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

首页>地方频道>马鞍山>要闻

传递“民生温度” 兜牢“幸福底线”

“基本生活不用愁,党和政府帮我们解决好了,现在的日子不知道比以前好多少倍。”提起2023年以来的生活变化,家住花山区中岗社区的困难群众林明珍言语间无不流露出满足和感激。

这样的变化,正是得益于我市大力推行的城市困难群众“困有所扶”集成改革。通过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集成改革精准兜牢了困难群众的“幸福底线”。

高位推动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47岁的林明珍患先天性残疾,丈夫患病去世,儿子也是先天性残疾,生活十分困难。在民政、残联、教育等部门和所在社区、街道的积极帮助下,目前,他们两人每月享受低保等各类补助2000余元,享受临时救助等各项帮扶政策10余项。

让城市困难群众都能过上幸福生活,一直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并付诸行动。

2022年,我市印发实施《关于建立精准帮扶城市困难群众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帮扶对象为具有马鞍山市户籍或长期居住马鞍山市的城市居民,通过主动发现、快速审核、精准帮扶、跟踪问效,着力解决城市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2023年,我市印发实施《马鞍山市城市困难群众“困有所扶”集成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积极构建城市困难群众多元化集成帮扶体系,以实施城市困难群众八大帮扶工程为重点,全面梳理实施各类救助惠民政策,着力形成制度健全、政策衔接、运行高效、动态持续的城市困难群众帮扶新格局。

市委深改委连续两年将城市困难群众帮扶工作列为改革选题,并写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市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是2023年作为全市“一号改革选题”推进落实。

高位推动下,我市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健全完善,一条条帮扶举措、一项项具体行动送到了每户困难家庭、每个困难群众家中,“综合救助”格局初步构建。

2023年,我市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特困供养对象、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等城市低收入人口1.6万余户2.3万余人。

组合发力集成80余项救助政策

根据《方案》,我市持续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加快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80余项救助政策组合发力,着力打造社会救助领域高质量发展城市范例。

在救助过程中,我市明确城市困难群众的帮扶对象,是以家庭人均收入为主要认定依据,同时综合考虑家庭支出和其他情况,将城市困难群众分为城市低保对象、城市特困供养对象、城市低保边缘家庭、城市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其他困难家庭五个类别。

通过政策集成,梳理制定《困难群众帮扶政策清单》,集纳80余项救助惠民政策,对不同困难程度的低收入人口,着力构建“弱有所保、业有所就、学有所助、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残有所扶、老有所养、善有所为”的困难群众多元化集成帮扶体系,分层分类提供常态化救助帮扶。

通过创新集成,以民生“小切口”为抓手,从开发残疾人辅助性公益岗位,打造养老服务“马上送福”专业品牌,实施低保申报快速通道、绿色通道等方面探索推进制度政策创新,各项创新制度在全省走在前列。

通过机制集成,全面推广“社会救助服务二维码”,宣传引导困难群众和社会救助信息员快速申报救助预警;对政府救助后生活仍有困难的群众实行建档立卡动态管理,通过“建档立卡”“一户一策”“一事一议”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不断提升困难群体抵御风险能力。

“帮扶困难群众,各项举措都在持续发力。”市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困有所扶”工作已初步形成一套好的机制、经验和做法。我市也将持续推深做实“困有所扶”集成改革,紧盯困难群众这一特殊群体,积极主动作为,持续深化调查研究,立足实际情况,探索创新之策,加强工作调度,集纳更多力量,努力做到困难群众问题早发现、帮扶早跟上、保障早到位,切实让困难群众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记者 况安轩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41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