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面向“十四五”,“轨道上的长三角”迈入跨越期

  自8月起,南沿江城际铁路建设数个重要节点顺利完工,其中,8月29日,南沿江城际铁路全线唯一转体桥——跨沪宁城际铁路特大桥转体连续梁成功合龙。9月1日,记者了解到,今年我省计划开工项目中,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铁路、盐泰锡常宜铁路、合新铁路等铁路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

  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形成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多层次、优衔接、高品质的轨道交通系统,有效支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区域一体化发展。

  推动铁路深度融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多网融合”提升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的整体功能,是实现江苏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关键之举,也是“十四五”江苏省铁路发展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题。

  “轨道上的江苏”迈入跨越期

  9月1日,从事销售工作的朱永军从常熟乘坐高铁北上,跨江经南通和盐城,2小时12分后抵达连云港。

  “我常年奔走各地,有了高铁,出行质量提升不是一点点。”朱永军直言,不过现在有些地方高铁班次不多,通达的地区有限,希望高铁网能“织”得更密一些。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省铁路办主任陆永泉表示,“十四五”是江苏铁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跨越期、攻坚期,发展路径已从实现铁路“点到点”升级到解决“成环成网”。

  今年6月,省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铁路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全省多层次铁路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在建设重点上由干线为主向“多网融合”转变。这是因为,长三角地区轨道交通发展迈入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新阶段,也面临功能分工不尽合理、网络布局有待完善、规模结构尚需优化、一体衔接亟待提升、改革创新仍需强化等挑战。因此,亟待“一体衔接,互联互通”,加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设施一体融合、资源共享,有效衔接、便捷换乘。

  “高标准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几年后,因为路网覆盖广度、深度及轨道交通一体化、网络化水平的大幅提高,在长三角任一个点坐上轨道交通,在轨道网里轻松换乘就能通达很多地方。”省社科院研究员黎峰说。

  干线铁路、城际铁路贯通衔接成网

  《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25年,高速铁路通达地级以上城市,铁路联通全部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服务覆盖80%的城区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城镇。到2035年,实现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布局一张网、枢纽衔接零换乘、运营服务品质优,轨道交通全面引领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按照规划,到2025年,江苏高铁总里程达3000公里,覆盖所有设区市和90%县级以上节点,实现省会南京与各设区市1.5小时通达,基本实现各设区市间2.5小时通达。到2035年,全面建成“轨道上的江苏”,实现95%县级以上节点高铁通达,其中50万以上人口城市(县)高铁全覆盖。

  省交通运输厅一级巡视员丁军华介绍,今后一段时期特别是“十四五”,全省铁路建设发展的重点任务包括,高水平建设客运干线网、高质量补齐城际和市域(郊)短板、高标准打造综合客运枢纽、高效能构建货运体系等。

  对此,《规划》详细布局把多层次运输需求打通,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覆盖充分、内畅外通。

  干线铁路网依托国家铁路,主要服务中长途客货运输,兼顾城际功能——到2025年,长三角干线铁路营业里程约1.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约8000公里,骨干通道能力全面提升。这其中的主要项目有11个涉及江苏,包括沿江高铁合肥至南京至上海段、南京经滁州至蚌埠铁路、南京至杭州铁路二通道,等等。

  业内人士表示,今后长三角与全国铁路网将进一步衔接联通,形成多向通达高速铁路通道。对内紧密串联重要都市圈和节点城市,对外构成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为枢纽节点,面向北、西、西南3个方向的放射状铁路网络,形成长三角与相邻城市群及省会城市3小时区际交通圈。

  城际铁路网,主要服务区域节点城市之间及节点城市与邻近城市间的城际客流——到2025年,长三角城际铁路营业里程约1500公里,长三角地区相邻大城市间及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与周边城市形成1—1.5小时城际交通圈。这其中,主要项目有5个涉及江苏:上海经苏州无锡至常州城际铁路、苏州经淀山湖至上海城际铁路、如东经南通苏州至湖州城际铁路、常州至泰州城际铁路、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

