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口述历史

用歌声点亮歌声系列之一: 靖江独立团老战士郭保才传唱经典

 

  照片上这位英姿戎装的军人叫郭保才,靖江市原八圩镇(现城南办事处)人,1929年出生,194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今年94岁。先后参加过包括苏中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在内的大大小小百余场战斗。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无锡县总队政指、北京空军第二预备学校学员中队政指(营级)、副政委、政委(团级)等职。

  “党旗红遍弯腰沟”口述历史采集活动于2022年年初启动。第一次探望郭保才是2022年1月24日下午,老人正在靖江华泓医院休养。初冬的阳光温暖地洒满小屋,老人的精神很不错,稍带泰兴口音的叙述清晰流畅。让人高兴的是,在口述历史采集快要结束的时候,老人兴致勃勃地唱起了几支当年在苏中根据地广为流传的歌曲。虽然词曲名记得不是很清楚,音调也有不准确的地方,但老人的演唱声情并茂,充满着年轻时代的激情,充满着革命时代的豪情,让听者动容。

  新四军是一支“边学习、边战斗”的队伍,也是知识青年抗战时期的大熔炉。弯腰沟根据地建设红红火火,离不开革命传统歌曲的传唱与鼓舞。虽然历经八十年的悠悠岁月,但由历史亲历者唱起那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曲调、歌词,我们仿佛在和历史对歌,一股豪情油然而生。郭保才曾长期担任部队的文化教员,对革命传统歌曲有着一份独特的记忆。而在“党旗红遍弯腰沟”口述历史采集与影像记录过程中,用歌声传承记忆成为采集团队的一个积极探索。于是,我们与郭保才老人相约,就他吟唱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歌曲将再次进行专题采集。

  2022年6月14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音乐学院院长胡行岗、理论教研室主任骆天天两位老师受邀到靖江,与“党旗红遍弯腰沟”项目采集团队一起拜访了郭保才老人。

 

图为郭保才在病房传唱革命传统歌曲现场

  在华泓医院支持下,我们在一间暂时空置的病房对郭保才老人吟唱的革命传统歌曲进行专业录音、录像。当时正值高温,为保证录音、录像的效果,门窗紧闭,空调关掉,可从上午9点到中午12点,94岁的郭保才老人几乎没有休息,一口气唱了23首革命传统歌曲。听说弯腰沟革命纪念馆落成开放的消息后,老人坚持要到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去看一看。下午2点半,室外气温接近摄氏40度,在征得家属、医生的同意后,采集团队用专车把郭保才老人接到了靖江市季市镇安武村。

在靖江独立团展陈前,郭保才敬礼致意

进行音乐专题采集的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音乐学院院长胡行岗(左)、理论教研室主任骆天天(右),与郭保才合影留念

  在弯腰沟革命纪念馆内,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对展陈看得很认真,无论是靖江的“革命火种”还是“抗战烽火”等展陈,老人都特意停下观看。在靖江独立团展陈前,老人坚持要从轮椅上起身,向老首长、老战友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嘴里喊到:老战友,我来看你们了!而在进入纪念馆前的红旗下,在庄严肃立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下,老人不顾灼热的阳光,坚持起身敬礼。那一刻,老人仿佛化身为当年在弯腰沟站岗放哨的新四军战士;那一刻,老人仿佛化身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解放军战士。

图为郭保才参观弯腰沟革命纪念馆

  参观临近结束,在反映靖江人民革命斗争巨幅油画前,老人再次唱起难忘的革命传统歌曲。歌曲的名字一首叫《千万人的喉咙向着您歌唱》,另外一首是《反清乡之歌》。纪念馆里寂静无声,唯有老人有力的歌声在回荡。

  郭保才介绍革命传统歌曲

郭保才获得的荣誉奖章

  郭保才老人传唱的革命传统歌曲有大家耳熟能详的《跟着共产党走》、《新四军军歌》、《解放区的天》、《渔光曲》等经典红歌,有反映靖江独立团在抗日游击战争中编唱的《反清乡之歌》、《首长的号召多么响亮》以及《车桥战役歌》,还有《张家姑娘爱劳动》、《洗衣歌》等反映弯腰沟根据地军民生活的歌曲。此外,还有一些不知名、或现今很少传唱的传统歌曲,如《运输大队长》、《刺刀歌》等。详细歌曲目录如下:

