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首页>地方频道>淮安>洪声嘹亮

洪声E评 | 读懂“谷雨”节气里的中国智慧

4月19日是“谷雨”节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读懂“谷雨”节气里的中国智慧,方能理解中华文明何以延绵不绝、历久弥新。

节气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时间基因,揭示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密码。“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在中国农业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和春雨、春泥一起沉淀下来的,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智慧。每年谷雨之时,人们纷纷踏青、赏花、放生,与大自然进行生态良好互动。同时进行的,还有新一轮的“田管大业”,农机、种业等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层出不穷,为春耕赋能添智,助力夯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根基。谷雨时节,各地抢抓最后“春光”,通过移动喷灌、精准施肥、智能监测管护等技术手段促小麦拔节孕穗,在田间奏响“春耕曲”的末章。“滋养万物春,雨落生百谷”,天人合一的“谷雨”智慧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在广袤的华夏大地迸发出蓬勃生机,让中国在农业强国之路上行稳致远。

谷雨等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精神滋养,有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据传说,“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出了中国最原始的象形文字,上苍因感于仓颉造字降下一场谷子雨,后称为“谷雨”。数千年来,谷雨等二十四节气凝结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情感与智慧,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节气是科学的,它是人们根据自然物候变化总结出的知识和实践体系;节气也是浪漫的,由其产生的节气民俗、诗词歌赋等,让我们同时享有居家日常、诗和远方。我们重视、传承、弘扬节气文化,并将这种文化自信传播到世界各地。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作为开场节目,“风吹雨洗一城花”的谷雨美学惊艳全球,尽展中华文化之美,让文化强国的理想照进现实、照见未来。

世间大道相通,藏在谷雨节气里的中国智慧,亦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2010年起,联合国将谷雨日定为“联合国中文日”,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庆祝语言以及文化多样性。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庆祝活动主题为“中文:架起文明互鉴桥梁”,至此,谷雨已成为世界人民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感知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此外,悉尼、纽约、日内瓦等地接连举办汉字主题展、文化对谈、文化工作坊等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同庆联合国中文日,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活力。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学、81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海外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累计超过2亿。在人间最美四月天,谷雨见证了汉字的诞生与文明的延续,伴着中华文明跨越山海、拥抱寰宇,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闪耀着夺目光芒。

“谷雨过后再无寒,人间芳菲已向暖”。在关乎耕耘与收获的谷雨时节,我们要满怀敬意与温情,从节气文化中寻找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于传承与发展中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坚持讲好中国节气文化、传播好中国智慧,让“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光辉照亮世界文明百花园的遍地芳菲。

供稿:三河镇(王清文)

原标题:《洪声E评 | 读懂“谷雨”节气里的中国智慧》

阅读原文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61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