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浙江:黑科技让农产品“C位出道”

  盛夏早晨,江山市凤林镇株树村的一大片太阳能光伏面板下,庄稼绿意盎然,工人们忙着浇水、除草。这是浙江星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也是星菜公司的母公司同景集团的30兆瓦大型农光互补地面电站。

  与此同时,一筐筐刚从庄稼地里采摘上来的生菜、小葱、羽衣甘蓝等蔬菜被运输到星菜公司的生产车间,经冻干技术处理后,作为冻干食品中的配料。冻干方便面、冻干香菇、胚芽米……一系列经过黑科技处理的农副产品,渐成食品行业和消费者的“新宠”。“今年我们的销售额有望突破一亿元。”星菜公司总经理叶玉芬信心满满地说。

  江山是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农产品资源丰富,而农产品保鲜期短、不易储存。如何突破该瓶颈?

  “冻干技术是一项高新加工技术,被认为是生产高品质脱水食品的创新加工方法。通过冻干技术加工后,大量的农产品可以变成物美质优的‘工业品’。”星菜公司生产副总张建明解释,当新鲜农产品采摘后,立即在零下40℃速冻6小时左右,再将其中的水分通过低温真空脱水技术升华成气态,不破坏原有的组织结构,可以保留食材的色、香、味、形,以及97%以上营养成分,无需任何防腐剂,常温状态下就可长期保存。

  “再好的农产品没有深加工,也永远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凤林镇凤溪村党总支书记叶新忠深有体会地说。作为包心菜种植大村,该村35亩包心菜亩产达1000公斤,去年采收时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产品销售困难,还好村里接到了星菜公司的一笔大订单,及时解决了滞销难题。

  目前,星菜公司的研发团队与江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在冻干技术方面的产学研深度合作,已经研发200多种冻干产品,还正着手开发江山本地特色猕猴桃、胡柚等水果的冻干衍生产品。

  农产品突破保鲜瓶颈,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带动当地近1000名农民就业。“像我们年纪这么大的,在家门口也能有活干、有钱赚。”60岁的株树村村民潘凤花如今在星菜公司的种植基地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

  围绕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诉求,星菜公司还推出冻干方便面、灭菌保鲜胚芽米等产品。胚芽米营养价值远高于精白米,但加工工艺难、保质期短。公司自主研发了灭菌保鲜技术,把胚芽米1个月的保质期延长至9个月以上。

  健康食品拓宽了产品种类,农民也随之增收。“粳稻相对来说胚芽保留率是比较高的,星菜公司今年已向我们购买了几万斤粳米。”江山市新生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玲玲表示,种植粳米的利润要高于其他品种,她接下来准备扩大粳稻的种植面积。

  冻干技术应用能耗是关键。目前,市场上的冻干设备脱一吨水需要消耗1500度电。为了改变这个现状,同景集团经过3年多的研发,设备团队已完成全球首创的“连续式冻干设备”技术攻坚并获得相应专利,首条生产线将于9月中旬投入使用。在能耗上,脱一吨水只需900度电,符合“双碳”达标的要求,而且产能是之前间歇式设备的5倍。(记者 梅玲玲 蒋君 张阳咪)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85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