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

首页>地方频道>阜阳

临泉县打造“银‘泉’品牌”课堂 助推老有所学

为切实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临泉县结合县情创新打造“银‘泉’品牌”课堂,助推老有所学见成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银发力量”。2022年,临泉县老年大学再次被认定为省级示范校。

一是聚焦打基础,夯实教学保障。建强学习载体。临泉县老年大学坚持在政治建校上下功夫、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在加强管理和服务上下功夫、在提升办学软实力上下功夫,经过三次搬迁教学环境得到优化,教学硬件软件配置不断提升,成为广大老年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课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乐园、展示夕阳风采和个性魄力的舞台、老有所为服务社会的阵地。2024年春季学期在校人员943人,1875人次;秋季学期在校学员1084人,2297人次。优化师资队伍。严把教师准入关,建立老年大学师资库,于今年新聘8名教师到校任教,邀请各类医疗专家32人次到学校进行保健宣讲;邀请县红十字救援中心到学校开展救援培训,经过考核有25名师生获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书。2024年,1名教师荣获全省老年教育优秀教师荣誉称号,3名教师荣获市老年教育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在临泉县公益界、老年大学被大家尊称“郭老师”,先后被授于“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阜阳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打造精品课程。学校养生保健课程、剪纸课程、插花课程被录入阜阳市老年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库,其中养生保健课程——《耳穴按摩与老年健康》和书法课程——《汉隶〈乙瑛碑〉精讲精练》被评为阜阳市老年教育优质课程。学校自编自导的节目《茶香夜雨》、《格桑花开》,分别荣获由省级部门举办的“共筑中国梦 舞动新生活”线上舞蹈评比活动二等奖和优秀奖。

二是聚焦树特色,激发品牌效应。挖掘特色内容。举办老年摄影和“霞光杯”三八妇女节巾帼美术作品展,积极排练女声小合唱《江山》参加阜阳市老年春晚节目,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木一博览园第三届海棠季樱花节实地展活动,组织戏曲班学员走进社区医养院以及组织优秀教师学员参加2020年阜阳春晚海选、2020年安徽老年春晚阜阳片区海选,集中展现老年人精神风貌。紧跟时代文化。认真做好日常教务教学工作,在扩大课程学时制的适用范围的同时,采用学时制动态设置模式,开展学写毛笔字、诗词创作以及讲述摄影技巧、太极要领习练、音乐器乐方法实操、瑜伽体式锤炼等,学员们用实际行动把老有所学诠释得淋漓尽致。贴近生活气息。积极创新“党建+送教”模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党的故事,让理论宣讲充满“泥土味”;积极构建“娱乐—康养—技能—文化”老年教育课程矩阵;依托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魏野畴烈士陵园等资源,开发“重走红色足迹”游学线路,构建起多元立体的游学实践体系,让老年教育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实现“游中学、学中研、研中悟”的多维学习效果。

三是聚焦强作为,推动学有所用。强化宣讲作用。宣讲团走进学校举办思政教育讲座、雷锋精神讲座42场,1万余名青少年受到教育,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40场,3000余人参加。开展青年“双创”宣传、科教兴国宣传、科技科普宣传、生态文明宣传、志愿服务宣传和宣讲52次,4300人听课。助力基层治理。“五老法治诊所”提供法律服务和咨询100余人次,警民联调室调处各类纠纷35件,其中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件12件。与县法院联合挂牌法官工作室,进一步延伸“五老法治诊所”的司法服务功能。投身志愿服务。积极参加全县爱心助力中高考志愿服务活动,协助做好全县重大活动的接待保障等工作。2024年春节慰问困难留守儿童活动,为100名困难留守儿童发放慰问金5万元,大学新生资助活动,为68名家庭困难大一新生发放资助金29.4万元。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9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