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获悉,《亳州市公园体系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出炉,旨在进一步推进公园城市的建设,构建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的公园体系格局。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市域层次包括所辖1个市辖区和3个县,总面积8521.26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东至三清大道、南至亳芜大道、西至古井大道、北至北一环路,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本次规划以中心城区为主,统筹考虑中心城区周边绿地,将林拥城纳入本次规划范围。
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近期规划至2025年,远期规划至2035年。
市区打造“一环三廊多带多心”
市域公园体系规划方面,拟构建“一心、一轴、两斑块、多廊道”的生态网络体系。“一心”指由亳州市城市规划区多种生态绿地构筑的中华药都核心生态区。包括城市中心生态敏感区域及生态控制区绿地、城镇建设区的重要景观绿地等。“一轴”指依托涡河景观带构筑生态绿地轴线,串联沿线的各类城市建设绿地及多种绿色生态基质,是市域绿地系统的发展轴。“两斑块”指中华药都休闲生态斑块、天下道源文化生态斑块。“多廊道”指市域范围内规划的高速公路、其他主干公路的防护绿带,重点河道、一般河道景观绿带,500kV线路、220kV线路防护绿带所构成的绿色廊道。
中心城区公园体系规划方面,拟构建“一环三廊多带多心”绿地格局系统。一环指环绕主城区外围构建林拥城生态绿环;三廊指沿涡河、铁路线两侧打造涡河景观绿廊、小洪河景观绿廊、铁路防护绿廊;多带指依托涡河、宋汤河、凤尾沟、东风沟、龙凤新河、窑鸿沟、亳城新河等主要河流打造多条沿河绿带布置绿道,并串联成网,在居住用地旁的河段布置一定宽度的带状公园,不仅为周边居民提供日常游憩场所,也成为打通河链生态休憩带到城市各个组团的蓝绿廊道,形成多条放射形的水绿复合景观带。这些水绿复合景观带既是城市生态景观廊道,也是人群到达公园绿地的慢行通道。多心指以市政公园、曹操公园、林拥城植物园等市级公园为主体打造生态绿心,不仅成为城市生态屏障,还是人民节假日游憩的好去处。
推动城市公园实现智能化
城市公园是城市中公益性的基础设施,是公众休闲的场所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场所。规划提出,我市将通过将信息技术和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相融合,实现公园的智能化建设。根据公园规划设计体系,将智慧系统融入道路系统、景点系统、水系统、植物系统、照明系统、清洁系统、安全系统这七大系统之中。在保证公园原有规划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加入智能化的建设,解决公园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升公众的休闲游憩体验,提升公园的学习教育功能,提高公园的管理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公园资源环境的保护和有效利用,提高公园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推广“市民园长”竞选活动
当前,在城市公园不断增多、公园城市建设的发展背景下,公园可持续的管理和运管也成了大家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规划提出,除了完善资金保障制度、引入多元化资金、加大精细化管理等,我市将创新设计各类活动吸引社会各方一同管理公园,从而降低公园管理成本。如推广“市民园长”竞选活动,让市民成为公园的主人,把公园当作自己家来管理,公园管理变为市民自治。或推广上海目前公园管理较为普遍的“公园、社区、志愿者”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从周边社区的“4050”退休对象中招聘公园里的绿地保洁、安保、服务人员,公园管理者负责集中培训、制定激励制度,实现社会大众共建共管,提高公园综合管理效率。(记者 曹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