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

首页>地方频道>马鞍山>要闻

共赏“生态福地”秋日芳华 共谋“皖美安徽”发展之路

  2020年度安徽经济好新闻(报纸系列)评选在马鞍山举行期间,马鞍山日报记者采访了参加评选的全省报社社长(总编辑),记录了媒体人眼中的马鞍山。他们对马鞍山近年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取得的成就纷纷点赞,并就更好地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共扛党媒担当 贡献党媒力量

  ——访皖西日报社党组书记、总编辑吴前俊

  再次走进马鞍山,所见所闻皆是“惊喜”,皖西日报社党组书记、总编辑吴前俊不禁感叹:“她已不再是印象里灰蒙蒙的钢铁之城,而是‘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给人留下干净、绿色、文明、和谐之感。” 保有老工业城市的阳“钢”之气,走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前沿。吴前俊表示,马鞍山在生物医药、电子电器、金属材料研发、高端装备等领域与南京都市圈乃至长三角地区合作共赢,尤其是在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共享等领域更是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成为毗邻合作的“样板”。“从轨道交通、高快速路网、城乡道路无缝衔接到产业园、示范区以及省际合作园区,马鞍山人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碰最棘手的矛盾,用敢闯敢试的精神,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平凡变成不平凡。” 看江南水乡的柔和之美,享“近水楼台”的独特优势。在吴前俊眼中,日益凸显的生态文明优势,叠加上特有的山水资源、诗歌文化等,都将成为马鞍山深度融入长三角地区的助力。他建议:“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产业配套,打造一个低生活成本、高品质生活,宜居宜业的诗画之城、诗意之城。” “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使命神圣、责任重大。”吴前俊还表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围绕相关重大战略部署,党报党媒应超前谋划、统一策划、集中采访、互动宣传、融媒传播,在此基础上开展多角度、全方位学习交流与借鉴,共同探索媒体融合、改革转型之路,共同扛起党媒担当,贡献党媒力量。

  解光平 绿色领航——打造生态福地的“诗和远方”

  ——访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总编辑解光平

  “深秋的马鞍山景色宜人、诗意盎然。我们省内新闻界同仁相聚于此,在为一篇篇经济好新闻作品击节叹赏的同时,更无时无处不感受着这座城市蓬勃的张力带来的扑面新风。”10月22日,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总编辑解光平接受采访时感叹。 时隔十余年,解光平再次到访马鞍山。他记忆中的这座城市发生了巨变:天蓝水碧青山秀,宛如一颗镶嵌在长江之畔的明珠。“步入城区,就被马鞍山这座城市涌动的活力所感染。城市街景整洁有序,城市卫生一尘不染,城市交通井井有条,城市面孔热情迸发。”除了生态优,更有活力足。作为安徽的“桥头堡”和“东大门”,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马鞍山始终以“走在前列”的使命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抢抓战略机遇,聚焦主攻方向,在更大的发展格局中酣畅书写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马鞍山篇章”。 去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马鞍山考察,赋予马鞍山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发展定位,殷殷嘱托,催人奋进。在解光平看来,马鞍山全市上下对标对表“杭嘉湖”,深度融入南京经济圈,全力建设生态优、产业强、活力足、城乡美、百姓富的“生态福地、智造名城”,令人鼓舞,振奋人心,很值得学习、借鉴。 “新闻媒体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既责任重大,更大有可为。”解光平表示,作为主流媒体,要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宣传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搭建平台、等高对接,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共同讲好“安徽故事”、“长三角的故事”。

  当好“桥头堡” 凝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访芜湖传媒中心党委委员、总编辑韩万春

  “纵观这几年,马鞍山在绿色转型和智能制造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在芜湖传媒中心党委委员、总编辑韩万春看来,马鞍山不仅是芜湖的好“邻居”,更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好“伙伴”。 “作为传统的工矿城市,马鞍山市工业占经济总量比重大,重化产业结构重。然而,现在的马鞍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看到城市发展思路的转变。重点行业领域深化智能化改造,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可谓正当其时。” 韩万春建议说,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作为安徽的“桥头堡”,马鞍山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应当发挥好交通“先行官”的作用,加强与核心区城市互联互通,吸引优质项目和人才落户,以一体化的思路和敢于创新的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凝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风云时代对媒体人是幸运。”韩万春表示,新形势让今天的媒体人肩负起新的使命,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党媒,不仅是时代的记录者,也是时代的观察者和思考者,更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智囊”。在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打破区域阻隔,技术不断迭代,让新闻宣传互动、平台资源互通变得更加便捷。“要抓住一体化发展给区域党媒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党媒的优势和长处,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党媒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加快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新媒体矩阵,不断提升长三角区域党媒融合发展的传播力、引导力与向心力。”

