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引金融“活水”  助光储“蓄能”

3月26日下午,2024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融企对接会在合肥市举办。本次会议以“金融赋能 与光同行”为主题,通过搭建融企对接平台,金融赋能,更大力度助推安徽光储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安徽省分行、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等16家金融机构负责人及全省100余家光储领域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首次跃居全国第三位

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是安徽顶格推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省的重要内容。

2023年,安徽光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全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实现营业收入2967.4亿元,首次跃居全国第3位;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801亿元。其中,安徽光伏玻璃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逆变器产量占全国1/3、组件产量占全国近1/4;储能型锂离子电池全年产量达到11.3GWh,同比增长55%。

从营收规模看,行业龙头相对集聚。2023年全省光储产业营收超亿元企业230家,超10亿元企业86家,超百亿企业12家,百亿企业实现营收2800亿元,占光储产业比重超75%。全球出货量前10的企业中,有7家光伏玻璃、6家组件、4家电池片、2家逆变器、1家储能电池企业和1家储能系统集成企业在我省布局。

从主要环节看,产业链条比较完整。光伏产业涵盖上游(装备和材料)、中游(电池、组件、逆变器)、下游(系统集成和应用)等关键环节,储能产业涵盖上游(设备和材料)、中游(电池制造)、下游(储能系统、应用及服务)等关键环节,产业链条相对完整,联系紧密、协作配套的产业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从区域分布看,集群发展态势明显。合肥、滁州是我省光伏企业主要集聚区,现有企业123家,占全部企业数量的43.5%,全省营收规模的81.4%;各自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和良好的产业生态。储能产业主要集中在合肥市,现有企业30家,占全部企业数量的15.1%,全省营收规模的47.8%;集聚了全省54.8%正极材料、30.8%隔膜材料、50.9%储能系统产能。

从海外布局看,2023年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实现出口480.2亿元,同比增长28.3%。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出货量居全球第一,国轩高科完成欧洲、北美、东南亚多个海外基地布局。

助推光储产业乘势而上

今年,安徽如何助推光储产业乘势而上,取得新突破?

融企对接会上,省工信厅(省光储办)发布了全省光储产业重点企业清单、重点项目清单和融资需求清单,与部分金融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及企业(项目)现场进行了推介,并签订融资协议超100亿元。“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供需对接平台”也宣布正式上线。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签约、在建制造类项目287个,总投资5631亿元。安徽光储产业先进产能仍在持续增长。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及相关咨询机构普遍预测,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仍将保持20%以上增长,到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将达到5000GW以上;2024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有望同比增长40%,预计到2030年国内新型储能产业规模有望达到3万亿元。

日前,省工信厅(省光储办)牵头制定的安徽省首个光储产业专项支持政策正式出台,聚焦研发、制造、应用等关键环节,从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业层级、拓展海外市场、开展示范应用、推动地方发展等六个方面研究提出29条政策措施。

金融“活水”也在持续助力光储产业“蓄能”。根据金融监管部门数据,截至2024年1月末,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链478家企业中得到信贷支持的有308家,占比64%,贷款余额785亿元;加上各金融机构对签约和在建项目的授信支持,全省光储领域合计贷款余额达到1000亿元以上。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冯克金强调,当前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产品,扩大投放规模,特别是根据中央和省政策要求,围绕光储企业设备更新需求加大支持力度,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助力光储产业高质量发展;光储企业要加大创新和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效能,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省工信厅(省光储办)要全力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建立常态化融企对接机制,定期推送光储企业融资需求信息,成为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

财经眼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李后祥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2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