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

首页>地方频道>芜湖>要闻

大江奔流处 弄潮正当时

□记者 江帆

乙巳春雷动,江城势如虹。2025年芜湖市“新春第一会”擂响奋进的战鼓,由市委宣传部统筹组织,多家省级媒体、芜湖传媒中心共同参与的“新台阶、新腾飞、新展望——企业家面对面”集中采访活动应势而发。

说发展、谈感受、聊未来。半个多月的时间里,记者与20位行业翘楚深度对话,一个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一句句关于信心的表达,他们用选择和奋斗共同给出这句掷地有声的答案——芜湖,是理想拔节生长的沃土,是奋斗澎湃成潮的热土,是未来破茧成蝶的梦土。

科创为剑,劈开进击之路

从40人小厂起步,历经25年,芜湖长信科技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触控显示行业龙头,2024年营收破百亿元,目前正加速布局车载显示、微米级光电传感等新技术研发。董事长高前文自信地说:“我们没有错过任何一个新的产业增长点。”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鲜明特征,也是芜湖铭刻在血液里的信仰。“新春第一会”上,市委、市政府更是将推动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新质生产力培育取得新成效、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作为突出主题。

以“产业+科创”为双翼,以“鸠兹科创湾”为旗帜性抓手,芜湖正掀起开放式创新浪潮。八大创新型园区如星火燎原,面向全球展开合作。奇瑞开阳实验室、启智智能机器人实验室、赛迪(芜湖)科创中心聚焦产业需求,释放创新裂变的链式反应。

“赤铸之光”、“共同成长计划”、场景应用创新机会清单,芜湖以全省第一的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勇闯产业变革的惊涛骇浪,拥抱数字时代的蔚蓝大海。三年间,芜湖在创新型城市排名中前进10位、跃居地级市第22位。

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创新生态活力迸发,让企业底气更足、步伐更实。

佑赛科技执行总裁谭伟,带领团队“埋头”科技创新,去年以来,成功交付全球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并保障全球首个高寒地区宽滑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成功送电。

华宇电缆董事长叶明竹和团队主持开发的省级重大专项——深潜设备专用水密电缆,已成功应用于国家重大海洋工程建设。作为打破国外“卡脖子”的关键技术,该产品在我国石油及船舶事业和深海领域的探索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电科飞机副总经理张梁与团队掌握了大尺寸高精度整体成型复合材料的关键技术,还研发出生产成本更低的高性能复合材料结构成型工艺,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空白,让“芜湖造”飞机翱翔国际。

全球首个、世界一流、打破国外垄断、填补技术空白……这样激动人心的成绩,不胜枚举。

从“代工”到“自主”,从“跟跑”到“领跑”,从“制造”到“智造”,企业家们与城市一起,以创新之剑劈开了一条条产业升级之路,让“创新之城”的城市名片更加夺目。

诚意筑巢,滋养万企竞发

“是芜湖的土壤,让理想的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

2015年冬,卢立新放弃广州百万年薪,重返芜湖创立共生物流。九年砥砺,企业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刃,将“芜湖创造”镌刻于中国物流创新史册。对他而言,“芜湖不仅是事业的起点,更是理想的归宿。”

当前,城市竞争的赛道从单一经济指标拓展至人才引力、生态环境、文化厚度等多维战场。营商环境这棵梧桐树能否枝繁叶茂,决定了凤凰栖居的选择,更昭示着一座城市在时代洪流中能否行稳致远。

所以,他们为什么选择芜湖?

这里,有“真金白银”的政策。“一事一议”定制化,从土地交付到产线开工,全程加速;“惠企政策网上超市”实现政策“一键匹配”,兑现“免审即享”……

永杰铜业法人、执行董事陶俊兵对此深有感触:企业的发展既是因为自身的内在动力,也有芜湖市优越营商环境的助力。2022年,公司上马新项目,政府部门成立专班提供服务,项目一期从签约落地到竣工投产,只用了18个月时间。“在这样的营商环境中,企业只需要抬头看路,埋头苦干就行。”陶俊兵说。

这里有“有求必应”的服务。“畅聊早餐会”上,市领导与企业家围桌而坐,现场听取建议、第一时间办理;“综合查一次”改革,让行政检查执法更有效率、更有温度,切切实实为企业减轻负担……

宏景电子总经理郭旭说:“芜湖优良的营商环境,为我们企业发展巩固了大后方,让我们能一往无前、全力以赴。”扎根芜湖创业是他最无悔的决定。

这里有“暖心润肺”的人情味。市领导星夜出行、“敲门招商”,不遗余力推介芜湖、“双招双引”;“紫云英人才计划”周到细致,以最大的诚意给予人才最高的礼遇;连续两年的元宵之夜,多位企业家代表受邀观礼,与全体市民共同欣赏十里江湾上空浪漫烟花……来了就是芜湖人,企业家就是自己人。

于是,一个个“单打冠军”横空出世、一只只“独角兽”异军突起,共同托举了整座城市的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共生共荣,共赴星辰大海

“来到芜湖真的不想走了。”谭伟去过很多城市,他说:“芜湖山好水好人好,还有各种可口美食,是座真正的宜居之城。”作为一名“新芜湖人”,他觉得在这里的每一天都“舒心”“暖心”。

便捷的交通出行、优越的教育资源、美丽的生态环境,城市的方方面面都在不断升级。在这里,既能追逐事业高峰,亦可安放诗意生活。

2023年,张梁从成都来到芜湖,被芜湖优美的城市环境深深吸引。“城市书房、绿地公园随处可见,城市建设可圈可点。营商环境一流,新兴产业蓬勃向上,芜湖是一座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说起在这里的工作和生活,他止不住为城市点赞,更充满信心。

联合飞机科技“1号员工”闫怀强已经举家搬迁至芜湖定居。今年春节,在做客央视节目时,他对芜湖美食如数家珍,建议大家都来尝一尝。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企业家们也在不断反哺这片滋养梦想的热土。

舜富精密董事长肖明海将企业总部从上海迁到芜湖,在自身做大做强、朝着“世界一流压铸产业集团”迈进的同时,不遗余力向企业家朋友推荐芜湖,协助招引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地,其中不乏上市公司。

盛和商贸总经理伍克邠投资3.8亿元打造地标建筑开元名都大酒店,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他还积极投身扶贫助困事业,帮助近千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他说:“真诚回报社会,是民营企业不变的初心。”

文翔羽绒董事长俞能文以招商顾问的身份推介芜湖的产业优势和优惠政策,为家乡“呼朋引伴”,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共同打造“中国羽毛羽绒之乡”的金字招牌。

信心、奋斗。这是采访中,企业家们提及最多的词汇。

我们应该有信心,也必须有信心。今天的芜湖,已挺立于长三角潮涌浪尖——奇瑞远征海外,钻石划破长空,机器人织就未来经纬……这些夯土为基的成绩、垒石成峰的突破,是GDP跨越5000亿关口的铿锵回响,是“六个之城”进阶路上的坚实脚印。

这,就是奋斗者们继续闯关夺隘的底气、决胜未来的信心!

我们应该去奋斗,也必须去奋斗。省域副中心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退半分则格局受限,慢一步则机遇流逝。实现目标,唯有以“逆水行舟”的紧迫感奋楫争先,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志气破局开路。

万千企业家担当在肩、舍我其谁!

大江奔流处,弄潮正当时。今天的芜湖,正以“潮平两岸阔”的胸怀,向天下英才发出真诚邀约。无论你是科技先锋、产业新锐,还是未来梦想家,让我们携手同行,共赴“风正一帆悬”的壮阔前程!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4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