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首页>地方频道>台州>要闻

家乡味道何以飘四方

台传媒记者颜 彤

台传媒通讯员汪 唯

春分至,万物生。连日来,黄岩区沙埠镇“众小满”小橘灯共富工坊里飘出阵阵“辛辣”的香味,工人们择姜、清洗、切片、晾晒、装袋……

“沙埠沙埠,水打地下过”。沙埠的土质松软,加上充足的水分,非常适合芋头、萝卜、姜等农作物的生长。

近年来,沙埠镇依靠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生产方式,深入挖掘农特产品多元价值、做大做强“金字招牌”、借助平台扩大销售,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逐步探索出一条事关“钱袋子”的农文旅融合新路子。

一帮新农人,让农产品“飞”出去

“第一次当主播,就卖了120斤姜糖。”刚一下播,繁三村村民汪旦芬就激动地向其他学员分享自己的“战绩”。

沙埠镇有近百户村民种植生姜,姜米、姜汁糕、姜糖等姜制品种类丰富,在当地随处可见。为了让农产品搭上“数字快车”,沙埠镇党委组织开展“云端上的土特产”电商直播培训,围绕平台入驻、账户运营、直播技巧等内容进行授课,邀请鼓励种植大户、工坊坊主自主开店,探索完善店铺销售链路与售后服务等内容。

去年以来,该镇通过举办电商直播培训、田间带货、共享直播间等活动,累计为农户提供免费直播28场,培训农民主播1100余人。

正值饭点,百年老店“卢氏沙埠糕”第四代传承人卢金谙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直播介绍着沙埠的美食,店内客人络绎不绝。作为返乡新农人,这位“90后”青年在传承百年老店技艺的同时,也时刻扮演着“美食推荐官”的角色,通过社交媒体让本地特产被更多人熟知。

在沙埠,好山好水好食材,越来越多的新农人用新媒介、新技术和新思路,挖掘家乡土特产蕴含的机遇,为家乡土特产代言。

2021年,当地的龙凤酒店凭借土特产获评台州市“百县千碗·鲜在台州”美食体验店、浙江省“百县千碗”美食体验店。此外,“沙埠豆腐干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台州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众小满”品牌也荣获“台州老字号”荣誉。

一群“红小二”,让土特产“洋”起来

“阿婆,今年芋头够卖吗?”随着田间地头的迎春花绽放朵朵鲜黄,前路村选调生王璐瑶到村任职工作已满一年。这两天,她与“共富红小二”队伍的其他队员正在进行助农共富调研。

沙埠镇“共富红小二”队伍主要由当地的村干部、乡贤和返乡大学生组成,专门解决本地村民农特产品销售难、“出圈难”问题。

为再塑沙埠特色农副产品品牌,真正将美食资源转化为群众致富的资源,“共富红小二”们坚持“向下扎根”:白天在田间地头讲助农政策、晚上头脑风暴做产品包装。

“我们邀请了浙江工业大学的教授以及知名文创企业进行统一设计,不断优化升级农产品包装。同时,帮助农户及时申请商标,提升土特产的知名度,让沙埠土特产品牌深入人心。”王璐瑶说。

就这样,沙埠菜头、沙埠姜、沙埠芋头、沙埠豆腐干、沙埠枇杷、沙埠糕等土特产被一并装进了一个个巧妙精致、样式丰富的礼盒中,成了大家走亲访友的伴手礼。

为解决种植农户的销售难题,这群“红小二”还“向上生长”,积极对接共富工坊、供销社、农商超市、民宿酒店等,让土特产走出本地、走进商超,让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的市民也成为常客,实现年销售额百万元,为乡村振兴赋能蓄势。

一条共富路,让土特产“火”起来

“今天情况还可以,我们店里都已经快卖空了,想吃我们家的豆腐皮,都需要提前好几周预订了。”沙埠老街商户老朱笑道。

2024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培育创意农业,建成年产值超10亿元的“土特产”全产业链100条。

近年来,沙埠镇以建设青瓷宋韵文旅小镇为目标,结合本土特色,突出打造集乐游、风味、惬意等特色IP于一体的沙川,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激发镇域活力,赋能乡村振兴。随着当地文旅规模的不断成熟完善,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慕名而来,在这座古镇感受“Town Walk”(小镇漫步),土特产也成为必备伴手礼,受到许多年轻顾客的青睐。

为了给农户提供更多销售渠道,沙埠镇深化党建联建机制,充分整合库区优势资源,推出系列“联建菜单”,如设置老街免费商铺、农夫集市摊位、乡村研学基地等展销平台。

同时,以“佛岭翠色”党建联建为引领,在运动赛事、文旅消费节、“厨王争霸赛”等活动中,通过提供赛事补给、设置美食市集、邀请当地网红参与美食评选等方式,集中宣传当地农特产品,提升土特产知名度,拉动土特产消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据统计,在沙埠佛岭森林音乐节活动期间,“朱记豆腐干”创下8000元的单日最高营业额纪录,“卢氏沙埠糕”2天售出嵌糕3000多筒、营收7万多元。2023年,在各项文旅活动的推动下,全镇土特产年销售额超百万元,农户收入同比增长超10%,乡村“烟火气”在家家户户中升腾!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7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