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

首页>地方频道>镇江>文化

探寻爱国实业家张謇的镇江印记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他一生忧国为民,兴办实业救国,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泽被乡梓,影响深远。张謇创业于南通,业务辐射镇江,他全力支持镇江开创大照电灯公司,一生与镇江众多文人墨客、政界、实业界、教育界人士交往甚密,在镇江留下了众多印迹。

  状元辞职创业,投身“实业救国”

  1853年张謇出生于通州海门常乐镇,祖上几代都是以农商为生。1894年,41岁的张謇终于高中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也就在这一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战败的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张謇大受刺激,他在日记中写道:“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他意识到,只有发展民族工业,才能抵制帝国主义的侵略、抵制外国资本的侵入,中国必须先行“推广棉地、纺织厂”及开发铁矿、扩张制铁厂,发展棉铁经济。

  1895年,张之洞委任张謇负责通海一带商务。中国士大夫一向耻于经商,张謇毅然放弃功名仕途,回到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状元办厂”在当时着实是新鲜事。从此张謇走上“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道路。

  张謇离开翰林院,奔走于南通上海之间,到处筹措资金,困顿时连往返车费也囊中羞涩,不得已卖字为生。1899年,一座拥有20400枚纱锭的近代化纱厂在南通唐家闸建成,这家企业名为“大生”——天地间最大的政治是国计民生。张謇以大生纱厂为核心,还创办了油厂、面粉公司、肥皂厂、纸厂、电话公司等20多家企业,形成一个轻重工业并举、工农业兼顾、功能互补的地方工业体系,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民族企业集团。

  爱国、救国、报国,是张謇一生的追求。兴实业、办教育、做公益,都是根源于此。他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的理念,认为“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他倡导通过实业壮大国力,又通过教育来为国育才。在发展实业初见成效后,张謇着手创办新式学校。1903年,中国第一所民办师范——通州师范学校开始招生。1905年,张謇还办起了中国第一所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全力支持镇江实业发展

  张謇兴办实业主体在南通,但是业务拓展苏南,辐射全省。镇江的大照电灯公司就是在他的全力支持下创办的。

  记者日前联系到大照电灯公司创始人郭礼征的后人刘丽文。据她回忆,她的祖父郭詠青是郭礼征大哥郭甫臣的孩子,后过继给大照电灯公司另一个创办人郭品翰。刘丽文的父亲郭维庚生前曾经整理过郭礼征创办大照电灯公司的经过,回顾这一过程,可以说张謇对于大照的成功创办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郭礼征幼时聪慧,刻苦自学,曾和弟弟郭肖霆在南京张謇主持的文正书院读书,他们兄弟品学兼优,深得张謇器重。郭礼征对张謇也极为敬重,关系甚密。受张謇实业救国的思想影响极深,郭礼征认为电力是工业的基础,但当时的电力工业基本上都掌握在洋人手里,郭礼征一心要创办国人自己的电力企业。为了便于在官场活动,张謇帮郭礼征纳资捐了一个五品衔候补知县。1901年,郭礼征来到镇江,见镇江是水陆码头,交通发达,商业兴旺,就计划在镇江筹办电灯公司。

  筹资时他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老师张謇。张謇听了非常高兴,认为这是“江南要事之一”,允予投资。郭礼征又请他为电灯公司取名,张謇给取名“大照”,取光明普照大地之意。

  在创办大照的过程中,张謇亲自陪同郭礼征往方方面面疏通关系。后来张謇把郭礼征介绍给常镇道道台郭道直,郭道直向江苏抚院呈递禀摺,申请创办大照,获准。为了给大照找个合适的厂址,张謇又帮郭礼征和郭道直协商,指拨城外东荷花塘船坞官地作为建厂基地。资金厂地落实后,郭礼征就开始向国外订购设备,很快筹集的资金就用完了,郭礼征只好再下南通,向张謇求助。张謇一口答应,再三安慰和鼓励郭礼征,并立即吩咐大生纱厂借给大照公司一笔资金,又商请郭道直“拨供公款一万两”。