  1.《跟着共产党走》

  2.《新四军军歌》

  3.《反清乡之歌》

  4.《党的号召多么响亮》

  5.《解放区的天》

  6.《工人歌》

  7.《张家姑娘爱劳动》

  8.《洗衣歌》

  9.《红缨枪》

  10.《苏联红军打胜仗》

  11.《车桥战役歌》

  12.《保卫边区》

  13.《运输大队长》

  14.《上前线》

  15.《中华民族好儿女》

  16.《别处哪儿有》

  17.《刺刀歌》

  18《火线入党》

  19.《八百壮士歌》

  20《渔光曲》

  21《石臼渔歌》

  22《淮海战役组歌之“狠狠的打”》

  23. 《我们高声歌唱中国共产党》

  《跟着共产党走》

  当时弯腰沟流行的歌曲是《跟着共产党走》。1944年6月30号,在弯腰沟的县直单位与驻地老百姓开联欢会,会上我们靖江县独立团文工队队员就唱了这首歌。

  《首长的号召多么响亮》

  抗日战争期间,我们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同志在靖江独立团排以上干部会上做动员,部署反“清乡”。独立团的文艺工作者也参加了。会后,他们把粟裕师长的报告归纳起来创作了这么一首歌。当时在靖江是广为流行,唱得很热闹。

  《解放区的天》

  因为我们弯腰沟是解放区,在华东来讲,它是我们根据地,抗战根据地。在解放区里面,人民欢天喜地、载歌载舞。有些歌词我还能记得。

  《工人歌》

  弯腰沟解放区,儿童、妇女工作很活跃。与部队联欢的时候,要互相拉歌,我还记得。当年靖江县民运部部长谢贤乐同志带大家唱了这首歌。当时我们靖江的工人虽然不多,但有一个发电厂在南门外,还有个在高桥。

  《张家姑娘爱劳动》

  在一次联欢会上,大家要当时的靖江县委书记汪青辰唱首歌,他就唱了这首歌。他唱了以后还把我和另外一名同志叫上去,教我们唱。我们回来就教战士唱,在弯腰沟,很多人会唱这首歌。

  《洗衣歌》

  这个《洗衣歌》不是我们靖江创作的,是外地根据地传过来的,就是给我们战士洗衣服。后来,靖江妇联就把它作为一个流行歌曲来推广,虽然不是靖江的,但是靖江妇女唱的很起劲。

  《红缨枪》

  儿童团是抗日根据地的创造。我曾经兼职当过靖江县安仁区组织的儿童团团长,儿童团的武器是红缨枪。我们唱这歌有劲。

  《苏联红军打胜仗》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苏联红军的胜利,就是我们中国人民的胜利。我们靖江人民很喜欢听到苏联人民打胜仗的消息,更喜欢唱这方面的歌曲。1944年五一劳动节,弯腰沟在当地专门开联欢会,很多单位、个人表演节目,其中就有这样一个歌。这个歌,当时我们文工团广为演唱,现在我要把它唱一唱。这个歌的特点,是短小精干,没几句话。

  《车桥战役歌》

  下边唱我们新四军主力部队唱的歌曲,整个的比较长一点。抗日战争时期,我们苏北有不少战斗是威震华中、威震世界的。当时有一个车桥战役,这个车桥在哪里?当时在苏北的淮安县。我们靖江独立团属于地方部队,也有部队去配合的。车桥打下来以后,万众欢腾,歌声遍地。当时的文艺工作者创造了这一首歌。

  《保卫边区》

  陕甘宁边区是我们的延安所在地。那个时候解放军掀起了保卫边区的战斗。首长告诉我们:在靖江打胜仗就是等于保卫了陕甘宁边区。有一部分参加陕甘宁边区保卫战的战士,调到我们靖江独立团了。他的歌也就这么传来了。

  《运输大队长》

  讽刺国民党反动派的。国民党的蒋介石他是运输大队长,打败了,就等于把枪、炮、子弹都运给我们了。

  《上前线》

  这是上战场唱的歌,我们一边走路一边唱。

  《别处哪儿有》

  渡江战役前,长江南边是国统区,北边是解放区。长江上有很多商船做生意,在国统区,国民党搞了很多名堂的苛捐杂税,盘剥老百姓,把老百姓搞得怨天怨地。而到解放区做生意,税就很少。所以,民间就有人编了这首歌。