  加强与毗邻区域全方位合作

  ——访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张亚峰

  “马鞍山是一座绿色城市,山清水秀、水城相融、风景秀美,是宜业宜居之地。”在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张亚峰看来,近年来马鞍山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整治、长江生态环境修复,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马鞍山是一座开放城市,水陆空立体交通便捷。在产业互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环境保护等方面,马鞍山与长三角城市尤其是南京之间各领域的交往,都深深打上了“同城化”的烙印,为深度融入长三角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张亚峰认为,马鞍山要更好地融入南京都市圈和长三角,要进一步加强与毗邻区域尤其是南京市的全方位合作。要发挥好马鞍山特有的山水资源、文旅优势,逐步使马鞍山成为低成本、高品质生活,宜业宜居的山水田园城市,打造长三角副中心“会客厅”;在“同城效应”下,既要以开放的姿态共建共享,又要积极主动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借势而为,树立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要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重点,发挥马鞍山基础工业的天然地理位置优势,积极承接苏浙沪地区上下游企业。 在张亚峰看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党报应“贡献党媒智慧、扛起党媒担当”:紧紧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定位,策划重大报道主题集中采访并进行融媒传播,以更高站位、更广视野、更新视角、更多手段讲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故事;推动平台资源互通,文创产业互助,促进城市媒体在文创产业方面互补互助。此外,还可以牵头成立“长三角城市党报协作联合体”,营造强大的品牌合力。

  抢抓机遇 全力打造长三角“白菜心”

  ——访淮北市传媒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李少华

  “马鞍山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薛家洼生态园,这处曾经非法码头和散乱污企业集聚的脏乱差之地,如今变成江面空阔清朗、岸线绿意葱茏的‘城市生态客厅’,巨变动人心魄。”10月22日,淮北市传媒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李少华来到马鞍山,不禁感叹“生态福地、智造名城”的魅力。 “马鞍山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创意、康养休闲等产业,打造长三角旅游胜地的做法更是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不可限量。”李少华表示,马鞍山市近年来在生态环境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人赞叹。 近年来,安徽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李少华建议说,作为安徽“东大门”,马鞍山要发挥区位优势,加快融入南京、合肥都市圈,抢抓数字化、信息化机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全力打造长三角“白菜心”。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热气蒸腾,党媒理应发挥更大作为。”李少华认为,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新形势下,各级、各地党媒应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大格局与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方向,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一要提高站位、主动作为,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贡献党媒力量;二要打开视野,增强“四力”,建设一支适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需要的新闻工作者队伍;三要守正创新、乘势而上,坚定不移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全方位立体式舆论支持。

  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当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访宣城日报社常务副总编辑倪欧生

  “城市美、天很蓝、水很绿,马鞍山是个好地方,我来过很多次,特别是这几年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宣城日报社常务副总编辑倪欧生表示,近年来,马鞍山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荣膺全省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马鞍山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是我们宣城学习的榜样。”倪欧生说。 作为安徽省的“东大门”,马鞍山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这是马鞍山,也是宣城,正在做的一篇‘大文章’。马鞍山融入‘有速度’、措施‘有力度’、发展‘有温度’,始终以‘一马当先’的姿态竞逐‘融合之路’。”倪欧生建议,马鞍山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要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之路,当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要坚定不移地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之路,加快融入南京、合肥都市圈,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走在前列。 “贡献党媒智慧,扛起党媒担当。”倪欧生表示,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党媒在为融入大局做好宣传的同时,也要多花力气、多想主意,努力成为推动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媒体力量,成为融入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探索力量。“马鞍山党媒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中已经先行一步,有很多好的经验,希望马鞍山党媒能与长三角党媒抱团成长,共同进步。”倪欧生说。

