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沪太融合,拓展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

  9月10日,江苏太仓在上海虹桥宣布: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翼发展极。今年初,国务院批复实施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11次提及太仓,涉及航空产业、港口航运、铁路轨交等多项内容,助推太仓真正实现与上海的融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上,有着六七个实力强劲的区县板块,太仓为何率先提出打造北翼发展极?“环沪都市圈中,太仓与上海相邻界线最长、距离虹桥枢纽最近、交通对接方式最全。”太仓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胡卫江表示,沪太两地早已形成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的同城效应。

  “虹桥北”变“北虹桥”

  太仓正从“虹桥北”蜕变为“北虹桥”。

  多年来,不少“上海北”的城市,提出了“北上海”概念,其中大丰和南通颇有代表性,大丰有上海农场,与上海有着天然联系,还设立了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南通则因邻近上海,与上海联动较多,如今已是GDP破万亿元的城市。

  太仓与上海天然亲近。现在被纳入“大虹桥”的太仓,则真正成为“北虹桥”,实现沪太同城。去年7月,沪苏通铁路建成通车,自太仓到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上海火车站,只需半个小时左右,由此太仓提出“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海”的城市口号。在百年前的1921年,最早的一条上海到外省市的公路通车,路名叫沪太路,沪代表上海,太代表太仓,沪太路至今依旧是上海的主要道路之一。从地图上看,太仓城市建成区域几乎贴着上海界发展,它也是市中心距离上海最近的城市。太仓市发改委主任李烨说,同城化将为太仓带来巨大的发展势能和动能,比如上海世外教育、上海瑞金医院项目先后落地太仓,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产生了更高质量的发展效应。

  近年来,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干线港,位于长江边的太仓港正享受着“沪太同港”带来的发展红利。其中,沪太两港在全国率先实现沪太通关一体化,创新推出“沪太通”物流模式……随着上海港太仓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太仓港将聚焦打造江海联运中转枢纽港、近洋集装箱枢纽港和上海港远洋集装箱运输喂给港,高标准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此外,今年将开工的嘉闵线北延至太仓段将在太仓站与沪苏通铁路一期、沪苏通铁路二期、南沿江铁路、北沿江铁路以及苏锡常城际铁路交会,形成“5+1”轨道交通网络,推动太仓成为苏州对接上海的重要枢纽门户城市。

  未来,依托沪太同港化和“5+1”轨道交通网络,太仓将成为虹桥北翼的“港铁双枢纽”。

  为“太仓速度”助燃

  今年5月以来,太仓市委书记汪香元曾多次提到,要奋力拼出“太仓速度”。

  近年来,太仓加快推动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在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业领域持续发力,形成了打造上海功能配套区的坚实基础。航空产业方面,太仓引进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著称的西北工业大学,并设立民用航空等10个学院,深度参与国产大飞机产业链。“做航空、到太仓”的知名度正不断提升。

  营商环境打造,为“太仓速度”添加助燃剂。去年起,太仓开始打造“太舒心”营商服务品牌,在全国率先推出土地出让“双信”模式,即“政企互信+企业诚信”,企业开办只需半天,重点项目平均审批时限为7.5天,更重要的是,这并非一个两个的“盆景”,而是连续不断的“风景”。其中,“双信”模式在2020年3月由太仓首创,当时太仓市资规局相关负责人在走访企业时,了解到计划搬迁企业面临从拿地到入驻新厂房需要漫长的等待时间,而这期间另租厂房,则需支付不少租金,给企业带来一定负担。为此,太仓市资规部门立即研究如何在企业从拿地到建设新厂房的审批流程中,帮助企业压缩时间和资金成本,最终打造出“双信”模式,实现“成交即发证、交地即开工、竣工即登记”,从通常的100天以上压缩到最长不超过30天。

  最近,太仓还创新推出“双集”系列政策支撑,即现代产业集群政策、创新要素集聚政策,其中亮点不少。比如,太仓要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翼人才高地,在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中,对入选太仓科技领军人才计划的重大创新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扶持;今年太仓服务业转型升级政策还首创“免申即享”兑现模式,105家企业获政策奖励合计近1500万元。

  建设虹桥枢纽北翼发展极,太仓还需要突破点。现在,太仓正以“未来城市新中心”的标准,打造总面积50平方公里、可容纳30万人口的娄江新城,计划把娄江新城打造成为上海“五个新城”的“姐妹城”、虹桥商务核心配套区、长三角综合性价比最高地。(记者 任俊锰 苏州日报记者 顾志敏)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10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