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安徽争创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为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持续壮大新质生产力,今年2月,《安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记者从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安徽将围绕未来技术突破和数字化改革催生新动能,争取到2027年在通用智能、量子科技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建设10个左右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争创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确定“7+N”个未来产业赛道

  抢占创新赛道就是抢占新兴未来。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安徽正蓄力构建“源头创新-技术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产业化-产业集群”的未来产业培育链条。一份新出炉的《方案》,让这条延伸向未来的链条脉络更加清晰。

  通用智能、量子科技、低碳能源等未来产业成为当下经济发展的热点。面向全球科技和产业前沿,安徽重点聚焦7大产业,瞄准“7+N”重点领域和方向,将进行滚动培育。

  在七大产业中,安徽将前瞻布局类脑智能技术;加快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突破和产业化;构建空天地一体、通感算一体、设施与应用深度融合的未来网络体系;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氢能、氨能、新型储能、生物质能,构建新型能源系统;推动材料、装备、制造体系循环迭代创新;培育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新增长点。同时兼顾第三代半导体、先进装备制造、区块链、元宇宙等领域和方向的布局发展。

  对于未来目标,《方案》也立下了“军令状”。

  到2027年,安徽将在通用智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低碳能源、先进材料、人形机器人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建设10个左右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积极创建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到2030年,安徽将争取累计建设30个左右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产业链控制力的一流企业,引领未来产业从大到强、从有到优,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多个专项“福利”赋能先导区

  为让未来产业先导区在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多元场景开发开放、融通发展企业梯队、招引建设重大产业项目等方面加速发展,安徽将落实多个专项“福利”惠及先导区。

  记者梳理《方案》发现,安徽将优先在先导区布局和争创一批省级以上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以及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中试验证平台,建立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知识产权审查绿色通道,缩短审查周期,支持先导区探索建立新型研发模式,加速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

  在先导区内,安徽也鼓励辖区政府、企业、高校院所主动策划,开发开放融合场景、标志性场景以及试验验证和示范应用场景,并探索建立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风险补偿机制。

  先导区内的“双招双引”工作机制也将进一步健全。《方案》中提到,将配强先导区招引工作力量,招引落地一批技术攻关、产业化、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等标志性项目。同时精准有效落实4.0版人才政策,制定实施未来产业专项人才政策,招引、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

  到2030年,安徽将争取通过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30家左右上市企业,新增60家左右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主导或参与制定100项左右标准,推出100件左右高端“三首”产品,推动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成为安徽省未来技术创新策源地。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36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