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首页>地方频道>台州>要闻

来台州,共享“和合”之美

  原标题:文化和融、产业和兴、生态和美、社会和睦——

  来台州,共享“和合”之美

  透过民居木窗上的“和合藤”,望一眼天台山的远雾;探访和合人间文化园等和合文化展示窗口,领略和合文化魅力……这两年,越来越多人走进台州,探究和合文化的精髓。

  发祥于天台山的和合文化,融入中华文化的根脉和灵魂,浇灌滋养着台州这片土地,更在传承与创新之中,浸润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城市精神的文化源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引擎”。

  2024“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开幕前夕,记者走进论坛举办地台州,在社区、村镇、企业等地,探寻和合文化的时代之变,感悟当代“和合”之美。

  浸润人心,埋下善治种子

  天台县有一条巷,名叫“让巷”。

  传说两户商家隔路建房,建设中发现若都向外扩建,巷道便会过于狭窄,于是两邻居共退一步,都提出“让一让”,这就是“让巷”的由来。让巷很短,也很“长”,沿着和合文化的传承脉络,至今仍在浸润人心。

  “喝了这碗和合茶,大家心平气和把话说开。”不久前,在天台“和为贵”东部和合调解中心,两位村民因房屋间20厘米的滴水沟权属问题前来求助。72岁的调解员王继福,操一口地道方言,以“让巷”故事为引,多次上门看场地、解心结。最终,双方共同签下和解书,拍摄了和合照,悬挂起和合结,在一系列充满仪式感的流程中握手言和。

  习近平同志曾在《之江新语》专栏的《文化育和谐》一文中指出,“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

  将和合文化融入社会治理,是台州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大特色。各县(市、区)遍布以“和合”为名的调解中心,市区行业性调解组织覆盖医疗纠纷、道路交通、金融保险等18个领域。各级人大代表、行业专家等,成为基层善治的重要力量。

  “台州和合文化是中华和合文化的鲜活样本。”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何善蒙认为,所谓鲜活,是指和合文化至今仍在当地发挥重要作用,它融入百姓的思想之中,体现在共建共治共享的实践中。

  10月21日上午,一排桌椅摆上了路桥区十里长街街口,每月一次的“街区共治街长恳谈会”如约而至。十里长街大商圈街长,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园林、物业管理等科室的7位负责人,将周边群众、商户提出的“关键小事”一一记录,承诺10天内回应落实。今年以来,路桥16个和合街区,已解决198项民生问题。

  与群众直面交流,矛盾化解在基层,和合文化已延伸至社会治理的毛细血管。如今,“和合街区”覆盖台州城乡,景区“和合驿站”为游客排忧解难,“和合公园”“和合书吧”等开放空间遍地开花,“和合理念”写进村规民约。近年来,台州8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两次获评全国文明城市。

  合力共创,赋能产业发展

  走进玉环市干江镇上栈头村,正逢村中在完善游乐新项目“海水瀑布”。

  “把海水抽到60米高,一路向下流过深潭、龙鳞坝,明年夏天肯定火。”每天都有村民围观进度,一问,全村95%以上的村民是“股东”。

  从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8000元的空心渔村,跃至年均收入800万元、经营14个游乐项目的“乡村迪士尼”,上栈头村的逆袭,正应了“和合”二字。2018年,想发展乡村旅游的上栈头村,盯上了报价700万元的玻璃栈道项目,村里创新“村民占股49%+村集体占股51%”的股份众筹模式,连低收入农户也通过党员结对的方式入了股。

  一座吊桥,串起了乡村和美,也串出了共富路。项目开业第一季度利润就达到400万元,不少村民主动要求少分红,继续入股增设新项目。“乡村发展思路决定出路。”村党支部书记吴法林说,相信和依靠群众,让百姓做发展的当家人,这个从“和合”理念中悟出的道理,正助力台州广袤乡村创造无限可能。

  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赋予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像上栈头村一样,台州各行各业都在思考怎么“合”。

  “员工关系和谐,企业才能永葆青春。”天台银轮股份党委副书记姚兆树介绍,为解员工后顾之忧,厂区内建设了儿童托育园,5岁至8岁的员工子女都可以在此托养,待父母下班后一同回家。企业还设立“1890”服务平台,整合了家政、物业、配送等高频服务,有需求的员工“一拨就灵”。

  银轮股份所属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是天台优势行业,此前,作为“链主”企业的银轮股份牵头对行业重点配套环节的低小散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成立了八大工业共享平台。其中,表面处理中心投产后,节约土地资源152亩,年污水排放量减少9万吨,产能提高35%以上,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眼下,天台县已有10家上市公司,在浙江省山区县中位列第一。“我们组成了‘和合企业上市赋能团’,将自身发展经验和发展机遇同其他企业共享。”姚兆树认为,正是有“以及达人,兼济天下”的“和合”理念,山区县才能飞出“金凤凰”。

  海纳百川,赓续文化生命力

  行走在台州,我们看到了“和合”二字的包罗万象。

  今天的和合精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被赋予了更多时代价值。“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自我和谐”构成的和合观念,在当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延伸。

  经历多次修订,重大理论研究项目《中华和合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即将在今年11月正式发布,多维度论述和合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当代价值。“对和合文化的传承创新,让它超越时间与空间,具备长久的生命力,被更多人认同和接受。”台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黄岩永宁幸福中心,以“人的自我和谐”为目标疗愈着现代人的心灵。走进二楼的“社会情感空间”,爱、勇气、善良等代表积极品质的词汇投影在体验者身上,在墙面映出一个“人形”。“善于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势和美德,会让人更有力量。”中心运营负责人刘晓燕介绍,这处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共同打造的中国首个积极心理学科普体验及综合服务中心,已成为和合文化与现代心理学理念融合的试验场、新潮的打卡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当代表达。10月24日,在临海白沙湾“小蓝之家”,一位游客将捡到的塑料瓶投入回收箱。“投递重量20克,碳减排量40克,碳积分1分”的数据被立刻上传至“蓝色循环”数字化治理监管平台。

  一年前,浙江“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获得联合国环保领域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如今,发源于台州的“蓝色循环”模式已推广至山东、福建、海南等省份,为我国沿海省份提供了样本。

  和合文化属于台州,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建立和合文化对外传播体系,传递中国和平担当,则是“人与人的和谐”的时代之声。至今,台州已建立和合文化海外驿站29家,覆盖全球六大洲的16个国家,累计开展活动500多场。千年“和合”,已成为被世界广泛认同的精神财富。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22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