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六十八载铸辉煌 赓续荣光再出发
江苏省第一荣军优抚医院在扬州揭牌
扬州古运河畔,静静伫立着一所特殊的医院——江苏省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医院,又名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多年来它以独特的方式,守护着一群曾经为国家和人民英勇战斗过的英雄。作为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直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医院承担全省一至四级精神残疾退役军人集中供养任务,为优抚对象及群众提供临床医疗、康复保健、健康评估与干预、残情鉴定、疗休养等服务。
1月22日,医院迎来重要历史时刻——正式更名为江苏省第一荣军优抚医院,这不仅是名称的更迭,更是使命与责任的深化。更名后,办院宗旨使命更加聚焦,建院目标引领更加明确,立院职能任务更加拓展。
以真情厚意,医治优抚心灵
2024年1月31日,70岁的朱老缓缓走出了他住了30多年的“家”——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康复科。望着朱老离去的背影,康复科护士长冯春霞的心中五味杂陈,既为朱老的康复感到开心,又难掩不舍之情。
“过去的30年,每逢雷雨天气,朱老就会不由自主地忆起当年在战场上猫耳洞里的场景,整个人变得焦躁不安。”冯春霞回忆道。针对朱老的特殊情况,医院专家组多次研讨,最终建议寻找朱老当年的战友,通过场景再现的方式来安抚他的情绪。
经过不懈努力,医院联系到了朱老当年的4名战友。过去这些年里,战友们选择雷雨天数次奔赴扬州陪伴朱老。在战友们的温情抚慰以及医院专业的治疗下,朱老的应激反应逐渐消失。冯春霞欣慰地说:“通过定期回访,我们了解到,朱老出院至今状况都很不错。”
其实,像朱老这样特殊的病人,在省第一荣军优抚医院还有很多。战争虽在退役军人的精神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残酷印记,但他们内心深处的不朽荣光却从未磨灭。从1957年建院至今,68年以来,医院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优抚对象服务”的宗旨,几十年如一日坚守主责主业,用心用情守护着优抚对象的精神家园。截至目前,医院已先后收治5000多例患病的退役军人,至今仍有200多位优抚对象在院接受治疗。
医院党委书记姚文敏介绍,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医院充分发挥专科医学团队的优势,按照年有计划、月有重点、日有安排的节奏,逐步构建起“医疗保障、生活照料、精神抚慰、短期疗养、医疗巡诊”五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在做好日常康养和医疗服务的同时,从常规康复、主题康复、特色康复三个维度精准发力,创新打造出“12+8+2”的特色康复“扬州模式”,丰富休养人员的康复生活,让他们能够有尊严地接受在院治疗。
充满人文关怀的治疗与服务,不仅治愈着身体与精神的创伤,更在医患之间搭建起情感的桥梁。在18病区护士长曹薇的心里,“黄排长”如同一位至亲的长辈。“每次下班回家,总会关切地叮嘱,闺女骑车戴好头盔,辛苦一天了,记得回家给自己弄点好吃的。听到他这暖心的话语,一天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
以大医精诚,担当社会责任
1987年起,医院以“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之名对外收治扬州市及周边地区的病患,也开启了担当社会责任的序幕。医院院长陈正东介绍,2004年,在省有关厅局和扬州市人民政府关心指导下,医院实现了精神卫生资源跨部门的优化整合。在此基础上,于2014年、2016年先后成立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扬州市福利精神病院。三院合一,精神卫生资源全面融合,在保障优抚对象、民政困难群体的同时,为全社会提供更加方便、更加优质的精神卫生服务,也为医院的临床、教学、科研的全面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2022年社会门诊量13万余人次,2023年社会门诊量15万余人次,2024年社会门诊量16万余人次……”谈起医院这些年来的发展,医护人员用一组数据展示了社会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作为专科医院,医院也在办院过程中不断寻找社会的痛点,2023年,成立扬州市心理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抑郁症、焦虑症、老年痴呆、儿童多动症、学习障碍等疾病的诊疗工作。
不断增长的门诊数据背后是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副院长王加磊把这归功于医院坚持几十年一代代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如今已经是省“333” 高层次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扬州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医院心理科主任孙金荣就是医院人才“培优”计划育出的一朵“金花”。
“永远不会忘记,硕士面试就是在院长办公室,用的院长电脑,开学时,是医院的两位科室主任亲自将我送到了学校,三年带薪上学,让我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最终录取了期望中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博士,虽然有不少医院向我抛出过橄榄枝,但这里我怎么可能割舍。”孙金荣介绍,1月16日,医院正式成为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联盟单位,今后医院将成立“湘雅名医工作室”,让扬州周边的群众可以在家门口挂到国家级的专家号。
培养出孙金荣这样的行业知名专家不是个案。秉持“科技强院、人才兴院”的发展理念,近年来,医院通过高层次人才计划培养出一支以精神科医学博士、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唐小伟为代表的高素质医疗人才队伍。如今医院拥有硕士研究生40人,博士研究生4人,省“333”高层次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4人,“科教兴卫”工程重点人才4人,硕士生导师12人。丰沛的人才也支撑起了学科建设,医院如今拥有国家级质量认证学科1个(司法鉴定所),省级重点专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2个。
以仁心精术,守护戎耀之光
2023年10月31日,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落子,康复基地一期工程正式启用,首批增加了400张床位。而这次扩容,重点是将所有在院休养人员全部安置进入新病房,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康复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休养人员纷纷表示,住了几十年老病房,如今条件这么好,心情也更加舒畅。
这次入住新病房体现了荣军优抚医院聚焦主责主业,全心全意为优抚对象服务的职责理念。目前医院正在筹划二期工程,所有引进的项目都围绕进一步强化治疗效果,增加服务内容,提升在院优抚对象的体验感和生活舒适度。
荣军优抚始终是医院不忘的信念,在这里无论是军人军属,还是退役军人或是其他优抚对象,医院从制度上明确了一系列的优待措施。对抚恤优待对象实行一系列优待政策,包括免收门诊诊查费(挂号费)、减免部分检查、检验费用等;设置服务台提供“六优先”即挂号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取药优先、缴费优先和住院优先等,让“尊崇”落地落实。医院还适时成立扬州市优抚对象短期疗养中心,立足精神、心理专业优势,开展特色心理健康服务,建立退役军人心理档案;分批分期开展入户巡诊、送医送药,将健康服务送到家中。近5年来,短疗1640人,巡诊1566人,让优抚对象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医院将以此次更名为契机,继续秉承全心全意为优抚对象服务的宗旨,坚持“温馨呵护、关爱如家”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通过规范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等措施,为优抚对象提供安全、有效、便捷、温馨的医疗服务;加强与综合医院、其他优抚医院、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医疗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共建专科医联体、开展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优抚对象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做精做强特色专科品牌,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于心理健康的期盼和关切,推动拓展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