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非遗

用上海非遗架起中澳文化交流互鉴的桥梁

  一座新的文化交流互鉴的桥梁再一次连起了两地人民的心。4月2日,“在世界文化遗产地看见上海”活动品牌来到世界文化遗产悉尼歌剧院,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上海报业集团指导,解放日报社、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的“魅力上海”系列《忆江南——上海非遗艺术展(悉尼站)》正式开幕。

  今年是中澳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为了增进中澳双方的跨文化理解和信任,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上海城市形象,继去年“出海”日本京都清水寺后,今年,上海非遗金山农民画赴澳大利亚设展,并将于开幕展示后前往我国在大洋洲设立的第一个中国文化中心——悉尼中国文化中心进行为期10天的展出。下转 6版(上接第1版)开幕式现场吸引了众多澳大利亚友人的目光,文化艺术界、当地高校知名人士等早早抵达,一睹上海非遗艺术的真容。这边,一幅“扬花三月”,不少人驻足惊叹,“江南的春天别有一番风味”;那边,一幅“上海人民广场文化圈”,让曾在上海生活10年的澳大利亚知名音乐制作人约翰·休伊(John Huie)直言:“画作中的街道离我们在上海的家很近,那里留下了我和妻子很多美好的回忆。上海是一座美丽且充满人文气息的城市,我在上海创作了2张专辑,其中有不少以江南为主题的歌曲,部分还融合了爵士乐和中国古典乐,深受朋友们的喜爱。我们真的很爱上海,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再次来到上海。”

  作为上海非遗的重要代表,金山农民画诞生于民间艺术家对乡村生活的体验,具有平面造型、色彩鲜明、构图饱满等特点,先后有数千幅金山农民画作品在中国国内和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展出,逐渐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纽带。开幕式上,“80后”农民画画家李元向澳大利亚水彩画协会主席大卫·范·纽恩(David van Nunen)赠送了农民画作品《花鹅》,李元以悉尼歌剧院为主题创作的农民画作品《海之情》也在现场进行了展示。这与去年“70后”农民画画家陆永忠向清水寺森清范住持赠送的清水寺主题画作形成呼应,既体现了两代画家匠心传承,又表达出以艺术为媒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互鉴的美好期许。

  “金山农民画富有想象力,从画作中,我可以感受到悉尼与上海、澳大利亚与中国之间有诸多相通之处,两国人民一样热情,一样热爱生活。非常高兴能参加这样一场精彩的文化交流。”大卫·范·纽恩说。

  值得一提的是,开幕式现场还特别放置了《海派城市考古》系列图册和《外籍来华人士服务指南》,全方位展现上海的创新、活力和便捷的生活。金山区委书记刘健也在现场向广大澳大利亚友人发出邀请,希望大家来中国做客、来上海做客、来金山做客,亲身体验中国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非遗艺术背后的璀璨中华文化。

  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中国驻悉尼总领馆代总领事王春生,悉尼市副市长郭耀文(Robert Kok),澳中友好协会新州分会主席皮特·怀泽尔(Peter Weitzel)等中澳近百名嘉宾和媒体记者出席了开幕活动。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471
收藏
分享