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

首页>地方频道>镇江>社会

传承文化实现振兴,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原标题:传承文化实现振兴,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留住的,不仅仅是乡愁

  继今年4月丹徒区世业镇世业村还青洲、世业村永茂圩、先锋村3个自然村被命名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之后,镇江市又有5个村庄争创省级特色田园乡村。6月28日、29日,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验收组来镇,对句容市天王镇唐陵村东三棚等5个村庄进行验收。

  记者了解到,当前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由原来的试点先行转为“面上创建”,只要符合省级标准要求的都可以申报创建。镇江市此次参加验收的5个村庄分为两类,一类是省级第二批试点句容市天王镇唐陵村东三棚和茅山风景区管委会李塔村陈庄,第二类是10个市级试点中符合省级验收标准的村庄,包括丹徒区高资街道水台村、丹阳市访仙镇红光村栾集翔和句容市茅山镇何庄村3个村庄。也就是说,申报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不再“论资排辈”,只要有实力就可直接“上位”。

  2017年以来,镇江市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以此重塑乡村魅力和吸引力,从而带动乡村的综合振兴。先后有3批共11个村庄入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两批共10个村庄入选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创建过程中,镇江市不断探索具有镇江特色的田园乡村建设发展路径,努力使特色田园乡村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成为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记忆的新载体。

  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各试点村紧抓契机,依托自然禀赋和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特色种植业、手工业、乡村旅游等主导产业,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产业。水台村作为茅山老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近年来结合高校资源,积极打造特色水稻种植基地和省级茶叶园区,带动村民就业致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7年的1.4万元增至2019年的2.5万元,村集体收入由90万元增至142万元。省级第三批试点村庄句容市茅山镇丁庄村,依托葡萄主导产业,有效延伸产业链,采取“生态+”“互联网+”等方式,带动576户果农共同致富,成为全国闻名的葡萄专业村。

  乡村风貌特色凸显。各试点村庄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充分挖掘村落文化,注重原有村落的风格和特点,确保村庄建设规模适度、尺度适宜、边界自然,延续传统肌理。东三棚村以田园生产、生活、生态为核心,在民房整治、节点设计、小品打造等方面,有机延续原有村庄形态,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呈现出“山、水、林、村”的“深氧宜居”生态格局。何庄村作为茅山老区农民居住条件改善的试点,通过“整村推进、以人为本、空间重塑、系统重构”,因地制宜采取集中式居住、组团式布局的方式建设8个居民集聚点,对村民进行集中安置,高标准配套基础实施和公共服务,打造村民生产、生活15分钟便民服务圈。充分挖掘、保护好何庄现有名木古树、老宅等具有历史记忆的实物,建设文化广场、村民广场等文化载体,保护传承好马灯阵舞、何庄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筹划民俗节庆、剪纸艺术展示推广活动,收集整理民间技艺、历史故事,赋予历史文化新内涵,形成何庄特色文化符号。

  乡风文明持续提升。栾集翔村以提升文化内涵为核心,通过闲置房屋升级改造,打造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阵地,让农民学习教育、娱乐文化、休闲交流有载体,大力推进家风家训展示和村“文明银行”建设,乡风文明持续提升,入选国家“千村万寨展新颜”展示活动。扬中市八桥镇利民村作为省级第三批试点,将红色文化融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建设市级党性锤炼中心和农村道德文化示范区;成立“利民工作室”和为民志愿服务队,推行“四个一”为民服务体系和“三全”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村民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加强。(方良龙 仲涛 李溟)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33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