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

首页>地方频道>马鞍山>要闻

马鞍山:加快体育事业发展 办人民满意的体育

  核心提示

  跳广场舞、骑自行车、跑步、打太极……在马鞍山市各广场、社区或公园,无论清晨还是傍晚,总能看到大批锻炼身体的人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家尽情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

  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仅是马鞍山市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一年来,市体育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以体育设施为基础,以竞技体育为引领,以体育产业为支撑,以体育文化为内核,以全民健康为归宿,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全市体育领域各项工作协调推进,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全民健身抓服务,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让群众享受体育事业发展的成果,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是开展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聚焦广大群众健身需求,马鞍山市体育部门深入推进群众体育服务工作,全市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市体育局科学编制好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为未来五年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指明方向。聚焦群众就近健身需要,优先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等健身设施,组织各县区共同完成全年111个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任务。积极提升“体育+互联网”工作水平,广泛推进智慧体育、共享体育建设,在市体育馆室外篮球场、足球场建设智慧体育建设试点,投资40万元建设了2套智慧健身路径,更好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发展的健身需求。积极推广居家健身,通过开展线上与线下比赛相结合的方式发展社区、邻里群众赛事活动。通过举办长三角、南京都市圈等区域性品牌赛事,提升马鞍山市知名度和赛事水平,2021年5月和县长三角山地马拉松赛成功举办。抓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开展科学健身“五进”活动,实现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常态化。抓实抓细国民体质监测,强化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00名以上,全市共有8711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活跃在全市各个体育场馆、街道、社区等健身场所,为全市人民提供健身指导。

  截至目前,全市人均体育场地2.35平方米,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84万,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120万。城市“15分钟健身圈”已建成,行政村和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体育社会组织116个,会员人数达到20万。

  青少年体育抓融合,夯实后备人才基础

  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近年来,马鞍山市青少年体育事业不断进步,青少年身体素质普遍提高,优秀青少年体育人才不断涌现。

  体教结合走向体教融合,持续推进阳光体育活动,鼓励实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扶持青少年技能培训,使青少年掌握体育技能,形成终身体育健身的习惯。整合政府、部门、学校、社会、市场资源,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认真落实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加强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与管理,加大政策引导与扶持力度,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不断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提升青少年体育服务水平和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56所,其中国家级俱乐部7所、省级俱乐部12所、市级俱乐部37所;各级传统体育项目学校38所,其中国家级1所、省级16所、市级21所。

  会同市教育局谋划全市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意见,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推进优秀运动员、教练员进学校,为学生提供专业体育锻炼指导。推进武术、拔河、健身气功等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全面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发展。

  竞技体育抓改革,竞技成绩不断提升

  竞技体育代表着一个地区体育发展的水平。马鞍山市继续扎实抓好优秀队员训练提升工作,坚持“派出去、引进来”,锚定长三角体育发达地区竞技体育发展趋势,通过派优秀运动员、教练员赴苏浙沪等地集训、交流学习,推进优秀运动员训练水平、竞技水平再提升,力争在全运会乃至更高级别赛事上争金夺银。

  2020年全省青少年锦标赛共获得82金84银83铜,皮划艇、国际跤等多个项目获得团体总分第一,田径、游泳基础大项成绩取得新突破,足球、手球等集体项目基础进一步夯实,女子篮球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马鞍山市水上项目运动员储友勇、窦小伟分获全国皮划艇、赛艇锦标赛金牌。

  全力抓好新周期备战工作,创新思路抓好市体校招生、选材、训练工作,坚持科学训练,积极引进先进训练器材,吸收先进训练理念,努力提高科研力量,做到科学训练,积极备战省十五运会。抓好体校教练员、体育教师、裁判员队伍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加强管理,建立风清气正的竞赛环境,树立公正、廉明的执教、执裁理念,建立马鞍山市健康的持续发展的体育竞赛环境。创新青少年竞赛体系建设,2021年首次开展青少年三级联赛(市、县区、校),鼓励县区、学校联合创建自己的联赛体制,去年以来先后举办承办了安徽省青少年击剑冠军赛、安徽省青少年击剑锦标赛、安徽省青少年网球锦标赛、安徽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第十四届全运会篮球女子U19资格赛。推进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采取重点推进、分散转移的方式,将部分人气高、普及广的体育项目向县区、学校、市场、协会延伸,在足球、击剑、射击、游泳等项目上,推动社会力量参与青训,实现了体育人才培养多点投放、全面开花。市足球队由市足协承办、市游泳队分散到各个俱乐部承办、市击剑队分散到协会、俱乐部承办。解决体育人才培养衔接问题,培养输送更多优秀后备体育人才。市体校开展业余训练的项目有皮划艇、赛艇、击剑、田径、举重、羽毛球、橄榄球、足球等21项。目前,市体校是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皮划艇项目是国家皮划艇(静水)项目高水平单项后备人才基地。

  体育产业抓项目,品牌赛事精彩纷呈

  作为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正不断增强。

  瞄准体育产业发展方向,马鞍山市全力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出新出彩。研析产业政策及长三角、南京都市圈区域经济环境,完善本级产业政策体系,开展体育招商引资,加强服务企业;强化调研摸底,做好产业统计调查;推动成立体育产业协会,探索体育孵化工作,建设体育产业共建和互助平台。强化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体育行业自律,培育诚信经营产品,构建体育放心消费环境;鼓励体育服务供给侧创新,发展户外运动休闲项目,加强体育产业、体育旅游基地建设,探索支持地方及企业体育标准制定;积极举办具有本地特色的长三角、南京都市圈品牌赛事活动。和县鸡笼山半月湖汽车自驾运动营地获选为“2020年全国汽车自驾运动营地”、郑蒲港启迪乔波冰雪世界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坚持公益彩票、责任彩票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体彩销售网点布局,切实加强彩票安全管理,确保彩票工作平稳发展,2020年马鞍山体育彩票销售3.08亿元,筹集公益金共计7392万元,2021年1-7月共计销售中国体育彩票2.01亿元,筹集公益金4948万元。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原则,聚焦体育场馆运营、重大体育赛事、高危运动项目等体育行业重点领域,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执法专项行动,规范体育市场秩序、加强行业监管;进一步完善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部门行政监管责任,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对经营游泳、攀岩、潜水、滑雪等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单位进行常态化监管,对全市所有游泳场馆和大型体育场馆进行全面检查,研究制定安全指引和应急预案。

  体育文化抓特色,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体育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体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马鞍山市体育部门充分认识推进体育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认真总结全市体育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以及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挖体育强市工作内涵,不断提升体育工作影响力,推动体育文化的创新和实践。

  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抓好基层党支部建设,加强党员队伍管理,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建立健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运行机制,促进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一体推动、深度融合。

  主动作为彰显担当。在市政府安排集中接种疫苗之际,市体育馆主动申报作为集中接种点,接种点设置接种台42张,日接种量可达到5000人次,市体育馆切实践行体育场馆公共职责,全力做好场地保障工作。随着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有序开展,市体育局将持续强化宣传和科学引导,为全社会构起全民防疫屏障贡献力量。

  文明创建出实招。依托市体育馆现有场馆及户外场地建设打造了马鞍山市体育局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建有多功能展示培训室1个,户外智慧建设广场1个,户外笼式足球场1片,户外笼式篮球场2片,小型室内健身活动中心1个,国民体质监测中心1个,共有5支志愿者服务队,下辖16支志愿者服务分队,队员53人,以全市各级体育社会指导员、体育教练员为主体(各类志愿者1万余人),每年预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00多场次,服务群众10万多人次。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98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