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

首页>地方频道>马鞍山>要闻

雨山区:锚定目标加压奋进跑好“第一棒”

日前,雨山区召开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提出:锚定目标、加压奋进,跑好“第一棒”,全力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见效。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

据了解,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雨山区紧扣高质量、全力拼经济,交出了一份难中求成的成绩单。一是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技改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限上消费品零售额等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市平均增幅,连续3年蝉联全省制造业“10强”“10快”区。二是重大项目支撑有力。全年新签约项目38个,其中固投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个,十七冶医院阳湖院区、图灵小镇、银峰智能科技园等一批优质项目签约落地。投资完成率、新建开工率、竣工投产率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三是数字赋能质效提升。新华三图灵小镇项目签约落地,获批筹建全省首批人工智能视觉大模型未来产业先导区。瑞泰马钢、新康达2家企业入选国家5G工厂,新康达磁业入选工信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入选数量占全市50%。科技创新指数居全省城区第6。四是改革创新取得突破。两江控股获主体信用AA+评级,组建20亿元安徽两江新兴产业母基金、10亿元人工智能先导区母基金,打造百亿级产业基金集群。雨山经开区蝉联全省新材料产业“十强园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入选省级经济开发区亩均效益领跑名单。五是群众福祉持续增进。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保持全省前列。十七冶医院阳湖院区开工,全市首家独立公办托育园正式开园,师专花园市集即将开业,为民服务中心入选全省十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获评全省医养结合创新发展试点区、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区等荣誉。

今年,雨山区推出了一系列得力措施,主要包括:全力以赴夺取“开门红”。跑好“第一棒”,做到“开门红”,是完成全年任务的基础。各载体部门以“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斗姿态,靠前推动各项工作。一是狠抓有效投资。今年全区安排重点项目141个,年度计划总投资132亿元,其中开工项目33个。区发改委等部门细化项目前期工作节点,加快报批报审报建,力争上半年重点项目开工率达到60%、投资完成率超过60%。持续深化“七未”项目攻坚,加快宝武特冶二期、银峰等重大项目建设,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把计划往前排、工期往前赶,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二是狠抓招大引强。成立4个专业招商工作组,分别由区领导任组长,园区和投促中心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统筹推进招商引资各项工作。区领导发挥牵头作用,区投促中心、园区和各专班要保持攻势、强化盯劲,用好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科技招商、应用场景招商等方式,力争一季度完成亿元以上项目16个(全年签约固投亿元以上项目40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争取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雨山。

全力以赴抓科技创新。一是加快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雨山经开区、两江控股抢抓国家算力大通道建设的政策机遇,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年前运营图灵小镇、点亮鹏银数据中心,加快推动算力充分运用,引进布局更多先进算力。实施好科创、数智、人才、场景等六大赋能行动,依托小视科技等龙头企业,聚焦通用视觉分析、视觉理解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形成更多应用场景。二是加快数字化转型。大力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推动重点行业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规下企业数字化应用全覆盖,加快科创型企业梯度培育,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家以上。三是加快产业创新。区科技局尽快修订完善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引导中钢天源、瑞泰马钢、宝武特冶等企业主动对接大院大所,让更多科技创新在雨山落地开花结果。立足制造业优势,培育壮大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服务型制造,争创更多省级“两业”融合试点。

全力以赴抓改革开放。一是推动重点改革落地见效。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两江控股市场化产业投资与城市运营功能,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园区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抓好其他各领域改革,最大限度释放改革效能。二是深入融入一体化发展。长三角一体化指标作为省“2+2”专项考核指标,区发改委、区科技局、区投促中心加强工作协同,对标学习先进,形成工作合力,力争考核进入全市第一方阵。三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完善“企声响应”机制,推动党群、为企、为才“三中心”提档升级,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巩固“无证明城市”建设成果。

全力以赴抓城乡融合。一是推进城市品质提升。扎实推进全域有机更新,树立城市运营理念,深入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十大行动”,谋划实施好牛渚、佳山、向山、湖西4个重点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扎实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和棚改项目建设。重点抓好阳湖片区建设,加快十七冶阳湖院区、阳湖小学、阳湖幼儿园等建设,加强与江东控股、市重点处配合,推进征地、拆迁等工作,协同推动片区开发建设尽早成势见效。二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扛牢粮食保供责任,严守耕地红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千万工程”,以产业思维推进“土特产”集成改革,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和美乡村样板。

全力以赴抓民生保障。一是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实施高质量充分就业行动,抓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擦亮“雨你同行”城市品牌。二是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好“民声呼应”工作,持续推进“名医上马”工程,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统筹实施好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安心托幼、便民停车、惠民菜篮子等民生实事。三是兜牢民生底线。深化“困有所扶”集成改革,加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关爱服务,加大治理欠薪力度,坚决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发生。四是强化基层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做好为民服务中心优化提升工作,中心规模、功能、入驻单位及人员等严格按规定执行,推动实现中心提档升级,更好发挥服务群众、化解矛盾阵地作用。区委社工部依托社会组织、网格员、调解员等,列出项目化清单任务,确保周周有计划、月月有活动。五是维护安全稳定。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4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