  1905年8月,大照电灯公司试机,历时一周。每晚上灯时,大照电灯公司一片光明,镇江人不少举家前往围观。大照公司成立了董事会:张謇任董事长,恽禹九任经理,郭礼征任总经理,郭品翰任协理。1906年,大照取得了清商部公司注册局发给的执照,成为江苏省第一家公用发电厂。

  1904年,张謇和许鼎霖等曾在高资开办过一家笔铅罐公司,资本14万元。1909年6月30日《华商联合报》刊登新闻《镇江笔铅矿之重开》:“镇江西乡蛳山出有笔铅,制成罐式,可为炼金银铜铁之用。曾经张季直殿撰,许九香观察,集资开采,设立大成笔铅罐公司,嗣因事中止。”

  张謇题字在镇江:“留余”二字得其心

  张謇在镇江有众多友人,经常往来镇江,他和郭礼征、吴寄尘、徐国安、童琮、曹家麟等私交甚笃,镇江不少地方都留下了张謇的墨宝。

  清真寺街41号陈锦华公馆建于上世纪20年代,过去是房管局的办公用房,现已无人居住。记者约了工作人员靳祥山前来开门,陈锦华公馆的大门并不打眼,门口一块石碑提醒人们这里是镇江市文物控制单位。从侧门进去,里面的建筑风格以中式为主,大门里面的门楼却是西式风格:两根砖石相间结构的柱子撑起拱形门,长方形石门额上刻:心许烟霞,落款:张謇。

  听说有一块张謇题名的匾额收藏在镇江博物馆,记者赶紧联系博物馆工作人员准备一睹真容。听明来意,镇江博物馆保管部主任张剑很遗憾地告诉记者,去年8月以来,库房提升改造,匾额暂时无法拿出。她把匾额的照片发给记者,并大体介绍了这块匾额的来历:匾额书于清光绪三十二年,是博物馆1982年从镇江市东风塑料厂征集而来,由戴志恭同志带人送入库房。匾额长246厘米,宽91厘米,厚4厘米,本色,为整块宽大榆木制成,中有朱红大字“留余堂”;上款是光绪丙午秋菊上浣,下款为季直张謇书,下有两方印章:季直、张謇。

  张剑介绍,这块匾额应该是张謇应童琮之请,为山巷清真寺题写的,后清真寺将其做成木匾悬挂。“文革”期间,木匾流入民间,上世纪80年代为镇江博物馆收藏。童琮是近代回民教育先驱,他和张謇私交甚厚,两人都是“教育救国”的倡导者。

  在润州道院内,还有一块“留余”碑。这块碑是个匾额,高29厘米,宽74厘米,匾额上有两个隶书大字“留余”,落款为“张謇书”,下盖一方姓名印。润州道院道长孙敏才介绍,这块碑是十几年前被人送到润州道院保存的。据了解,这块碑应该是留余巷巷头的匾额,当年富商黄某购地建房,特意在房子一端留出了小巷方便行人通行,张謇听说后就题写了“留余”两个字以表彰这种善心。后来老城区改造拆迁,这块碑流落民间,被有心人送到润州道院。

  ……

  连续多日,在镇江追寻实业家张謇留下的印迹,虽是匆匆一瞥,行文挂一漏万,但这沧海遗珠亦足以让人感怀和震撼,张謇浓厚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是一笔那么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前,镇江正在甩开膀子“跑起来”,奋力书写“三高一争”新篇章,期待涌现更多学习张謇的“爱国企业家的典范”,在“产业强市”中展现突出业绩。愿有更多的实业家追随张謇的脚步,立志实业报国、实干兴邦,秉持爱国爱乡、造福桑梓,把企业发展与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助力“很有前途”跑进现实,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记者 花蕾)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29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