  《刺刀歌》

  新四军练兵的歌。靖江独立团也唱,一边唱一边刺。

 

“党旗红遍弯腰沟”项目团队与郭保才在弯腰沟纪念馆合影

  郭保才口述历史:

  战火淬炼显英雄本色

 

  一、十五岁入党

  从游击队到短枪队

  我今年94岁,1929年出生,属蛇。1943年9月参加革命,1944年1月入党,入党的时候才15岁。当时打仗,部队伤亡比较大,党员太少。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支部建在连上。当时战友都喊我小鬼,但我个子长得不小。而且我打仗行军从来不掉队,只要是上级交给我的任务,我都完成。因为表现好,所以就在部队里入党了。战争年代,发展党员不以年龄论英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才是党员本色。

  我参加的部队是安人区游击队。说到这个安人区,是为纪念在反扫荡中牺牲的陈安人同志,陈安人也是我们靖江人,在下四圩一带开展革命活动。他牺牲后,组织上为了纪念他,命名这片区域叫安人区。游击队过去北方人叫区小队,我们叫游击队,隶属于靖江县独立团,归靖江县独立团领导。当时的队长叫汪明才,是老八路,安徽人。在游击队,我的职务是战士兼通讯员。什么意思呢?那个时候打游击,县委县政府、县独立团,所有的部门都是分散在各处。那时候通讯就靠两条腿,有什么事就冒着危险,一个人、最多两个人,把这个信送到。所以通讯员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命令。

  最难的是游击战,一天打三仗也是常事,早上突围战,傍晚迫击战,晚上突击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有时一天要赶百余里路。为了避免被敌人发现,游击队白天大多躲在老百姓家里,晚上才赶路。

  我在游击队待了不到半年就到了靖江县公安局短枪队。在靖江抗战历史上,靖江县公安局短枪队英勇善战、神出鬼没,可以说是让日寇、汉奸闻风丧胆。我能进短枪队,也是机缘巧合。1944年3月,短枪队老队员刘心益来到安人区挑选队员,一眼就看中了我,这样我就成为短枪队年龄最小的队员。我到现在还记得自己加入短枪队时领到的第一枝枪——一支小号的驳壳枪, 只能单发射击,并且子弹只有十几发。

  二、新兵变成老兵很简单

  打一仗就是老兵

 

  我第一次参加的战斗是公所桥战斗。当时,靖江地区敌我斗争形势十分严峻,敌伪据点林立,敌伪经常下乡抢劫、烧杀、抓人绑票,弄得民不聊生。当时公所桥有个重要据点,有碉堡,靖江独立团发动了公所桥战斗,一举歼灭了敌人一个营部和三个连的兵力,毙伤伪官兵30余人,活捉伪营长以下120余人。这一胜利打击了敌伪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靖江军民的斗志,扭转了斗争的被动局面。

  因为公所桥战斗规模较大,当时我们短枪队只能负责外围警戒,以及后期打扫战场。我那时候年轻,第一次参加战斗,班长问我,你害怕不害怕?我说不怕。嘴上说不怕,实际上第一次上战场,特别是听到那个枪声一响,两个腿还是有点发软的。但是,我不怕,一个我不后退。第二个,我跟好了首长,首长叫我上哪里,我就上哪里,叫我给谁送信我就给谁送信,送完信以后赶快就回来。

  我们新兵上战场有规矩,不准我们在前面,也不准在后面,要把我们跟老兵混在一起,一个班一个到两个新兵,一个老战士配一个新兵,配好对。然后让我们记住口号——“不慌不忙跟上班长”。班长在前面,副班长在后面。班长在前面带头,副班长为什么在后面?他在队尾督促,防止有人掉在后面。中间的老战士新战士搭着上,一个班12个人这样上去。班长弯腰你要弯腰,班长直跑,你要跟着直跑,到了前面就找地方隐藏起来。

  新兵变成老兵很简单,打一仗就是老兵。我第一次参加的战斗虽然没有上前线,但是也学到不少本事。打仗最重要的窍门就是要会利用地形地物。什么是地形地物?比如说打公所桥时我们要穿过一片坟地,这个坟包就是地形。你趴在这里,子弹就打不着你。还有我们前进为什么要弯腰?弯腰正好挡着,它坟包多呢,他看不到你打不准。再一个窍门呢,我们手里也有枪,这个枪不是烧火棍子,敌人能打你,你不能打他啊?你把敌人先打倒了,他就打不到你了。这两个窍门搞清楚了,就不怕了。

