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

首页>地方频道>扬州>要闻

一眼千年 烟火“焕新”

地处江河交汇之地,望运河帆影、枕长江涛声,扬州与中华文明两大“动脉”结成命运共同体。

昨天上午,由《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广电总台等20多家中央和省级媒体新闻记者组成的采访团,走进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两条历史文化街区,开展中宣部牵头组织的“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全面展示扬州在历史街区活化利用、文化旅游发展、非遗保护传承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创新经验。

昨天上午9点,采访团第一站来到“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东关街,参观东门遗址、冬荣园、馥园、街南书屋、个园等历史遗存。千年积淀,在这条扬州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老街上,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存和人文古迹。

冬荣园小剧场,一盏茶、一碟糕、一场戏,采访团沉浸式感受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据悉,冬荣园小剧场以盐商文化为基础,定期演出评话、扬剧、弹词等非遗节目,如今已成为街区的网红打卡点。

“冬荣园既是商业场所,也是省级文保单位,但更多时候是扬州曲艺的表演地。”市文物局副局长徐国兵说,此外,馥园也融入了“小剧场”模式,很受市民游客欢迎。“国保”单位卢氏盐商住宅、吴道台宅第则分别打造了中国淮扬菜博物馆和院士博物馆。如今,扬州正将运河文化融入区域发展、城市建设,让“文物活起来”,在保护中传承,在利用中保护。

作为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自古有“中国巷城”之称。其中,5.09平方公里的明清历史城区保护完整,是扬州运河沿线最具烟火气之地,分布着大小传统街巷500多条,仍有8.5万原住民。如今,通过“古建筑+小剧场”“古建筑+淮扬菜”“古建筑+博物馆”“古建筑+民宿”等文旅新业态的创新“植入”,越来越多闲置老宅与历史建筑被活化利用,散发出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据介绍,为促进文保单位的保护与利用,扬州研究出台关于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实施意见,对利用方向、行政审批等提出要求,为吸引社会力量加入文保单位保护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未来,在推进文保单位修缮保护的同时,扬州将继续探索古建筑场所的活化利用,让市民游客了解文物古迹的历史及蕴藏的文化意涵,让文物和文化都“活”起来。

上午10点,采访团一行来到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700米,正常步行只需10分钟,可在仁丰里,这条700米的古巷却需要近1小时才能“走完”。

近年来,仁丰里街区在老城“微改造”的精雕细琢中下足“绣花功夫”,坚持“微更新、强文化、集民智、可持续”原则,通过提升和改善街区基础设施,让老居民留得下、年轻人愿意来。各类文创商家、民宿客栈纷纷入驻,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仁丰里老街重新焕发活力,成为住建部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示范案例,并荣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类一等奖。街区创新推出的“惠民契约”——活化利用闲置老宅和租赁居民住宅,也得到采访团的拍手叫好。

“扬州保护古城的经验,令我们刮目相看。”《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文化采访室记者李卓尔说,扬州开发古城的经验表明,原住民与古城和谐共生,才是古城小巷游的最大魅力。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汪舒说,“将古建筑融入文旅项目、融入百姓生活,文化味和烟火气并存,扬州古城‘大保护’理念值得点赞。”

“古城保护不能‘一刀切’,要留住巷中的原住民,保持古城的原生态,又要不完全商业化开发,这是扬州的独特经验。”

扬州文史专家顾风说,扬州的明清古城本就是居民的住宅区,开发文旅项目时不破坏原生态,才能更完整地保护古城。

东关街的文旅气、仁丰里的文化味,串起了名胜古迹,收藏了市井风情。数据显示,随着旅游旺季到来,仅3月18日至4月8日期间,东关街游客量就累计达到93.3万人次,而仁丰里清明小长假三天即实现营收1270万,同比增长20%。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8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