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读书

一本红色书信集,记录无锡革命者的“家国情怀”

  近日,无锡博物院历时一年编著出版的《百年飞鸿见初心:无锡博物院馆藏红色书信选编》一书正式亮相。记者采访获悉,其中的很多书信是首次公开。

  工作很忙但家人在心

  他希望儿子做对社会有益的工作

  “来信收到,甚慰!信上讲的话很有道理,文辞方面亦有进步,还希望多多努力……我想决定你去学做制造机器的铜匠,因为现在是机械时代……”这是一封无锡父亲写给正在上海读书的孩子的信,写信的叫陈佩三,信写于20世纪30年代末,正是全面抗战的时期。

  当时,身在福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革命者陈佩三,于工作间隙,给正在上海大公职业学校上学的儿子陈伯男去信,询问其学习情况,并表扬了儿子。同时,希望他能去机器制造厂做学徒,做一名机械工人。这位父亲一直认为年轻人应该继续学习,接受中上等教育,但仍建议他做一个面向未来的人。书信研究者张啸写道:信中,可以看出一位父亲对儿子深厚的关心之情,也能看出一位无产阶级革命者对儿子未来的殷切期望。

  陈佩三后来回到无锡开展革命工作,1941年担任中共太湖县委书记。1945年,因积劳成疾去世。

  清贫的革命者

  希望弟弟重视进步思想学习

  “不过现在各种职业,非有一技之长,恐不克胜任。故在未找到时,第一要义在于自习,最重要者莫过于‘清醒脑筋’……”在无锡市区知名的公花园内,烈士秦起的铜像每每吸引人们留影,这一处也是无锡重要的红色景点。

  在上述这封写给弟弟秦立人的信中,作为革命者的秦起,字句之间充满着对弟弟的关怀,他希望对方既努力学习一技之长,更要重视个人思想的进步,也就是“清醒脑筋”。彼时,秦立人在苏北做学徒谋生,秦起作为无锡工人运动的先驱,正担任无锡第一个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无锡总工会领导人,在工人中具有极高威望。他深知学徒做工不易,但依然鼓励弟弟要多读进步书籍,并亲自寄去图书。

  写这封信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4日,秦起牺牲,年仅20岁。

  书信研究者阎智海写道:哥哥的谆谆教诲及为革命而牺牲,也影响了秦立人的一生。

  对家人“柔情满怀”

  化作对敌的刚强不屈

  “自前年年底起,计已一年余未通信矣,未知家中情况若何?家中自大人以下谅均安好?……将来如有机会,即当设法回家,亦甚便利,一切请家中勿念……”这封儿子寄给父母的家信,作者叫李伯敏,无锡人,20世纪30年代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他被捕,关在江西上饶集中营,后被转移到福建监狱。写这封信时,他身处狱中,为免父母担心,便称自己生了重病,但已经好了很多,有机会就回家看望。但写完这封信约7个月后,这位革命者因反动派折磨牺牲在狱中。

  “我是爱家的,爱我苦难的家,爱我年迈的爸妈!但我也爱千千万万人的家,这许多家都像我的家同样苦难的。父亲母亲,你们有我这个儿子是值得欢欣的……他是愿意自己的家太平舒适过日子的,但他更愿千千万万的人的家都太平舒服过日子……”在牺牲之前的几年,身在斗争前线的李伯敏,通过书信,这样表达了他的内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28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