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上海中心城区打好垃圾分类持久战攻坚战

  上海是一座拥有24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尤其是在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高,许多社区楼宇环境相对复杂,给垃圾分类工作带来各种挑战。《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以来,中心城区各区各街镇始终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重点民生工程落实落细,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多元共治,打好垃圾分类持久战和攻坚战。

  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并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出殷切期望。回信持续引发全市干部群众的热烈反响。杨浦、静安、长宁、徐汇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部门干部、一线工作者、街道社区干部等纷纷表示,回信让他们深受鼓舞、信心倍增,今后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更好进展和更大成效,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贡献积极力量。

  让市民感到方便养成习惯

  静安区临汾路街道阳曲路570弄小区,有一组垃圾分类箱24小时开放,却依旧管理有序,居民自觉准确分类投放垃圾。

  垃圾箱全天候开放,是来自居民的呼声。小区里的老年居民习惯早起且中午居家做饭较多,外来租客下班时间较晚。施行垃圾分类投放后,许多老年居民提出,希望提早开放垃圾箱房,中午最好也能开放;而外来租客则呼吁,将开放时间延长到晚上十点左右,要不然下班回家丢不了垃圾。

  了解居民诉求后,临汾路街道组织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等实地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包括勘察硬件设施条件、广泛倾听居民意见,再研究延长垃圾投放时间的可能性,最终决定24小时开放一组垃圾箱房。工作人员发现,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感受到便利的居民自觉分类投放的意愿大幅提高,物业在管理上也越来越顺畅。

  “让市民觉得方便,才能更好地将垃圾分类化为自觉行动。”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西飞说,“为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我们不断凝聚社会共识,营造了浓厚全民共建共治共享垃圾分类工作的社会氛围。”

  长宁区虹桥街道中华别墅小区是自实施垃圾分类以来,上海第一个实现95%以上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定点定时投放的居住小区,还涌现出上海市垃圾分类优秀志愿者张海婴、海云志愿者工作室等一批优秀垃圾分类志愿者团队和个人。有段时间,小区的瓶罐类可回收物有明显增多趋势,居委会开展细分活动,号召居民对饮料瓶、调料瓶及玻璃瓶进行类别细分;同时与可口可乐中国等企业合作开展“回收我、回头见”饮料瓶重生季活动,进一步倡导绿色理念,收获了很好的效果。

  科技赋能优化提升硬件设施

  中心城区有不少老旧小区、公房里弄,垃圾分类硬件设施一度较为落后。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以来,这块短板被迅速填补。

  在徐汇区天平路街道,2019年至今累计新建库房5处,翻新改建库房105处,永嘉新村、宛平路80弄等12个小区的库房配置了自动感应投放口。国泰新村、天平路145弄、复兴中路沿线弄堂等11个背街小巷,在环卫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实行了定时定点“移动厢房”模式,缓解了弄堂内垃圾随意投放、干湿分类难的问题。淮海中路1857弄、余庆路112弄等11个老旧里弄,引入了既满足库房投放功能又匹配衡复风貌区特色的组装式库房。2021年,高安路18弄库房经过改建,成为全市首个地埋升降式库房,各种新硬件、新投放模式的落地,都得到周边居民的肯定。

  “在库房和投放点末端,我们往前跨一步,居民就多一点便捷。”天平路街道负责人说。

  杨浦区则以强化科技赋能为抓手,引入智能监控技术,提升源头管理效率。2022年,杨浦完成垃圾分类“一网统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形成“发现—处置”流程闭环管理,让垃圾分类未来的数字化治理成为可能。此外,杨浦还与本地企业“爱回收·爱分类”深入合作,在全区铺设了1449台智能回收机,入驻了721个小区,并建立了杨浦B端分拣中心和杨浦C端分拣中心,日均回收量达180吨。居民可以在“爱回收·爱分类”智能回收机自行投递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并根据投递重量获得相应的积分,积分到达一定额度还能提现。

  更精细化的管理在路上

  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任重道远。不少相关人士提出,在源头减量、垃圾清运、智能管理、可回收物利用等更精细化管理的层面,仍存在进步的空间和动力。

  垃圾桶暴露时间过长,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影响投放环境和小区卫生质量。徐汇区方面表示,将聚焦在生活垃圾分类清运协调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发挥城运中心平台作用,重视“12345”投诉处置,有效改善垃圾库房整体面貌。

  各区还重视推动可回收物体系高质量发展。长宁区提出,要在各街镇更新硬件设备、完善点位功能,打造一批居民有感知、分类有收获的可回收物服务点;同时推进中转站、集散场提升改造工作,打造形象更醒目、服务更精细、体系更稳固、主体更规范、管理更智慧的可回收物体系。

  杨浦区绿化市容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刃介绍,杨浦将继续立足资源回收服务领域的品牌优势,积极推进前端智能回收设备升级换代。还将在服务范围和居民体验上不断创新,如探索二手循环经济场景、试点精细化分类、推动减碳行为可视化等,持续激发参与者的价值感和获得感。(记者 胡幸阳 舒抒 唐烨)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32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