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首页>地方频道>杭州>要闻

杭城学校的劳动教育花样“木佬佬”

7.jpg


京都小学楼顶的“智慧农场”。


不久前的植树节,在杭州市京都小学楼顶的“智慧农场”,孩子们开启了春季种植,一派热闹景象;同一天,杭州采实教育集团澎扬中学的学生,也在学校的数智化农场内,拉开了春耕的序幕……

自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以来,杭城不少学校开始探索开展劳动教育。今年植树节前后,劳动教育的融合创新也成了不少学校的“标配”。


越来越先进的校园农场

京都小学是地处市中心的老校区,校园面积不大,学校想办法利用楼顶空间开辟了“智慧农场”。“城市里的孩子缺少动手的机会,也缺乏对自然的了解。国家很重视劳动教育,我们希望孩子能有自己的劳动基地,在实践中收获更多感悟。”校长洪俊表示。

农场内,孩子们弯下腰,用小铲子在种植地上挖深约1厘米的坑,然后把种子放入坑中,浇上水,用土把坑埋上。“坑不能挖太深,否则种子就不能冒芽了。”一位男同学告诉记者,为了种好向日葵,前期他们做了不少功课。

京都小学这片“智慧农场”还蕴藏了不少“黑科技”。“我们的种植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洪俊介绍,这片种植地的表层铺了珍珠岩,更利于水向下渗透;下层铺了泥炭,由植物残体累积形成,富含很高的有机质。此外,学校还在农场里埋了管道,连通施肥器,让营养物质直达植物根系。“很多生态农场都在运用这些技术,既能提升植物种植的成活率,还能降低养护成本。希望孩子们能在学校的实践体验中,对现代农业有更好更深的认识。”

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这几年,不管新校老校,“校园农场”的“出镜”频率越来越高,濮家小学、杭州杨绫子学校、杭师大东城中学、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等都开辟了校内农场,大关中学还建了个NASA太空STEAM农场,种太空种子……这些农场成了学生上劳动课的不二场所。


越来越广阔的劳动课堂

“黑科技”如何使用?不少学校有成体系的构思,近期也有新实践。

澎扬中学的农场叫“半亩方塘”,学生可以通过分布在土地里的传感器数据,制定耕种计划。同时,为了用好这片场地,学校还配套设置了“荷唐慧探”课程。植树节当天,按照这套课程要求,劳动老师组织学生利用数字化选种育苗进行春种。

植树节前,澎雅小学的学生收到了新学期的农场承包招租广告。老师卢晓涵介绍,学生们会提交土地承包申请书,介绍小组的种植计划,由学生自治委员会以及园林师傅、劳动老师共同评估,最终20个学生小组成功竞得农田。春耕前,园林师傅还会教孩子种植的注意事项。

丁荷中学初一的学生,植树节前也从课堂中走出来,到屋顶农场做扦插。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初一科学课涉及内容,学校教学处主任瞿可华告诉记者,学校想通过理实相融的课堂,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实验、创新思维的能力,“让学生把课堂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产生更大的意义。”

不仅是中小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的师生,在植树节当天也拿起铁锹栽树种花,因风化、虫蛀而造成的树木断面,还被学生绘上了形态各异的花鸟和人物。“实践是最好的劳动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章晓乐介绍,与自己亲手种下的树共同成长的过程,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把环保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位学生心中,可以焕发新劳动教育的生命活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6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