  公所桥战斗打完仗,大家都欢天喜地,抓了俘虏、缴了枪、学了本事。再一个就是还有吃的,缴获的胜利品有罐头、水果、大米、粮食。民兵到里面去扛,一个人一袋赶快上车。车就是那个独轮车,木头的中间一个轮子,这些物资都送到弯腰沟去。这一仗打完以后,部队的人增加了,枪也增加了,敌人呢更害怕。

  三、反扫荡反清乡

  麻雀战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短枪队跟其他部队不一样,属于地方武装力量,跟县委机关统一行动,实际上兼县委警卫队,是个保卫机关。我们白天执行任务,晚上要站岗,轮流站岗,一个人两个小时。我们年轻人,年纪小爱打瞌睡爱睡觉,晚上两小时不睡觉是个问题,没办法只能硬撑着。站岗还得隐蔽起来站,不能公开地站。

  在短枪队首先一个很艰苦,遇到情况,敌人来扫荡了来清乡了,我们反清乡反扫荡,有的时候两三天只能吃一顿饭,睡觉也睡不上,身上长了疥疮,头上也有虱子。那时候叫“革命虱子救国疮,没有虱子没疥疮不算革命同志”。虽然很艰苦也很危险,但是我们很乐观。

  1944年,短枪队接到铲除汉奸头目王连德的命令。王连德经常去的饭店离日本人的军营只有100多米远,既要完成锄奸任务,又要保证自身安全,因此这个任务风险很大。我被安排在靖城西门外,负责警戒接应。如果锄奸行动被敌人发现,西门被封锁,我就扔手榴弹发出信号,提醒战友从其他方向突围。锄奸行动十分成功,队长张信他们用匕首结果王连德后,从西门顺利安全撤出。20分钟后,我们才听到城内响起密集的枪声,敌人的追击为时已晚。

  我们短枪队是这样的,队长是连级干部,跟连长职务一样。小队长是排级干部,下面没有班了,队员就按班长的待遇。这个待遇是什么待遇?每个月有津贴费,津贴费多少钱呢?4块钱抗币,抗日政府的抗币。4块钱多少价值呢?当时一角钱可以买两根油条。我们每个月要从4块钱中扣出一角钱交党费,其他的就没有什么花费了,除了吃饭,穿衣服全是供给制,我们穿的都是老百姓衣服。

  我们的根据地和大后方在弯腰沟。有卫生队、土改工作队,还有公安局、法院。平时敌人也不敢来,他来搞我们也不容易。为什么呢?弯腰沟站岗分好几道,第一道岗就是我们短枪队,站岗就在弯腰沟道口。第二道岗是独立团各个连队,他们自己站岗。第三道岗就是民兵,当时弯腰沟地方民兵搞得非常好,民兵有基干队,基干队是骨干,有枪,还有手榴弹,主要武器是大刀、长矛,再一个就是地雷。还有儿童团、妇联会。这个儿童团也很起作用,儿童团虽然没有枪,但他们站岗。只要有外面人来都要查,如果发现敌人来了,他们发信号,信号一发,马上传到民兵,民兵往里传,一会儿就传到我们县委县政府指挥机关。所以平时呢,弯腰沟很太平,不怎么会受到敌人侵袭。

  那时我们短枪队的武器、训练与日本鬼子都有很大的差距,不能与敌人硬碰硬,一般都是采取有利就打、不利就撤的游击战法。我当时年龄小,领导和战友们都很照顾我,安排的大多是战斗警戒、救护伤员、押送俘虏等危险较小的任务。

