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量子密钥”系统为大数据加“量子锁” 合肥一企业获200万元种子基金支持

“种子基金获批了!”近日,合肥量盈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量盈安全科技”)收到了好消息。在蜀山科创集团的全力协助下,这家深耕密码安全领域的科技企业,获得了合肥市200万元种子基金支持。

据了解,该企业拥有突破性的抗量子密码技术,可为大数据加上“量子锁”。未来,这笔融资也将重点投入抗量子密码技术的深度研发和市场拓展,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量盈安全科技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批PQC实用化密码服务平台和抗量子载荷加密机。

冯刚(右一)与研发人员探讨技术方案。

创办安徽首家抗量子密码商业公司

快步入知天命之年的冯刚,是量盈安全科技的创始人。当前,他正开启他职业生涯的第二次创业征程,创办了安徽首家、国内首批专业的PQC(抗量子密码)商业公司。目前已参与多项国家级项目研发,并与合肥本地科研机构形成深度合作。

在密码技术与网络安全领域深耕二十余载的冯刚,对行业发展趋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形象地比喻,“如果量子计算是‘矛’,那么抗量子密码技术则是‘盾’,我们必须提前构建‘盾先于矛’的防御体系。”

当前,量子计算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算力的指数级增长,这对现有公钥密码体制下的信息安全构成了不容忽视的挑战。“量子计算的飞速发展正倒逼密码技术革新,这是挑战,更是巨大的机遇。我希望能在这个关键时期,为我国抗量子密码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冯刚坚定地说。

技术创新破解应用堵点

面对这场迫在眉睫的技术革命,2022年起,冯刚便将研究重点从传统密码技术转向抗量子密码技术。他带领团队探索出一条融合数学与物理的创新路径,构建起以经典密码为基础,融合量子密码、抗量子密码的融合加密方案。该方案的独特之处在于,即使是量子计算机也无法在多项式时间内破解,真正实现了“盾先于矛”的防御目标。

此前,抗量子密码技术应用的堵点在于,如何让用户现有的历史系统和历史数据实现无缝迁移。“用户已经有大量的系统在运行,在量子计算尚未普及的情况下,让用户停止使用现有的传统算法显然不现实,这不仅涉及成本问题,也关乎安全观念的转变。”

在今年的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量盈安全科技与合作伙伴正式推出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批PQC实用化密码服务平台和抗量子载荷加密机。其中,量子安全密码服务平台支持传统密码与抗量子算法的无缝切换,用户可通过标准化接口灵活配置加密方式,无需重构系统即可实现“国密算法+抗量子”的双层防护。

冯刚介绍,抗量子载荷加密机基于国产化硬件平台,针对金融、政务等高安全需求场景设计,具备万兆级数据处理能力与毫秒级低时延的优势。目前,该设备已成功应用于省内一大型金融机构的数据中心。

创新雨林助力技术拔节生长

从萌生创业想法到最终项目落地,冯刚经历了近八个月的精心筹备与实地考察。在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反复论证技术路线,走访多地产业园区后,今年3月,他最终选择在“科大硅谷”蜀山园科创驿站科学岛站安家落户。

“驿站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办公场地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和高效的服务体系。”冯刚介绍,在这里,不仅企业实现了“拎包入驻”,驿站还贴心地为他联系好了附近的住处,让他能够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业中。“从项目对接、政策咨询到融资协助,蜀山区相关部门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这次天使轮融资的成功获批,也离不开他们的积极协调与推动。”

未来,这笔融资将重点投入抗量子密码技术的深度研发和市场拓展,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对于企业之后的发展,冯刚充满信心。“抗量子密码技术是未来密码产业的核心增长点,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机遇的黄金窗口期。”他表示,将充分利用合肥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和政策支持,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产品商业化进程。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任海怡 通讯员 周莹莹 詹伟伟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4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