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

首页>地方频道>金华>要闻

“化零为整”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2019年,我市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农业“标准地”概念,实施农业“标准地”改革,在有限的资源里,深度挖掘土地产出的更大可能。

经过5年多的探索,金华在农业“标准地”改革中找到亩均效益的提升之道。该项改革入选2021年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典型案例、2022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先行示范领域全省最佳案例,并写入《浙江省土地管理条例》。

困局:地从何处来

金秋时节,走进义乌市义亭镇的西田稻香园粮食标准地项目,集中连片的田地平整壮观,道路相连、水渠贯通,田间地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场景,都得益于农业‘标准地’改革。”浙江万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楼国三说。

作为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楼国三从事粮食生产已有25年。“刚开始种植面积只有300多亩,都是一户一户从农户家里流转来的。”他说,为了多流转几亩地,得提前数月奔波于各村之间,费时费力。

“不容易拿到地是主要问题。”楼国三表示,种粮户从散户手中流转土地,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土地零碎化,难以开展连片种植;二是租期不稳定,农户随时可能反悔收回土地。“在我们这里,种水稻基本是东一块田、西一亩地,分散在各村。”为了流转土地,楼国三特地组建一个近30人的团队,每个村派一个代表去和农户沟通。最令人头疼的是农户毁约的风险,地好不容易租来了,第二年再去续租时,有些农户就不肯了。流转土地成了楼国三的一块“心病”,这导致他一直无法扩大生产规模。

一边是种粮大户找不到合适的耕地,另一边是村民“攥着”几亩薄田不知如何是好。义乌市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科副科长傅晶表示,楼国三的遭遇并非个例。义乌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亩,以这样的土地经营规模,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十分困难,不少耕地还出现过“非粮化”“非农化”现象,甚至被抛荒。

破局:“高标准”绘就“好丰景”

土地资源短缺该如何破题?2019年3月,《义乌市农业“标准地”控制性指标和管理操作流程(试行)》出台,在全国率先实施农业“标准地”改革。

什么是农业“标准地”?傅晶说,农业“标准地”旨在通过标准建设、控制性指标设置,提升地块的资源利用能级、产出效益。它更侧重于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及经营模式的改革。

以粮食产业为例,村集体对村里闲置、荒废或农户自愿的现有耕地进行集中流转后,通过政府投资,完成土地整理以及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再招引优质种粮大户,开展规模化经营。

改革之后,业主和乡镇(街道)直接签订流转协议,实行整村整片流转,改变了以往业主要与家家户户签订协议的烦琐流程,确保业主能拿到“净地”,实现“即签即用”。同时,有了政府做后盾,也杜绝了承包期的不确定因素,为业主后续长期投入吃下“定心丸”。

得知消息后,楼国三喜出望外,第一时间组建团队参与竞标。中标后,他与佛堂镇土地流转公司签订为期10年的《土地流转合同》,承包了龙溪村1300亩农业“标准地”。“2019年我的种植面积就扩大到6000亩,是原来的3倍。”

能否流转出农民的土地,是推行农业“标准地”改革的前提条件。为了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义乌建立土地预留转制度,将土地流转增量部分,原则上全部纳入农业“标准地”改革范畴,使存量部分有序转化。农业“标准地”收储后,未实现招商的,也由乡镇(街道)支付租金。其次,通过实施土地流转农民养老保险政策,符合条件的农户一次性缴费33440元,每人每月可领取570元养老金,解决了土地流出后农民的后顾之忧。

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粮食生产功能区管护办法》等法律法规,将农业“标准地”分成三类:一类标准地(粮食生产功能区)、二类标准地(永久基本农田)、三类标准地(一般农田)。通过土地性质分类,保证土地不被乱用、贱用,避免经营主体盲目开发造成损失。

“这项改革带来三大显著变化:一是土地集中连片,生产规模扩大,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收割效率翻倍;二是基础设施完善,确保土地到手即可耕种;三是租期稳定,让我们能安心投入生产,不再为土地流失担忧。”楼国三表示,农业“标准地”改革有效解决了他之前遭遇的痛点,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经过几年发展,他在金华全市的种植面积已达2万多亩。

新局:探索数字乡村未来式

农业“标准地”改革,激活了农村现有资源,催生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也使得传统农业向现代化数字农业转型。

2021年,义乌“标准地”项目数字化应用平台应运而生,如今10万余亩的“标准地”项目已全部完成数字化录入。打开义乌市农业标准地管理平台,任意点开一块地的图层,地块类型、地块面积、作物类型、招商状态等信息一目了然。

在“标准地”改革带动下,佛堂镇政府平台公司完成400多亩土地流转,由政府与企业一同投资建成义乌第一家蔬菜产业园。“园区搭建的数据可视化平台,对环境、土壤、病虫、气象等数据进行动态监测,灵活进行水肥精准化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治,且提供管家式服务。”义乌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晓斌介绍,他们要做的,就是让蔬菜种植户“拎包入驻”。

记者在园区内看到,来自江西的种植户杨再明正忙着种植广东菜心。“以前种菜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如今可以在现代化的大棚里种植,产量效益也更有保障。”除了种菜,空闲之余他还会去听一些园区免费的培训课。

借“标准地”改革东风,佛堂蔬菜产业园“标准地”项目采取“标准地+双强”、政府+国企、企业+农户合作经营新模式,与浙江省农科院签订合作协议,设立专家工作站,成立金华市农科院义乌分院,为蔬菜生产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与合作,累计培育樱桃小番茄、白皮丝瓜等50个品种300余万株种苗。同时园区通过整体规划设计,已成为集农耕文化、乡村研学、创意农业、科技体验等于一体的农业休闲观光体验园,2023年接待游客超8000人次,接待中小学生5700人次。

兰溪市聚焦杨梅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杨梅“标准地”基础储备。开发上线“杨梅产业大脑+‘梅’好农场”数字智管平台,集成应用场景13个,在线监测杨梅种植、生产全生命周期动态。现今,大棚已实现自动化,一部手机即可掌控温度、湿度,各项生长指标一目了然,杨梅树喷滴灌、雾化设施、地温等设备都可智能化控制。“通过智慧管理,杨梅身价大幅提升,今年我们首次尝试杨梅出口迪拜,每斤卖到500元。”梅农汤友贵说。

专家点评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朱臻:农业“标准地”改革是浙江省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的重要抓手,金华以义乌市作为先行试点,目前已累计建成“标准地”项目392个、“标准地”主体272家,粮食播种面积增加至13.78万亩,有效整治农业“两非”问题,值得点赞。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出现流转合同规范不足、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满足发展需求、“标准地”考核体系尚未与高效生态农业标准全面衔接等问题。

对此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规范“标准地”流转制度,强化高效生态农业制度保障;二是加大“标准地”基础设施投入、完善管护长效机制,落实高效生态农业设施保障;三是完善“标准地”数字化服务与监管体系,加大数字化服务应用支持与培训力度,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四是健全“标准地”项目后评估机制,通过确定合理评估期限与控制性指标下限、建立多方参与后评估机制、建立差异化动态奖惩机制措施,实现与高效生态农业有效衔接。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4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