  业内人士表示,不久的将来,客运需求旺盛、经济活跃度高的大城市建设的城际铁路,将与干线铁路贯通衔接成网,扩大路网覆盖,提高服务品质。

  城市内重要枢纽半小时通达

  市域(郊)铁路网,主要服务城市中心城区和周边城镇组团之间通勤客流——到2025年,长三角市域(郊)铁路营业里程约1000公里,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宁波都市圈形成0.5—1小时通勤交通圈。

  这其中,主要项目有10个涉及江苏,包括南京市域18号线、南京至马鞍山市域(郊)铁路、南京至滁河市域(郊)铁路,等等。部分项目目前正有序推进。

  业内人士表示,市域(郊)铁路网突出市域(郊)铁路对都市圈主要功能区的支撑引导,串联5万人及以上的城镇组团和重要工业园区、旅游景点,打造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组团间0.5—1小时通勤网,今后将引领上海大都市圈和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同城化、一体化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布局优化。

  省铁路办相关人士表示,下一步将鼓励市域(郊)铁路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多线多点换乘,推动具备条件的跨线直通运行。市域(郊)铁路可向具有同城化趋势、通勤需求较高的毗邻城市(镇)适当延伸覆盖。

  城市轨道交通网,主要服务城市中心城区通勤客流——到2025年,长三角城市轨道交通营业里程约3000公里,完善优化上海、南京、杭州等超大、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推进合肥、宁波、苏州等城市轨道交通成网运行,有序推进无锡、常州、徐州等具备条件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多层次轨道交通的衔接,关键还要有强大的枢纽实现便捷换乘。”业内人士指出,现有的枢纽在换乘上仍有不少改进之处。对此,《规划》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要分三个层次建成一批多种轨道交通一体衔接、高效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站场与大型机场、公路客运站实现同站布局或快速直达,城市内重要枢纽间基本实现半小时通达。

  南通市副市长王洪涛表示,南通将以建设南通新机场空铁枢纽集疏运体系为契机,推动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深度融合互联,构筑“层次清晰、布局合理、衔接高效、服务一体”的轨道交通网络。

  城市群都市圈在轨道上“奔跑”

  “长三角多层次轨道交通成网,将引领各城市群和都市圈在便捷高效的‘轨道出行链’上奔跑。”在省社科院研究员蒋昭乙看来,以多种轨道交通多网融合带动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可强有力拉近城市群的距离,扩大都市圈的辐射。

  在南京市副市长邢正军的理解中,加快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是南京推动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服务长三角城市群建设、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按照“四网融合”发展理念,南京正加快构建高铁“米”字放射、城际多线加密、市郊复合通勤、多网相互融合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

  苏州市副市长吴晓东表示,苏州正在积极构建“丰”字型铁路网,力争早日实现“四网融合、一票通城”的轨道交通体系,不断提升城市能级。

  在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江苏正在大步推进跨江融合发展和省内全域一体化发展。黎峰认为,新一轮“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给江苏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比如将盐城经泰州、无锡、常州、宜兴至湖州铁路纳入国家规划,能有效推进城市之间跨江融合发展,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迈向新高度。

  “构建多网融合轨道交通体系,才能高效引领城市群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陆永泉表示,以江苏沿江8市构成的“扬子江城市群”为例,沪苏通铁路和连淮扬镇铁路跨江打通两岸,目前,各设区市均可实现高快速铁路通达,加速推动扬子江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基础最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重点加强轨道的过江通道建设,能进一步补强宁镇扬、锡常泰、沪苏通、苏锡常等城市群城际铁路,进一步完善‘扬子江城市群’的区域城际铁路网。”丁军华说。

  展望未来,陆永泉充满期待:继续完善干线铁路网,将强化与其他主要城市群快速联系引领扬子江城市群高质量“成长”;加快构建区域城际铁路网,将在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扬子江城市群“纵深”优势;加快构建沿江高铁环网,将在推动扬子江城市群融合发展中更加激发自身内生动力;补强城市群城际和都市圈市域(郊)铁路网,将在加速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中进一步优化拓展城市空间及产业布局。(梅剑飞)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62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