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浙江高校开设专业主讲人工智能+新闻教育,是双向奔赴还是单方面“拆台”?

  人工智能之风强劲如斯,正吹向多个行业和领域,新闻学也不能例外。

  近日,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下称“浙传新传学院”)宣布,将在新学期与媒体工程学院联合开设人工智能新闻微专业。

  据媒体此前报道,浙江传媒学院系全国首个开设人工智能新闻专业的院校。该校设置人工智能新闻微专业主要出于哪些考量?如何培养学生?人工智能嵌入新闻教学和新闻生产,又将为新闻报道乃至整个新闻业带来怎样的影响?记者采访了学界相关人士。

  赶早不赶晚

  “视频制作|人工智能”“文字来源|人工智能”“图片来源|人工智能”……日前,浙传新传学院微信公 众号发布推文《我院将开设人工智能新闻微专业》,从内容到“作者”,都引起了业界和学界不少人关注。

  “人工智能应用是大势所趋,无论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都要面对它。”浙传新传学院人工智能新闻微专业负责人、副教授王翎子告诉记者,传媒业是很容易被颠覆的行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新闻生产流程也势必被其改写,“早一点拥抱和接受人工智能,并提早介入,有助于我们探索如何更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

  目前,人工智能可以完成文字写作、视频剪辑、音视频生成等新闻生产中的多个事项。尤其是对有固定操作模式且以数据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稿件,人工智能的效率远胜人力。

  事实上,早在2014年,美联社就利用人工智能处理企业财报。从数据处理到最终产出新闻报道,制作周期可以以“秒”计。这也被视为人工智能参与新闻生产的先河。此外,体育报道也是较早进入人工智能视野的新闻类别。

  不过,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应用方面整体上尚不成熟。“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培养第一批能实现人机协作并进行新闻生产的学生,为未来的新闻工作做充分准备。”王翎子告诉记者,在专业培养中,通过师生与人工智能的协同作业,提高新闻内容生产效率,探索人机协同内容生产的工作流程,同时对人工智能新闻报道的伦理与边界进行反思。

  在人工智能新闻专业视域中,人工智能和学生都被视为“学生”。在专业培养中,通过行业落地项目,学生借助人工智能参与新闻生产,人工智能持续学习学生提出的指令,不断加强人机协作,最终实现1+1>2的效果。

  记者了解到,人工智能新闻专业教育在国内尚无先例可循。“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先做再说。”王翎子直言,浙传此举没有参照系,也没有经验可供学习,“关键是要敢于尝试,不能怕出错。”

  如何培养学生

  “微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允许尝试和试错。”浙传新传学院数字新闻系主任焦俊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浙传一直注重新闻实践和技术应用,新闻学本身也强调跨学科学习和研究。据介绍,人工智能新闻微专业拟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依托浙传新传学院和媒体工程学院的优质教学、科研资源,联合业界导师团队,共同打造“AI+新闻”的课程体系。

  微专业一般由学校自主设置,无需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批,主要是瞄准专业前沿、聚焦特定方向或领域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开拓视野、跨学科的思维和技能。学生完成相关课程后,可获得由微专业开设学院颁发的证书,不另外授予学位。

  在课程设置上,人工智能新闻微专业涵盖人工智能新闻写作、人工智能短视频与直播、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技术等5门主干课程,每个课程32至48个学时,学生有大约一年的学习时间。焦俊波告诉记者,该专业面向本校本科生、研究生实行跨专业招生,今年9月正式开课。

  专业的定位是应用型方向,浙传新传学院将加强和媒体单位合作,引入传媒行业一线记者、编辑参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操中锻炼成长。同时,多位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型企业的技术骨干也将参与到培养计划中。“师资的主要专业背景包括信息工程、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等信息技术类专业,以及新闻采写、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短视频等新闻学相关专业。”王翎子说。

  据了解,“智能媒体人机协同综合实训”课程是本专业的一大亮点,该课程旨在通过师生与人工智能的协同作业,实现轻量化的人的智力参与、以人工智能为主的内容创作模式。“通俗来说,就是培养人工智能新闻训练师,研究出一套方法让人工智能听懂指令。”王翎子告诉记者,为此,学院将参与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中,和合作单位共同打造平台载体。

  根据培养目标,该专业要求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能了解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技术的前沿动态,掌握三项以上人机协同开展新闻内容生产的技术,完成人工智能新闻写作、人工智能图像生成、人工智能音视频生成、数字人播报等工作,成为能够紧追人工智能新技术,理解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新闻生产底层逻辑,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应用创新能力、人机协作内容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防范“技术愚弄”

  无论是新闻学,还是新闻业,新兴技术的介入必不可少,也是势所必然。但由此也引发了一些担忧:人会不会被取代,如何确保技术可控,人工智能的嵌入会不会妨害新闻真实性、准确性,甚至危及新闻伦理。

  “人工智能内容生产的‘黑箱性’,的确会引发围绕新闻真实性、准确性的忧虑。”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教师罗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方面的优势时,需要适度强化针对人工智能新闻的把关机制,尤其是事实核查机制。而在教学中,则要在引导学生掌握人工智能新闻生产技术时,坚持批判性视角,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不足和隐患保持足够敏感。

  焦俊波告诉记者,人工智能新闻微专业在教学中加入新闻伦理的探究,就是针对人工智能新闻可能出现的有违真实性、准确性的现象,新传学院也将和技术公司、业界同仁共同探讨如何完善把关机制。“新技术的应用确实会影响新闻从业者的价值感、不安全感。”焦俊波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思考和研究人工智能的学习规律,探索人工智能新闻的发展趋势,以及专业人士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底层逻辑更偏向语义连贯和敏捷回应,这使得人工智能在非专业化场景中的表现会更好,而在专业新闻生产场景中可能会暴露出一些不足,此前饱受诟病的AI编造引文就是典型证明。因此,在人工智能新闻生产过程中,人的专业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干预,十分必要。另据了解,目前人工智能新闻更适合报道模式相对固定的新闻条线,如财经新闻、体育新闻等。有专家指出,可以着重放大人工智能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以在真实、客观、准确的新闻基本原则基础上实现更高效率的生产。

  王翎子表示,人工智能新闻微专业和传统新闻学的原理一脉相承,新闻真实性、新闻价值、后期审核等都离不开人工,“技术只是工具。我们要把握和探索的是,如何不被技术愚弄。”在人工智能新闻生产中,人会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王翎子认为,不是人工智能取代人,而是第一批会用人工智能的人,会取代不会使用人工智能的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7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