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

首页>地方频道>铜陵>要闻

铜陵: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 书写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开放是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2016年4月24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一大目标和“五个扎实”的工作任务,为安徽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近年来,我市牢记嘱托,砥砺前行,认真学习、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对标沪苏浙、办好自己事,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

  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共建,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速。深化我市县区与沪苏浙结对共建、对口合作。铜官区与常州市钟楼区、义安区与江苏省溧阳市、枞阳县与江苏省江阴市相继签订区域合作协议,多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与沪苏浙园区开展合作共建,实现县区、园区合作全覆盖。发展壮大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嘉铜金属制品产业园建设进展顺利,一期于2021年底竣工,建成厂房18栋,入驻企业15家;二期于2022年8月开工,累计完成投资7400万元。推动加入合肥都市圈,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会通过了《铜陵市加入合肥都市圈可行性研究报告》。

  全力推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面向沪苏浙开展精准招商,围绕八大产业集群、12条产业链,开展“链长制”招商,梯度承接沪苏浙产业转移。2022年,全市新签约长三角地区亿元以上项目82个,总投资486.4亿元。善用金融资本助推产业发展,深化与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合作,强化后备资源培育孵化。打造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铜陵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总注册量增长迅速,在有色、化工、电子、水泥、钢铁等行业形成了一批典型“工业大脑”示范项目。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58”行动计划,安徽省旭阳粮食产业联合体、枞阳县白荡湖生态渔业公司等示范基地成功通过评估认定。

  强化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大力招引科技人才团队,累计招引74个高层次人才团队来铜创新创业,34个团队入列安徽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扶持计划。连续2年从中科院等11家高校院所争取33名急需紧缺人才到县区挂职,实现县区、园区科技特派团全覆盖。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共建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中科大医药和新材料研究院、先进结构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创新平台;加强政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与中科大合作开展“鲲鹏计划”,促进科研成果在我市应用转化。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德上高速铜陵段建成通车,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江北港区铁路专用线、北沿江高速铜陵段提速建设,江北港区铁水联运枢纽一期工程、江北港区铁路专用线二期工程、合池铜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聚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协同开放水平持续提升。推进与自贸区联动创新发展,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出台电商扶持政策,加强跨境电商平台建设,推进铜陵B保中心建设室内1210模式保税跨境电商仓库。优化港口营商环境,创新推行我市进口大宗矿产品“移动监管”、“船边直提”和“码头直装”等监管服务业务。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全力配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并立行立改。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全面施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开展“回头看”排查工作,实施“双随机”执法检查行动,联动完成监督性监测任务。

  增强民生保障能力,社会民生合作广泛开展。深化教育联合发展,与上海松江区、浦东新区等建立教育友好合作机制,与沪苏浙知名学校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教育一体化研究学校联盟”。拓展医疗合作交流,铜陵市卒中地图通过国家脑防委审核并成功发布;义安区人民医院与上海肺科医院深化合作建设肺结节中心,打造联合门诊、联合病房、联合手术中心。促进政务服务共享,推进长三角区域“一网通办”,设立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综合服务专窗。推进养老服务一体化,我市与上海宝山、江苏镇江、浙江衢州签订备忘录,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一卡通”,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模式,长三角区域内医保刷卡实现实时结算。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2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