  我们的打法跟日伪军也不一样,我们当时用麻雀战术,有句话叫“三个两个四面打,十个八个一把抓,来的太多吓跑他。”什么意思呢?有的时候敌人不多,三个两个人到处干什么呢?第一个他抓老百姓的老母鸡,第二个找老百姓粮食,第三个找姑娘。那么碰到三个两个日本兵怎么办?你不要看他三个两个,日本兵战斗力强,他战斗动作呱呱叫,号称“世界第一陆军”。枪也打的准、动作好,你打不到他,他能打到你。他子弹多,他啪啪打的不停,你要还击都没有时间还。所以我们就是四面打麻雀战,这里打一枪那里打一枪,不让他打到我们。我们呢?地形熟,他地形不熟。我们子弹少要节省子弹,大的战斗中一个人只准打3颗子弹,不许打多,多了子弹不够了。蚀本交易不干,有缴获,你三颗子弹打光了可以的,你没有缴获空手回来要受批评,说你乱放枪浪费子弹。十个八个一把抓,意思说是来了十个左右的日本兵,我们起码出动二三十人,一下把他们抓过来,打败他。一百二百吓跑他,来的日本鬼子多了,我们硬拼肯定拼不过,怎么办呢?四面包围,包围起来干嘛呢?我们是打游击,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敌人多了怎么办呢?放冷枪。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我们乘着地形熟悉,瞄准好了打一枪,打完就跑,打死了一个,打伤了一个,打靠得近的,不远的,爬上去把他的枪拿过来,这就是立了功了。几次冷枪一放,鬼子也搞不清楚情况,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就被吓跑了。

  当时靖江独立团讲起来一个团,实际上只有4个连,没有营。政治处里面有个文工队,那个时候文工队没得名角,都是普通的战士抽调出来去组成的,都是部队里的文艺骨干。成立一个队,自编自演, 主要宣传部队里的好人好事、英雄故事,像什么快板、扬州小调就这一类。我在短枪队干了一年,又把我调到文工队当队员。

  四、苏中战役七战七捷

  渡江战役攻打桥头堡

  1946年9月我离开文工队。上哪去呢?到独立团二连当党支部书记。我们那个时候属于三分区,就是华中军区第三军分区靖江独立团第二连,我带领二连战士参加了苏中战役。如黄战斗打响后,我们连接到切断敌人水上运输线的任务。面对敌人200余人的护卫队,我带人负责截船,连长、副连长负责打岸上的敌人。当时发现敌人以伤兵船为掩护声东击西时,我果断调整策略,主动追击,最终未损一兵一将获得全胜,还缴获了步枪、手枪、弹药等众多军用物资。我记得当时还缴获了美国造的轻机枪。

  1948年,我担任三分区主力特一团连政治指导员,当时正处在解放战争战略反攻阶段,在装备欠缺、缺乏重型武器的情况下,我带领战士们在一年半时间内,共拔掉了敌人据点27个,数次立功。在攻打斜桥据点时,我还兼任三连支部书记、突击队队长,我们用“八二”迫击炮改装的平射炮轰击敌人碉堡,为战斗打开缺口。在后来的总攻中,战士们迅速登上破堡,占领土圩,并用石灰和胡椒粉制成的“手榴弹”将敌人炸得狼狈不堪,大获全胜。

  渡江战役时,我是华东警备6旅16团特务连的指导员。当时,整个长江北岸大小城镇均已解放,但江边上还有多个桥头堡,由国民党51军驻守,这给我们大军渡江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我们华东警备6旅16团、17团、18团接到指令:迅速拔除龙窝口、永安洲这2个沿江桥头堡,为华野主力军渡江南下开辟道路!

  在长江泰兴段,江中间有几个岛,最大的岛是扬中和永安洲,再往北边的岸上是龙窝口,当时国民党军队就把守在这个地方,要阻碍我们渡江。攻打这两个据点,我们面临着两个困难:一是碉堡数量较多,有子母堡、暗堡等;二是国民党51军虽然只有1000多人,但装备先进。长江北岸上有国民党的空军、海军,江内还有他们的军舰。但是没办法,必须迎难而上。我记得当时是由2营17团主攻,从1949年4月8日早上奋战到4月9日晚,历时整整2天2夜,共消灭敌军600多人。国民党51军残余势力见情势不好,便在海军、空军掩护下,集体往永安洲撤退。永安洲与龙窝口隔江相望,原本中间有浮桥相通,我军为切断敌人后路,将浮桥打掉了。国民党又派来军舰接应,51军残敌才得以逃脱。

  解放龙窝口后,我们部队休整了五六天,准备乘胜追击,消灭永安洲残余势力。第一次打永安洲,我们没有经验啊,采取正面迎敌的方法,一共准备了17条船,由16团3营主攻,其余部队则在岸上用机炮、重机枪掩护这17条船登陆永安洲。结果当船行至一半时,由于重机枪威力巨大,怕伤到我们自己人,必须停火!谁知敌军比较狡猾,开始时不打,只等我军即将抵岸时再集中火力猛攻。另外我们有很多战士水性不好,一下河有呛了水,还有脚抽筋,他早不抽筋晚不抽筋,在离河边不远的时候抽筋,对面的机枪一阵扫射,所以伤亡很大,一个营几乎全部牺牲了。

