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首页>财经频道>国内财经>民生经济

睢宁农商行坚守定位惠三农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睢宁农商银行坚守战略定位、深化金融服务、强化风险防控、注重内生驱动。至2018年11月末,睢宁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182.57亿元,贷款达131.11亿元,分别比改制前增加118.13亿元、69.58亿元,增幅分别达183%、113%,存贷款规模稳居全县金融机构第一,是全县唯一存贷款双破百亿元的金融机构。连续三年在省联社劳动竞赛中获奖,获得徐州市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徐州市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中国金融机构金融榜评选中,继2014-2016年连续三年荣获“年度最佳‘三农’金融服务农商银行”奖后,2017年获得“年度最具成长性中小银行”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唯一一家县域农商银行。

  一直以来,该行坚持“顶层设计”,实现战略定位之变。一是党建引领不放松。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公司章程,完善党委统揽下的公司治理机制,明确党组织在经营管理决策、执行和监督各环节上权责,使党组织成为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保持战略定位不动摇。面对社会经济、金融形势发生的变化,以赵国才为班长的党委班子确立了“管理在先、风控优先、服务当先、发展争先、创新促先、文化保先”的六先原则。优化经营理念、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形成“一体两翼双足”战略规划的总体方案、“四个银行”建设标准,细化战略规划实施路径、过程和措施,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以实现“核心业务价值、中间业务价值、自身服务价值、社会责任价值”的统一,走质量型、效益型、持续型的健康平衡式发展道路,让睢宁农商银行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坚持“回归本源”,实现服务实体效能之变。该行一方面打造“阳光信贷”升级版。以“支农、支小、支散”为重点,以“三联三包三达标”工作内容为抓手,有步骤、有条件地开展“回头看”、主体确认和达标验收工作,持续打造“阳光信贷”升级版。至11月末,累计采集客户信息20.99万户,授信19.29万户,各项贷款户数5.97万户,比 2012年末净增 2.7万户,增幅82.57%。同时打造线上“惠宁小贷”平台。为顺应互联网经济发展新趋势,以前期“百村万户”工程开展以来沉淀的20.9万客户、缴纳住房公积金的3万余户公职人员、缴纳社保的5万余户城市工人数据为基础,创新、研发和搭建“惠宁小贷”平台,实现“3分钟到账”。11月末,实名注册户数已达到16.02万户,签约户数8402户,签约金额9.75亿元,用信户数7072户,用信金额6.16亿元,其中新增用信4.92亿元,占比79.87%。

  坚持“管理在先”,实现风险防控能力之变。该行一直注重合规建设,加强基础管理。围绕省联社合规建设三年规划要求,配合风控体系的有效运转,组织修订完善135项规章制度,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本行制度体系,为依法合规经营、风控体系有效运转提供重要依据。上线合规管理系统,对流程图各节点的风险点和岗位进行了关联,推动风控体系的信息化建设。二是注重压控结合,严防信用风险。坚持“适度授信、统一授信、审慎授信”的原则,强化授信管理,防控集团关联客户授信风险,防止过度授信,对单一集团客户和全部集团授信集中度要严格控制在监管规定之内。提升专业化清收管理水平,向不良资产要效益。以“见人、见钱、见权、见责”的“四见”为原则,着力开展不良贷款清收劳动竞赛活动,有力塑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该行坚持“内生驱动”,实现改革创新基础之变。一是全力推动“创新促先”。围绕建立的64个创新课题,成立金融创新兴趣小组,积极引入新技术、采用新策略、构建新组织、开拓新市场,将创新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嵌入到本行经营发展、提质增效的每个环节。目前创新课题中的大数据平台、全新信贷系统、社保卡管理系统等40个项目已实施落地,有效地满足客户的多样需求,提高客户粘度。同时全面落实“文化保先”。以“文化保先”为落脚点,组织开展演讲、篮球、植树等各项文化活动,逐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发展,建立系统性、规范性、整体性和长期性的企业文化,着力打造转型发展“特而精”、建设形态“小而美”、运作机制“活而新”的文化品牌。 (路 伟)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53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