”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尽快完成大型音舞诗剧《汉风华章》由室外转入室内创作、排演,打磨成精品赴宁进京巡演;加快地方戏曲的创新改良,创作排演现实题材的柳琴戏《古彭春浓》春节前首演;力争柳琴戏《鸭鸣湖畔》获得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奖”。

  到2015年,新创作完成10台舞台大戏,力争推出1至2台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舞台艺术作品。

  “书画徐州”品牌打造工程

  深入研究徐州强势书画群体现象,着力整合徐州书画资源,集中力量打造“彭城画派”,做大做响“书画徐州”品牌。继续举办徐州市“书画年展”活动,策划举办“书画名家论徐州”研讨会;每年在北京、南京等地举办2至3场徐州书画名家精品展;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一线城市筹建“彭城画廊”,经销推介徐州籍书画家作品;加强与全国书画知名城市和知名画派的交流合作,联合举办异地书画联展、书画巡展等活动;筹划建设徐州书画院创作展示中心、徐州李可染画院,努力将徐州打造成书画品牌建设高地。

  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工程

  加快推进重大文化标志性工程建设,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加大投入,集中抓好徐州大剧院、徐州报业大厦、马可纪念馆、徐州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等一批代表徐州文化形象的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全面完成徐州博物馆“四位一体”工程、中山堂星级改造工程、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提升改造工程。

  “十二五”期间,市图书馆、文化馆均建成国家一级馆,各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均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加快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和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力争到2015年,我市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在布局、数量和规模上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相适应,全面树立徐州城市文化形象。

  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工程

  突出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培育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徐州演艺集团、徐州文化产业集团等一大批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全力推动彭城欢乐世界、龟山博物馆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等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项目。

  着力打造老徐州历史文化片区、创意68文化产业园、师大创意文化产业园、淮海经济区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等文化功能集聚区,打造一批影响力辐射力强的“文化航母”。力争到2015年,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个,新增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2个,进一步增强徐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文化人才培育引进工程

  研究制定《徐州市文化人才工程实施办法》,落实国家和省市培养文化人才的配套优惠政策和措施,协调省市有关文化部门单位,每年安排一批文化艺术人才、文化经营人才外出进修学习,每月举办一次全市文化建设工作专题讲座。大力引进一批徐州紧缺、发展急需的优秀拔尖人才和文化创新团队,推行客席聘用制、项目合作制等更加灵活的柔性人才集聚模式,实行制度引才、项目引才、待遇引才,吸引更多文化人才服务徐州文化发展。充分发挥政府“汉风文华奖”等重大奖项的激励效应,加大对文化艺术、文化产业领军人物的奖励力度,激发优秀人才的文化创造热情。

  对外文化交流推介工程

  积极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全力办好2014年美国汉代精品文物出访活动,推动徐州文化艺术精品和文化遗产走出国门。充分利用淮海经济区20个城市“历史同根、文化同源、生活同俗”等优势,打造区域城市文化合作圈,构建区域性文化整体发展、城市间互利共赢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新局面。借助深圳文博会、南京文交会等国内外著名的文化峰会、艺术节、博览会、影视节等平台,宣传推介徐州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05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