  第二次攻打永安洲时,部队重新制定作战计划,选取了十几个水性较好的战士组成突击队,迂回到敌人后方,迅速消灭岸上敌人。然后正面部队再从东面突击。最终花了1天1夜,成功拿下永安洲,消灭国民党约200多人。

  1949年4月21日,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华东警备6旅是4月23日晚上才从泰兴上七圩港登船,正式渡江。我们在江中漂泊了四五个小时,直到第二天凌晨3点左右登陆江阴。四五个小时没吃饭,饥饿难耐。刚上岸又接到任务:必须快速前往龙虎塘追击逃走的敌人。龙虎塘是江阴到常州的必经之路,这个时候天已亮,我们虽然忍饥挨饿,还是一鼓作气跑步前进。然而,当我们到达目的地时,发现敌人已逃往常州东面一个名叫戚墅堰的地方。戚墅堰是常州到无锡铁路中间的一个镇,这里有个掌管整个江南电力的发电厂,还有一个大型机械厂。据当时地下党发来的电报称:敌人要炸掉这2个厂,请求解放军迅速赶来支援!

  我们当时已经十几个小时滴米未进,饿了只能吃渡江前老百姓送的干粮,即冷鸡蛋和老菱。东西是好东西,然而吃多了嘴里有股“鸡屎味”,时不时呕吐,再加上老菱又冷又硬,吃多了胃不舒服,不停地拉肚子,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全体战士依然坚决服从命令,以最快的速度占领了常州和戚墅堰。

  占领常州后,我们部队番号就改为常州军分区所属部队的番号。除了常州以外,南到宜兴、北到江阴、西到武进、这一大块地方都归属原来的警备6旅。我也被编到了无锡县总队剿匪。

  五、干革命靠两杆子

  枪杆子笔杆子

  1979年,我转业回到靖江,担任党校副校长,结合理论讲讲自己当年亲历的战斗故事。1986年正式离休。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的好多事都还记得清清楚楚。我那时候参加部队,高小还没有毕业。后来我是自学成才。干革命靠两杆子,枪杆子笔杆子,这两杆子不能少。那时候让我当文化教员,文化教员的主要任务就是教战士唱歌,我那时候喉咙相当好,唱起来也好听,现在唱不出来了,但好多歌词我还记得。

  当时唱的最多的是《跟着共产党走》,歌词我还记得:“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指引着航行的方向,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

  还有一首叫《首长的号召多么响亮》,这首歌是根据我们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在反扫荡、反清乡连以上干部动员大会作的报告而改编的,这个歌当时在我们靖江全县都是很流行的歌曲。我记得歌词是这样唱的:“要知道敌人临死前的猖狂,绝不像平常一样扫荡。但是真金不怕火来烧,好同志要经得起风浪。只要我们充分准备,只要我们咬紧牙关,只要我们充分准备,不怕他们清乡扫荡,定叫他们脑壳上开天窗。同志们听首长的号召啊,同志们听号召是多么响亮。”那时候部队整个一起唱,唱起来非常的响亮。

 

郭保才与女儿郭希琴

  还有一些民间小调,老百姓很喜欢,只要一演出,都鼓掌欢呼。我记得有一首是这样唱的:“汪精卫清乡,篱笆千里长。清乡队员牛皮吹的响,东亚和平强奸又抢粮,老百姓喜事汉奸心痒痒,鬼子兵清乡掉到梅花桩,皇军老爷做事真漂亮,三光呀政策烧光、杀光、又抢光,几次又要还有花姑娘。汉奸呀、鬼子呀你清乡吧,血写的仇恨永记在心上。一滴血,一把火,一担粮是你的血债,要用鲜血来还上,竹篱笆千里一把野火烧尽光,清乡队送它见阎王。鬼子呀,汉奸呀,你清乡吧,血写的仇恨永记在心上,血写的仇恨永记在心上永记在心上。”

  采集时间:2022年1月24日、2022年6月14日

  采集地点:靖江市东路站华泓医院(原华山医院)

  采集团队:靖江市党史方志办公室

                    江苏省口述历史研究会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53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