  资源型城市也能呈现“生态福地”之美

  ——访黄山日报社副总编辑王存之 黄山日报社副总编辑王存之

  以前来过马鞍山,在他的印象中,这个城市总免不了资源型城市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但这次来马鞍山他发现,城市变化翻天覆地:天朗气清,碧水东流,青山环绕,是当之无愧的江畔明珠。 作为媒体同行,王存之十分关注马鞍山的生态文明建设。他说,近年来,马鞍山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发展,渔民上岸、长江东岸环境整治、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打出了一系列环保“组合拳”,实现了青山常在、碧水长流。“马鞍山的实践证明,资源型城市也能呈现‘生态福地’之美。”王存之说。 除了彰显资源型城市的环保担当,马鞍山还是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排头兵”。王存之说,这些年来,马鞍山发挥自身优势,融入力度、广度都走在全省前列。“产业互融,交通互通,一个个长三角企业落户马鞍山,一条条断头路被打通,高速、高铁、水路等融入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经验。” 同属省界城市,近几年,黄山市也在积极融杭接沪、全方位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此过程中,党媒该如何作为,同样是黄山日报正在思考的问题。王存之认为,省内党媒要认真学习长三角优秀媒体的先进经验,积极主动融入;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更加充分的发挥党媒优势。眼下,最主要的是推进融合发展,打造媒体融合生态圈,以优质的内容扩大主流媒体的声量,提升党媒社会影响力。

  弘扬正能量 讲好一体化发展精彩故事

  ——访阜阳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余英国

  在阜阳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余英国看来,印象里的江南城市就应该如马鞍山这般“灵秀”。“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马鞍山视察,对马鞍山生态环境给予充分肯定,这让没有到过马鞍山的人对这座长江之滨的城市充满期待。” 余英国表示,此次,自己将好好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体会马鞍山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 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马鞍山踏上了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的赶考之路。在余英国看来,这样的新定位充分地表明了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马鞍山的坚定态度。“目标明确,定位精准!”余英国建议,在区域经济发展“争先恐后”的大背景下,找准了发展定位的马鞍山应继续当好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急先锋”,科学精准谋划布局,加快融入南京都市圈,充分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发扬勤奋实干精神,力争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媒体提供了大有作为的舞台。余英国认为,主流媒体必须紧跟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抓住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坚持弘扬正能量,讲好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精彩故事,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要坚持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抓好媒体深度融合,深化新闻舆论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多优质新闻产品满足读者需求。要抓住当前难得的主流媒体发展窗口期,在机制建设、平台建设、内容建设上发力,在党和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架起一座权威性的“桥梁”,更好地放大一体化发展效应。

  发挥“桥头堡”作用加快融入长三角

  ——访亳州晚报社副总编辑刘恒新

  “山清水秀、诗情画意、人美城美,让人神清气爽!”每一次到访马鞍山,亳州晚报社副总编辑刘恒新都感觉“耳目一新”。他说,作为一座因钢铁而兴的工业城市,马鞍山在生态环保上的执着追求和取得的优异成绩有目共睹、让人钦佩。 马鞍山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注定了其成为安徽省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当仁不让的“桥头堡”。“优越的区位优势,良好的产业基础,深厚的协作底蕴,相信马鞍山一定能够在安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出‘聚山纳川、一马当先’的作用。”刘恒新认为,在今后的一体化发展中,马鞍山应该更充分地发挥“排头兵”、“桥头堡”作用,既能顺畅地“承东”也能连贯地“启西”,既可以良好地“连南”也能融洽地“接北”,当好贯通“东西南北”的桥梁枢纽。“亳州地处安徽的西北部,马鞍山在东南,两地犹如安徽的一条对角线。”刘恒新表示,在一体化发展大背景下,两地也可以在信息共享、产业互补、文化相通方面进行探索。 “长三角一体化不仅仅是经济的一体化,而是涉及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刘恒新认为,其中,党媒大有可为。他建议,作为媒体,关键要做好“融合+”的工作:一方面,媒体自身要做好深入“融合+”文章,全面着眼报、网、端、微、屏,推出形式多样的融媒体产品;另一方面,与长三角一体化这个宣传主线相加,做好推动和服务工作;此外,还应该与省内外的地市的媒体做好相加,进一步发挥媒体信息共享作用,为融合赋能。(记者 任德玲 余萍 刘明培 王永霞 邓婷婷)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01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