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

首页>地方频道>嘉兴>要闻

“氢”装出发,向未来!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又可持续。

今天上午,在嘉兴港区召开的2024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招商会上,关于氢能项目的好消息接二连三——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超32.7亿元,全国首艘氢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舶核心系统发布、“长三角氢能船舶研发推广中心”揭牌,发布长三角氢走廊项目和长三角(嘉兴)加氢(供氢)站项。这些项目的签约和发布是嘉兴拓展氢能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场景,也是优化全产业链布局,推动全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1.jpg

作为未来产业中的典型代表,氢能如何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嘉兴又如何把握优势驱动未来?

“氢”尽所能

嘉兴作为浙江首批发展氢能产业的试点城市之一,正加快布局氢能产业,扩展氢能应用场景,全力打造长三角氢能产业示范区。

走进位于嘉兴港区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一股股“氢”风扑面而来。

产业园总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通过集聚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招引了国际国内氢能头部企业落户。目前,园区集聚了国鸿氢能、飞驰氢能汽车、鸿基创能膜电极、磐动电气电控等在内的一大批氢能产业企业。“氢友圈”嘉兴有一席之地。

2.jpg

氢能企业选择嘉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嘉兴港区的“绿色”优势。

作为嘉兴氢能产业的示范区,嘉兴港区化工产业雄厚,形成年总产工业副产氢产能近15万吨。

借助工业副产氢的成本优势,是很多城市发展氢能产业的路径之一。

这些年,浙江一直努力打造两条“氢走廊”,其中一条就是从嘉兴到宁波的“环杭州湾”氢走廊。

2024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招商会上,发布了长三角氢走廊项目。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拥有巨大的氢能发展潜力。联和氢能通过整合长三角区域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站建设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等各个环节的资源,形成区域内的氢能运输网络,将打造一条连接嘉兴-上海-苏州-杭州-宁波-嘉兴的氢能走廊,推动长三角地区氢能产业链一体化协同发展。

3.jpg

现场,联和氢能、中石化、申能、杭燃、氢动利等多家知名企业签约合作,共同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项目实施后,合计可减少约1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将为长三角地区创造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jpg

“氢”风袭来,万亿赛道引竞逐。2018年以来,嘉兴深度挖掘产业优势,利用丰富的工业副产氢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坚持以燃料电池汽车先行示范运营,带动氢能制造业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已聚集氢能企业37家,涉及制氢、提纯、储运、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加氢站建设、整车等,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和一定的产业规模。全市建成加氢站9座,累计加氢量120万公斤,整体产业发展水平和示范应用程度处于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练好“氢”功

作为绿色低碳产业的新增长点,氢能产业被各方看好,嘉兴成为氢能产业发展的探路者。

作为浙江首批发展氢能产业的试点城市之一,嘉兴也已纳入到省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区,并加入了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上海城市群,先后出台氢能产业规划、氢能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等,构建涵盖制、储、运、加、用各环节的氢能全产业链。

5.jpg

嘉兴氢能产业能在“风口”上飞多高?

今年9月,嘉兴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市氢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氢能企业群体进一步壮大,氢能车辆规模化推广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立足产业优势、政策支持,嘉兴苦练“氢功”,铆足劲要在氢能产业里闯出一片天地。

“建成覆盖全市、辐射长三角的氢能保障体系和氢能交通网络,以‘创新+项目+应用’的发展模式推动全市氢能产业综合实力和示范推广规模持续保持全省、长三角前列。”嘉兴的发展目标掷地有声。

加大技术创新和平台打造,嘉兴早有布局——积极鼓励一批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专精特新”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攻关,尤其聚焦电堆、双极板、空气压缩机等关键零部件,寻求技术突破并实现产业化落地;国鸿氢能获评国家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爱德曼氢能的“高性能车用氢燃料电池双极板及电堆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获批浙江省“领雁”研发攻关计划;德燃动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动机双极增压空气压缩机”入选省首台(套),已形成1500套/年的装置配套产能……

6.jpg

同时,依托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特检院等院校创新资源,组建嘉兴长三角氢能研究中心、长三角氢安全中心等氢能技术创新研发平台,聚焦燃料电池电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检验检测和安全评估。

在产业链培育和示范推广方面,嘉兴打造氢能产业集群,将氢能纳入嘉兴“135N”产业集群培育重点产业,围绕氢能全产业链,着力推动氢能产业链招大育强,招引一批高质量氢能产业化项目。

当前,嘉兴以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推广带动氢能产业的发展,重点发掘和打造燃料电池货车、重卡、燃料电池叉车等示范应用场景,特别是由嘉化公司建设的2兆瓦燃料电池分布式电站成为长三角地区唯一发电示范项目。嘉兴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吴佳坦言,嘉兴港区外接东海、内联江河,氢能应用场景丰富、市场潜力大,自2019年谋划氢能产业以来,嘉兴港区立足多元的应用场景,抢占“低碳”风口,打造“东方氢港”。

变“先发优势”为“产业胜势”,嘉兴在氢能产业发展上加速进入快车道。

“氢”力“氢”为

氢能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

当下,制氢之难、运氢之困、用氢之限,三大难题正在逐步解决。

7.jpg

对于嘉兴而言,从全口径看,我市涉氢产值达到150亿元,整个氢能产业尚处于培育期,但是周边地区大力并强势推进氢能产业,对我市带来一定压力。而受认识、技术、标准等制约,示范应用场景范围不大,尤其在氢能环卫、氢能渣土车、氢能船舶等领域的应用。

在氢气供给保障上,嘉兴也面临了同样的难题。氢能发展的未来方向是绿氢,就是通过电解水制氢,但在绿氢产业发展上还有一定困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这是氢能首次作为前沿新兴产业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上海作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印发了《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启动了国际氢能谷建设,致力于推动氢能制、储、运、用等产业链发展。目前,上海已经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燃料电池技术的高地,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燃料电池产业链相关企业。

在浙江红船干部学院、嘉兴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讲师蔡陆晨看来,相较于上海,嘉兴在氢能产业发展中,利用丰富的工业副产氢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快产业布局。

8.jpg

在提升氢能产业核心竞争力,嘉兴如何发力?

蔡陆晨认为,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建立“平台+企业”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氢能产业链中的关键技术攻关;也要加快构建从制氢、储氢、运氢到用氢的完整产业链,重点发展氢能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嘉兴还可通过财政补贴和产业基金,引导资金向氢能企业倾斜,支持其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嘉兴市经信局副局长严启强表示,嘉兴市将强化氢能产业培育,加大项目招引力度、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打造特色产业集群,通过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核心技术攻关、鼓励行业标准制定,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更要在突出氢能交通示范引领,拓展氢能应用场景,优化加氢站布局等方面上下功夫。

氢能产业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产业变革与发展机遇,更是一个更安全、更绿色的未来。

来源:读嘉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1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