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首页>地方频道>台州>要闻

三门农博园:打造台州农旅融合样板

台传媒记者张笑川雨

“甜度很足,清明期间就能上市。”3月27日上午,台州社发集团下属台州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市文旅投公司”)副总经理陶永刚在三门农博园的10亩桑葚林中细细查看叶片、病虫害、土壤水分等情况。近期,桑葚长势喜人,逐渐露红,他喜上眉梢:“预计1亩地能结1000斤的果子,在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情况下,产量非但没有下降,味道和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

三门农博园占地1400多亩,以三门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依托,种植了10余种果蔬,打造了水幕电影、古代名医文化长廊、二十四节气馆等场景,是举办音乐节、研学、团建等活动的好去处。

“园区内的果蔬种类虽多,但不成规模,口感也没有记忆点。采摘往往成为游客‘来都来了’的附加选项,不会为此专程跑一趟。”农博园负责人表示,目前园区主要依靠举办活动吸引游客,虽然生意红火,但这种单一的运营模式让他意识到了危机。

如何跨越同质化竞争,顺利完成农旅转型?市文旅投公司决定以农为本,建设现代化高品质有机农业示范园区,通过有机生态种植,提升农产品风味,树立特色农业品牌,增强特色农业观光和农事体验,把三门农博园打造成为台州农旅融合样板。

“农博园的位置原来是滩涂地垦造的,起初,我对能否培育出优质有机农产品,心里也没底。”2023年12月,陶永刚走马上任,立即对园区土壤进行了调查。没想到调查结果给了他很大的惊喜:该地土壤肥力中等,因是咸淡水交汇,草莓、桑葚等果蔬在这样的土地上生长甜度格外高。

为此,他规划建设数百亩高品质、智能化控制的大棚,在原有水果品种的基础上,种植番茄、甜玉米等有甜度的蔬菜,保证一年四季均有果蔬采摘,并将生态化种植贯穿果蔬生长全周期。

惊蛰节气过后,草木萌发,农田里的害虫也开始活动。农博园农业生产部主管孙腾飞给记者展示了一个白色塑料盒和几十包虫卵,里面装着整治蚜虫的秘密武器——异色瓢虫。

“这些瓢虫卵经过2-3天就能孵化成瓢虫幼虫,他们捕食蚜虫,一只高龄瓢虫幼虫一天就能消灭几十个蚜虫。通过人工投放害虫天敌,能够形成物种间种群平衡,在不使用农药的前提下,也能有效预防大规模虫害的爆发。”孙腾飞表示,生态防治就像中医,见效慢,但是能够“治末病”。像这样的“生态疗法”,农博园里还有很多。

白果病是一种真菌感染,露天果桑在不用农药防治的情况下发病率高达70%-80%。在农博园的桑葚大棚,记者看到,树下都覆盖着一层薄膜。“这些薄膜能够降低空气湿度,有效隔绝掉落的果实,减少桑葚白果病的病原和传播途径。”陶永刚说,通过避雨栽培、施用有机肥料、使用石硫合剂、地面覆盖薄膜、合理控制浇水量这样一套“生态组合拳”,就能够实现病害有效防控。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台州乃至浙东南地区首屈一指的高标准、规模化有机种植基地,让更多消费者吃到原生态、高品质、无污染的农产品。”作为专研种子和茄果类作物高级农艺师,陶永刚对此颇有信心。

当天,农博园酒店精心研制的桑葚馒头和桑葚果酱新鲜出炉。“游客在农博园采摘桑葚后,可以到这里自己熬果酱,制作馒头,体验加工时令果蔬的乐趣。”酒店负责人陈青表示,除此之外,在园区里挖的野菜、抓的土鸡,都能在这里制作美味菜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7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