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

首页>地方频道>镇江>要闻

创业福地总是盛产“背包入驻”故事

日前,《镇江日报》报道了慧创医疗董事长汪待发在镇创新创业的故事。此前不久举办的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上,省委主要领导分享三个发生在江苏的“创新故事”,汪待发的故事就是其中一部分。本科时住在清华同一宿舍,多年后同在江苏创业成功,汪待发和同窗舍友的“江苏缘分”,显然不是单纯巧合。

品味汪待发的创新创业故事,一个细节很打动人。相对如今把慧创医疗打造成脑机接口细分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代表性企业,他当初来镇创业,只身一人仅仅背了个双肩包。彼时“两手空空”,而今收获满满。对比鲜明的景象,能够凸显创业者白手起家殊为不易,更能体现一座城市创新创业的环境友好。这是创新创业之城最美的风景。

创新创业的沃土,总是盛产“背包入驻”的故事。多年前,我市代表团赴深圳考察。在该市南山区,一位产业园的管理人员讲解时表示,深圳的开放包容、活力魅力,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街头满是背着双肩包的青年。这些年轻人行色匆匆,也希望满满。双肩包里也许只有一身换洗衣衫,却一定装满了创新勇气与创业梦想。正是因为他们,深圳才成为创新之城和创客之都。

近年来,像汪待发这样背包抵镇的创新创业故事,在我市越来越多。透过人才“镇兴”行动、大学生“聚镇”计划等,全市各地为就业、创业者提供了体系完整的政策支持和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创业无忧的生态,换来许多人勇于创业;“人聚镇江,才享荣光”,照亮不胜枚举的“双创”梦想。

和热爱云游的“背包客”一样,背着双肩包的创新创业者,最善于用脚投票。他们能只身而来给城市注入无限活力,也容易抽身而去不带一丝牵挂。如何吸引更多人才来镇上演“背包入驻”故事?

要给予创新创业者更多关心。从人才公寓到创业场所,从“金山英才”计划到省“双创计划”,曾经让汪待发背包而来、“双创”无忧的环境政策,要随时代发展、需求变化进一步优化升级。特别要提升政策的精准度、适用性和落地率,把政策的暖意、城市的关爱落进创新创业者的心坎,让他们的创新创业更加无忧无虑、有声有色。

要给予创新创业者更多信心。创新创业的沃土,一定是生机勃勃、活力满满,发展前景无限。要聚力创新引领产业强市,让镇江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产业链更长、集聚度更高、承载力更强,让来镇创新创业者充满信心和希望。

要给予创新创业者更多耐心。汪待发来镇创新创业已历时9年,他的“双创”故事,对一座城市也是眼光和耐心的考验。要给“背包入驻”的创新创业者足够耐心,让他们从容完成“从0到1”乃至“从1到N”的突破与飞跃。即便最终失败,也应充分宽容。在创新创业福地,“背包入驻”的故事无论成败,都有值得称道的精彩。(梁和峰)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0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