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长三角

首页>乐活长三角>旅游快报

逛公园是怎样流行起来的?

  只要每天去公园待20分钟,即使不运动,也能让身心状态更好。这是目前在社交平台上爆火的“公园20分钟效应”现象。公园如今是城市里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间,但在100多年前,它被当作现代的都市文明象征之一,从国外引入中国。我们最熟悉的公园,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历程?

  向大自然学习“曲线美”

  东、西方园林的变迁发展绵延数千年,在东方一直以私家园林的面目出现。而在西方,从古希腊时期起,园林开发了公共的功能。

  在古希腊一些民主生活发达的地区,出现了供公众开展户外活动的公共园林,比如举办祭祀活动的圣林、开展体育运动的竞技场、聚众讲学的文人园等。

  19世纪之后,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出现在英国的利物浦市,它的名字叫伯肯海德公园。它是人们向大自然学习的产物。

  在此之前,西方的造园审美一直停留在讲究体积、直线、排场和仪式感等设计。园林很工整,但缺少了一种自然美。其实,自然界中很少看到直线,因为大自然更喜欢曲线。

  英国人直接打破了这种审美束缚。他们对园林中笔直的林荫大道进行修整,结合中国古典园林“曲径通幽”的方法加以改造。伯肯海德公园的出现,引发了西方自然式园林的兴起。

  伯肯海德公园于1847年对外开放。以现在的眼光审视,它最先进的设计理念是实现了人车分流。一条宽阔的马车道贯穿公园,沿线的景观丰富多彩;而步行道的变化更多,时而曲径通幽,时而极目旷野,人们可在草坪、山坡、林间或湖边穿梭。

  28年后,美国人效仿英国自然式公园的建设,建造了大型的纽约中央公园。但在其基础上,纽约中央公园更强调适应社会活动的需要。除了草坪、湖泊、花园、广场等基础设施,还建造了儿童游戏场、露天剧院、美术馆等,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互动场所。

  配置升级后的城市公园,以一种全新的现代面貌向大众走来。

  文化人选择在公园结婚

  博物馆、图书馆、公园、动物园,这四类场所在西方国家属于市政文明的范畴,是现代都市的必备配置。19世纪之后,作为西学东渐的产物,城市公园这一概念被引入中国。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座公园诞生于上海,即1868年英国人在沪所建的外滩公园。公园建造后,起初不对中国人开放,直到1928年7月,上海租界内的所有公园才向中国人打开大门。在清末和民国的数十年间,仅在上海、天津和青岛等大城市,就新开辟了30多个租界公园。

  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人士引进“星期”的概念,主张每周的星期天是休息日。起初推行休息日时,国人不知道去哪里休憩、游玩。公园的建设和开放正当其时,培养国人形成健康、现代的休闲方式。

  与上海租界区兴建的绿地公园不同,北京的公园大多在清代皇家园林的基础上建立,虽然外观是中式的,但内核是现代化的。20世纪初,北京的公园更是成为代表身份的时髦场所,公园里的茶馆、餐馆成了社交的中心地。

  崇尚新文化的女学生们常在公园出现,知识分子选择在公园约会、订婚和结婚。比如,沈从文和张兆和在北平中央公园(今北京中山公园)举行婚礼,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婚礼。

  北京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和鲁迅有着深厚渊源。来今雨轩建于1915年,位于中山公园内东侧。“来今雨”取自于唐代诗人杜甫《秋述》中“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来今雨轩”是新朋旧友欢聚一堂的意思。鲁迅经常光临此地,写作、会友、尝鲜。有意思的是,对饮食极其挑剔的他独爱这里的冬菜包子。

  北海公园的小窝头和肉末烧饼,曾是慈禧太后的心头好。百年后的今天,公园点心铺的师傅从面点到馅料复刻了当时的手艺,让这一从公园走出的经典流传。

  上海公园的源头五花八门

  专家认为,公园在中国的兴起,改变了许多城市传统的空间结构,也是中国的城市规划走向近代化的一个缩影。

  在研究城市历史风貌的过程中,上海城建档案馆馆员曹伟注意到,上海的公园,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前就存在的一些老公园,都是从各种各样的机构或空间转变而来的。

  比如,黄浦公园在1868年建成时叫公家花园,19世纪末之后的二三十年间,它都是上海举办露天音乐会的重要场所。在上海近代史中,公家花园是新建公园的代表,霍山公园、衡山公园等在当时都是典型的公家花园。

  更多的上海公园是从私人别墅或机构附属院落演变而来的。比如位于长宁区的中山公园,最早属于19世纪地产商霍格兄弟的别墅“兆丰花园”的一部分。桂林公园以前是黄金荣的私家花园,复兴岛公园是原浚浦局(中交上海航道局的前身)高级职员俱乐部,这两处都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变成公园。复兴岛公园里的“白庐”是历史保护建筑,近年改造为党群服务站向游客开放。

  上海公园的历史脉络丰富,由军事、体育相关场地改建的公园也比较多。比如,鲁迅公园俗称“虹口公园”,最初是工部局(清末,列强在中国设置于租界的行政管理机构)的打靶场,1909年作为公园对外国人开放。在1930年江湾体育场落成之前,近代上海的很多重要体育赛事都在虹口公园举办。

  相亲角是有趣的衍生物

  公园,从少数人的领地逐渐演变为大众的公共空间,如今释放出更为丰富的公共价值。

  近日,一则有趣的海外新闻中提到,在加拿大温哥华公园的一角,中老年华人聚在一起,为孩子寻找配偶。网友笑称中国的“相亲角”走向了世界。

  在公园,不仅能赏花、跳舞、健身、坐游船,还能相亲。相亲角,是由公园属性拓展而来的有意思的衍生物。上海的人民公园、天津的南开公园、成都的人民公园、西安的革命公园等,都诞生了城市里著名的相亲角,相亲活动成为这些城市公园的固定品牌。不少相亲角甚至形成了特定的时段、地点与摊位,成了中国公园独有的景致。

  相亲角在城市公园是如何诞生的?根据相关研究,相亲角这一形式最初于2004年诞生于北京龙潭公园。前来晨练的老人起先通过闲谈,后来发展到组织固定的家长聚会,以此解决儿女的婚恋问题。规模越来越大后,开始流行摆摊设点,成了公园里最热闹的场所之一。

  相亲角大多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的公园内,这个特质在上海尤为突出。上海人民公园原为清代跑马场的一部分,位于人民广场地段。因为相亲角的诞生和走红,人民公园被亲切地称为“相亲公园”。

  其实,在20世纪80年代,受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人民公园还曾孵化过国内第一个英语角。从英语角到相亲角,公园始终跟随时代的潮流发展,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公园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受喜爱程度。

  如今的城市公园,有了更多的面貌——口袋公园、主题游乐公园、森林公园、滨江公园等,延展出美好生活的景象。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5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